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要出臺這個政策?
為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水土流失治理,加快生態修復步伐,助力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我縣根據國家和省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前期試點經驗,對原有政策進行優化調整,制定了本方案。
二、誰能申請補貼?哪些項目可以補?
1.誰能申請?
本地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村集體、農業企業等直接01參與治理的主體。注意:必須提前申報并通過審核,事后申請無效。
2.哪些項目能補?
?工程類:修梯田、建排水溝、整治田間道路等;
?種植類:種水土保持林、果樹(如臍橙、油茶)、種草等;
?生態修復類:封禁治理、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等。
三、哪些情況不補貼?
?未提前報備的項目;
?主要為了種果樹賺錢、水土保持效果不明顯的;
?和治理水土流失關系不大的基建項目(如單純修路);
?新建大型蓄水池(200立方米以上)或塘壩(5000立方米以上);
?政策出臺前已經完工的;
?已經拿過其他補貼的。
四、補貼多少錢?錢從哪里來?
1.資金來源
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為主,縣財政適當配套。
2.補貼標準
?生態類項目(如種水保林):最高補總花費的70%;
?經營類項目(如果園):最高補50%;
?具體金額按當年審核價執行。
五、申請和發放流程
1.政府發公告(網站+村鎮張貼,公示7天);
2.自愿報名(填表+承諾書,經村、鎮兩級審核);
3.審核公示(縣里確認名單,再公示7天);
4.簽合同開工(明確建設要求和補貼金額);
5.驗收領錢(完工后驗收,合格者公示7天,打款時留3%質保金,1年后付清)。
六、建成后誰負責維護?
?村集體或合作社建的→歸村集體管。
?企業或個人承包建的→承包期內由經營者管。
七、政策亮點
?誰治理、誰受益:干得多補得多;
?靈活實在:農民自己主導,政府把關質量;
?陽光透明:全程公示,接受監督。
政策解讀單位:興國縣水利局
政策解讀聯系電話:0797-532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