近日,興國縣人民政府印發了《興國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313”行動計劃(2023—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現將重要舉措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興國縣大力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實現工業經濟企穩向好,工業發展面貌一新。特別是今年以來,黨政主要領導率先示范,高位推動工業逆勢上升、提速發展,多項主要經濟指標躋身贛州市前列,取得了近年來的最好成績。為鞏固擴大良好趨勢,奮力跑出工業發展“興速度”,深入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設具有興國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二、制定依據
1.《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
2.《贛州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7510”行動計劃》
三、起草過程
按照《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贛州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7510”行動計劃(2023—2026年)》文件精神,根據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批示,縣工業倍增辦牽頭代擬了《行動計劃》,經征求了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商務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經開區等相關部門意見,進行修改后形成此稿。
四、主要內容
《行動計劃》共分為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攻方向和發展路徑、主要舉措、組織實施5大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了《行動計劃》實施的總體思路,提出“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推動我縣工業高質量發展”。
第二部分提出了《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提出“到2026年,力爭實現“6313”目標”。
第三部分提出了《行動計劃》的主攻方向和發展路徑,分別明確了6個制造業重點產業以及3條重點產業鏈的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和發展目標。
第四部分提出了《行動計劃》的主要舉措,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升級行動、產業布局優化行動、企業招大育強行動、創新賦能提質行動、產業鏈協同提升行動、產業生態優化行動等六大行動。
第五部分提出了《行動計劃》組織實施的相關工作機制,明確縣工業倍增升級行動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工作。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鏈長制工作的組織協調,牽頭推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發展。
五、創新亮點措施
1.深化產業鏈鏈長制。推行“鏈長+鏈主”工作模式,建立鏈長與重點企業常態化互動機制,支持重點企業發展。推行“鏈主+基金”工作模式,探索組建產業鏈發展基金,支持鏈主企業強化資本帶動,開展基金大招商、招大商。推行“鏈主+平臺”工作模式,支持鏈主企業牽頭搭建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創新機構等產業服務平臺。
2.優化產業布局。強化區域分工和優勢互補,制定差異化發展路徑,實現與于都、寧都、贛縣、瑞金等相鄰縣市區錯位發展。深化園區管理制度改革,強化發展實體經濟主責主業,健全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3.創新賦能提質。扎實推進5G基站建設,鼓勵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傳統制造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5G+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實現重點工業企業和園區“雙千兆”網絡全覆蓋。促進產業鏈綠色發展,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培育綠色供應鏈,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4.優化產業生態。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閉環,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企業幫扶長效機制,開展好“企業幫扶日”“親清瀲江”政企餐敘等活動,發揮好政企圓桌會議、企業特派員等機制作用。
六、關鍵詞解釋
“6313”目標:輕工紡織、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與保健品、有色金屬與新型建材、黃金珠寶首飾等6個制造業重點產業,打造牛仔、新型顯示模組、含氟新材料等3條重點產業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