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av人在线观看,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在线观看成人黄av免费,女生无遮挡网站,成年人视频免费在线播放,欧美精品高清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我在办公室跟老师做爰
關懷版 無障礙 無障礙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決策公開 > 規劃計劃

【有效】關于印發《興國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313”行動計劃(2023—2026年)》的通知

訪問量:

關于印發《興國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313”行動計劃(20232026年)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城市社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縣直(駐縣)各單位:

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將《興國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313”行動計劃(2023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20231230

興國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6313”行動計劃(20232026年)

為深入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提升產業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設具有興國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全省和全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會議精神,對標《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贛州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7510”行動計劃》任務,按照縣委十九屆五次全會部署,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推動產業壯大發展、產業鏈加速成型,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奮力推動我縣工業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2026年,力爭實現“6313”目標,即:輕工紡織、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與保健品、有色金屬與新型建材、黃金珠寶首飾等6個制造業重點產業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牛仔、新型顯示模組、含氟新材料等3條重點產業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3%左右,統籌制造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取得明顯成效。

三、主攻方向和發展路徑

(一)6個制造業重點產業

輕工紡織產業。堅持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方向,以產業承接、自主創新、數字轉型、品牌建設為發力點,積極融入全市“一核四區”紡織服裝產業帶。聚力發展牛仔為主,重點發展突出產品設計特征以及天然面料應用的時尚休閑服裝,配套發展洗水、繡花、成衣加工、金屬飾品等關聯產業,延伸發展與棉布等天然面料相關的紡織品產業。到2026年,全產業營收力爭突破30億元。

電子信息產業。堅持終端引領、硬件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聯動,促進價值鏈向中高端延伸,積極融入全市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聚力發展新型顯示模組為主,重點發展新型電子元器件、精密制造、智慧終端等細分領域,加快擴展智能小家電、汽車電子等產品制造端應用。到2026年,全產業營收力爭突破30億元。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堅持規劃引導、合理布局、安全發展,朝產品高端化、資源節約化、生產清潔化、制造智能化方向邁進,積極融入全市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鋰電新能源先進制造業集群。堅持“掌控資源、做大中游、發展下游”思路,依托中螢發展、重峰集團等企業,持續增強螢石資源掌控力和話語權。依托化工重點監測點,支持興氟化工增資擴產,建設含氟材料新項目,爭取與中欣氟材、巨化集團等頭部企業合作,擴大延伸產業鏈條。到2026年,全產業營收力爭突破40億元。

綠色食品與保健品產業。堅持綠色、安全、健康、便利方向,強化種養、加工、倉儲配送、營銷聯動,依托135”農業產業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發揮綠色、有機、富硒的特色農產品優勢,提升興國灰鵝、興國紅鯉魚等地理標志產品影響力,重點發展預制菜、肉制品、禽畜制品、地方特色食品等細分領域。圍繞海文生物上下游開展精準招商,聚焦抗衰賽道進行前瞻布局,扶持保健品產業實現快速增長。到2026年,全產業營收力爭突破20億元。

有色金屬與新型建材產業。堅持多元互補、有序開發,強化資源戰略保障,提升資源綠色供給、綜合利用水平,有序推動產能放大。實施礦產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出臺政策扶持礦業經濟發展壯大,深挖鉬、金、銅、石灰石、花崗巖等資源潛力,加快礦業經濟循環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推動礦產加工向精深方向延伸,培育瀲江礦業、南方水泥企業等成為龍頭骨干企業。引導礦產加工企業與新型建材生產企業加強供需對接,提升尾礦固廢綜合利用率,支持隆吉建材家興墻體材料等重點企業綠色發展。到2026年,全產業營收力爭突破20億元。

黃金珠寶首飾產業。圍繞打造千億級產業目標,以興國黃金珠寶數字產業園為載體,以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和幫助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為前提,大力引進百家以上黃金珠寶首飾制造企業入駐園區,利用數字化賦能傳統企業,發揮平臺經濟效應,鏈接上下游,著力培育鏈主企業,打造一個融工業和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型數字園區。到2026年,全產業營收力爭突破20億元。

(二)3條重點產業鏈

牛仔產業鏈。圍繞打造“中國時尚牛仔小鎮”目標,加快完善設計、洗水、繡花、成衣加工、金屬飾品、牛仔文化、品牌運營等產業配套,逐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合理規劃建設牛仔創業園區,建設產業規模相對集中的工廠聚集區。依托江西恒海服裝水洗產業園等現有產業基礎,夯實提升牛仔服裝產業鏈水洗、定型等環節優勢,精心將長裕集團、艾克佩特等重點企業培育成為鏈主企業,整合帶動全縣各中小紡織服裝企業抱團發展,形成集聚效應。到2026年,全產業鏈營收力爭突破15億元。

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鏈。主攻新型顯示模組主要細分領域,發展顯示屏、背光源、偏光片等新型顯示模組零部件生產,全力招引新型顯示模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特別是智能小家電、汽車電子顯示模組應用類企業,形成全產業鏈條。精準培育晶華微電子、匯晨電子等企業成為新型顯示模組鏈主企業,與嘉音美、優必選等成品制造企業形成上下游關系。加強與省外深圳、福建等發達地區,以及市內龍南、信豐等地電子元器件與消費類電子產品上游零部件生產、下游應用等企業進行區域聯合,實現錯位聯動發展。到2026年,全產業鏈營收力爭突破20億元。

含氟新材料產業鏈。按照“資源集約化、產業鏈式化、產品終端化”發展思路,規范螢石資源開發利用,推動全縣螢石資源向國資平臺公司集中,向含氟新材料產業集中,形成“平臺+產業”發展模式。依托化工重點監測點,聚力發展無機氟化鹽、電子化學品等新材料細分領域,健全“螢石-氟化氫-含氟烷烴(如制冷劑)-含氟單體(如六氟丙烯)-含氟聚合物(如氟樹脂)-含氟精細化學品(如含氟表面活性劑)”產業鏈。到2026年,全產業鏈營收力爭突破30億元。

四、主要舉措

(一)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升級行動。深化產業鏈鏈長制,由縣領導擔任各重點產業鏈鏈長。推行“鏈長+鏈主”工作模式,建立鏈長與重點企業常態化互動機制,支持重點企業發展;鏈主企業帶動產業鏈發展,聯動鏈上企業及時向鏈長反映重大發展訴求。鏈長要梳理產業鏈發展現狀、協調產業鏈布局,定期召集鏈主企業、重點企業、相關單位會商,研究制定針對性政策措施、解決重大問題。推行“鏈主+基金”工作模式,探索組建產業鏈發展基金,支持鏈主企業強化資本帶動,開展基金大招商、招大商。推行“鏈主+平臺”工作模式,支持鏈主企業牽頭搭建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創新機構等產業服務平臺,引領產業鏈提能升級。〔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經開區、縣氟鹽專班

(二)實施產業布局優化行動。瞄準2+1+N”產業發展方向,根據產業基礎、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和發展特點,進一步完善興國縣工業高質量發展規劃,細化路徑舉措,形成多產業協同推進發展格局。強化區域分工和優勢互補,制定差異化發展路徑,實現與于都、寧都、贛縣、瑞金等相鄰縣市區錯位發展。深化園區管理制度改革,強化發展實體經濟主責主業,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健全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加速鑄造一批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鏈條。〔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經開區〕

(三)實施企業招大育強行動。優化招商隊伍,按照“高大上+鏈群配”要求精準招商。動態優化更新重點產業鏈“四圖五清單”(產業鏈圖、技術路線圖、應用領域圖、區域分布圖,重點企業清單、重點項目清單、集群清單、問題清單、政策清單),重點引進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知名企業,持續招大引強。突出扶優扶強、靠大聯強,推動現有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健全完善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以及“獨角獸”“瞪羚”潛在企業,提升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深入實施“映山紅行動”升級工程,支持優質企業加快股改上市。〔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工信局、縣科創中心、縣金融服務中心、縣經開區、縣城控集團〕

(四)實施創新賦能提質行動。鼓勵以鏈主企業為主體建立重點產業鏈科技創新聯合體,突破一批重大技術。扎實推進5G基站建設,鼓勵企業上云上平臺,推動傳統制造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打造一批“智能車間”“黑燈工廠”。加快5G+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實現重點工業企業和園區“雙千兆”網絡全覆蓋。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物流配送等生產性服務業,培育服務型制造業態,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促進產業鏈綠色發展,建設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培育綠色供應鏈,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責任單位:縣科創中心、縣工信局、縣經開區

(五)實施產業鏈協同提升行動。主動融入全市產業鏈集群發展,大力引進和培育鏈主企業和龍頭骨干企業。推進重點產業鏈式發展,梳理編制產業鏈圖譜,一產一策暢通縣域內外產業鏈雙循環。深化產業鏈鏈間協作,建立健全線上線下常態化對接機制,分領域、分行業組織開展產銷、產用、產融、人才、技術等對接活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帶動中小企業融合互通。〔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教科體局、縣委人才辦、縣市監局、縣經開區

(六)實施產業生態優化行動。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閉環,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落實“一網選中介”,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企業幫扶長效機制,開展好“企業幫扶日”“親清瀲江”政企餐敘等活動,發揮好政企圓桌會議、企業特派員等機制作用,持續為企業紓困解難。建立高效聯審會商機制,實行“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強化要素聚焦,推動資金、土地、水、電、氣、環境容量等資源要素向重點產業鏈傾斜。責任單位:縣行政審批局、縣發改委、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經開區、縣自然資源局、縣林業局、縣住建局、縣城控集團、縣供電公司、縣自來水公司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工業倍增升級行動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工作。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鏈長制工作的組織協調,牽頭推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發展,制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考核辦法。各重點產業鏈牽頭單位要制定出臺“一產一策”,推動鏈長制工作走深走實;縣統計局要研究建立重點產業鏈統計監測體系;縣直(駐縣)各相關單位要把鏈長制工作納入本單位重點工作;各相關單位要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二)加強調度推進。建立日常調度機制,縣工業倍增辦每月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各重點產業鏈每季度召開一次推進會,研究解決產業鏈現代化建設重大問題。建立問題辦理機制,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召開政企圓桌會議,協調解決各產業鏈企業發展、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實行“清單交辦、跟蹤督辦、限時銷號”閉環管理。建立提醒督辦機制,不定期深入企業和項目一線進行調研督導,綜合運用“提醒函”“督辦函”兩種形式,推動問題有效解決。

(三)加強考核引導。每年對各單位推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工作成效進行綜合考核,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由縣委、縣政府進行通報表揚,排名末位的進行約談。積極謀劃13個主導產業鏈項目參加全市年底流動現場會。樹立鮮明用人導向,注重在工口部門中配備熟悉制造業和產業鏈的領導干部,在產業發展一線鍛煉考察優秀年輕干部。各單位要加大對推進產業鏈發展特色典型經驗案例的發掘和宣傳推廣力度,營造抓產業鏈、抓制造業的共識和氛圍。

附件:1.興國縣牛仔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

2.興國縣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

3.興國縣含氟新材料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

附件1

興國縣牛仔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計劃(20232026年)

為進一步落實贛州市委、市政府工業倍增升級及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扎實推進興國時尚牛仔產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縣6313”行動計劃,按照“增強高端外貿加工、培育自主品牌”發展思路,依托創新塑鏈、數智興鏈、企業固鏈、集群強鏈、市場拓鏈、保障穩鏈等重要舉措,重點抓實體、推項目、優政策、強服務,加快推動我縣牛仔產業高質量發展,從而推動興國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2026年,力爭全縣牛仔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15億元,規上企業突破30家,其中營收超5億元的企業1家、超1億元的企業5家。牛仔時尚小鎮建設初具規模,牛仔配套產業鏈進一步完善,不斷提升牛仔研發、設計、制造水平,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品牌產品,初步形成輻射全國的牛仔產業制造基地。

三、重點任務

(一)健全牛仔產業鏈條

1.延伸上游產業。探索發展紡紗、織造產業。加強對接長三角、珠三角,引進棉紡、化纖、人造棉、織造等行業龍頭企業,促進服裝產業與上游產業有效融合,進一步拓寬供給領域,逐步形成產業鏈閉環可持續發展。〔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商務局、縣工信局〕

2.拓展下游銷售。加強對京東科技等國內知名電商企業引進扶持力度,促進服裝領域與數字領域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興國紡織服裝電商產業平臺的強大功能,持續對接京東、拼多多、阿里等國內龍頭電商平臺,引導本地企業開設線上品牌門店、線下體驗館,逐步形成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新型銷售模式。〔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商務局〕

3.完善配套產業鏈。優化功能布局,做大做全現有產業鏈,支持恒海洗水擴容升級,到2026年,達到年加工1億件生產能力,引導印花、繡花企業工藝創新和技術改造,提升配套功能,吸引紐扣、拉鏈、織帶等輔料企業在興國設點生產,主動融入面輔料市場。〔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生態環境局、縣發改委〕

(二)扶持企業發展壯大

4.引進培育龍頭企業。持續聚焦粵港澳大灣區、海西經濟區、長三角地區等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重點引進佛山黃氏集團、黑牡丹、蘭溪面料等頭部紡織企業,361°、匹克、太平鳥、森馬、希音等知名服裝品牌,積極對接福建建發、佛山西布朗、浙江蘭溪金梭牛仔等知名企業。通過建平臺、優環境、惠政策等措施,吸引行業龍頭企業總部落戶興國或設立生產基地,打造一批產業鏈龍頭企業。〔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財政局、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自然資源局、縣金融服務中心〕

5.培育優質中小企業。1)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三年內形成年營業收入億元以上牛仔企業5家,支持龍頭骨干企業上市。(2)選擇一批主業突出、發展基礎好、發展意愿強的中小企業,推進“個轉企”,壯大“小升規”隊伍,推動小微企業列規納統,著重培育專精特新企業。(3)以“鏈式思維”集聚資源、優化生態,助力更多中小企業專注牛仔細分環節發展,形成功能互補、協作緊密的產業配套能力。〔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經開區〕

(三)穩步抓好質量提升

6.開展“興國優品”創建。1)鼓勵本地牛仔企業以品種和品質為目標,構建產品研發體系,提升產品創新水平,打造富有創造力的“興國牛仔”。(2)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生產制造關鍵裝備數字化改造,開展數字化質量驗評、質量控制、質量巡檢、質量改進。(3)引進培育第三方國家級產品質檢中心,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等項目的系統化監測,提升和保障產品品質。(4)推動興國縣內牛仔服裝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培育10家以上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牛仔服裝產品質量各級監督抽查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牛仔服裝企業運用標準總體水平大幅提升。(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

7.促進品牌體系構建。1)依托興國縣紅色文化資源,推進紅色文化與牛仔領域的有機融合,打造特色鮮明、底蘊深厚的“紅牛仔”區域品牌。(2)支持長勝服飾、萬鑫服裝、美景服裝等龍頭骨干企業打造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生產制造品牌,扶持品牌梯次培育。(3)引進培育獨立設計機構、設計師工作室,充分利用興國縣較為成熟的牛仔生產加工能力,打造設計師品牌。(4)拓寬與設計師合作模式,鼓勵企業通過股權、產品系列研發等形式與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及設計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快速提升“興國牛仔”設計水平。(5)促進香港理工大學、行業協會、教育培訓機構與興國中專聯合開展人才培育,重點培養創新型領軍人才、品牌運營管理人才、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本土人才隊伍,提升品牌建設和企業管理能力。(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

8.實施特色品類培育。1)以時尚牛仔這一特色優勢品類的提檔升級為突破口,提升興國時尚牛仔產業知名度與影響力,擴大集聚效應和品牌效應。(2)推動企業加強與港理大、尚烯科技、武漢紡織大學等高等院校、研究院合作,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設計,強調產品款式、材質、功能的差異化,不斷豐富產品品類,拓展產品外延,積極開發中高端時尚精品、輕奢產品。(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經開區)

(四)實施數字轉型升級

9.推動智能化升級。加大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支持力度,支持祥華服飾、全能制衣、達特服飾、萬馬服飾等重點企業建設一批升級版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打造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到2026年,打造智能工廠2個、數字車間3個。〔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科創中心〕

10.推進數字化應用。加快推進港理大興國技術研究院項目落地,鼓勵骨干龍頭企業加強與技術研究院合作交流,推廣企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紡織服裝裝備研發和應用,力爭每年推動3家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引導企業借助興國石墨烯科技館建設運營的契機,促進石墨烯等新型面料、功能性面料在牛仔服飾上的應用推廣。鼓勵恒海紡織、金生絲印等本地企業參與到牛仔激光、數字印花等新型技術的研究應用,不斷提升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科創中心〕

11.發展個性化定制。推動本地骨干龍頭企業向柔性化小批量和個性化定制上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建設牛仔智能個性化定制供應商平臺,引進服裝定制交互平臺技術、模塊化設計、便攜式三維人體測量技術和裝備,采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鼓勵運用遠程協同設計和 3D動態時尚體驗技術,實現顧客網上自主下單、系統自動排版、自動裁剪、MES系統驅動各作業單元進行服裝生產制造,著力構建牛仔智能制造的設計研發新模式。〔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科創中心〕

(五)持續完善產業配套

12.加快配套市場建設。謀劃建設服裝面輔料交易市場和成衣交易市場,鼓勵企業搭建興國牛仔線上直播平臺、網上商城和線下體驗中心,促進產業發展業態提升。〔責任單位: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經開區〕

13.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做大做強恒海智能洗水產業園,加快推進恒海智能洗水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擴大園區產能。鼓勵本地企業在園區內進行洗水加工,逐步奠定在贛州地區牛仔洗水環節的重要地位。重點打造“興國牛仔時尚小鎮”項目,深耕牛仔細分領域。突出牛仔功能板塊,建設紡紗織布園、牛仔創業園、洗水產業園、牛仔特色街、牛仔風情館等五大板塊,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牛仔生產基地。〔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紡織服裝產業辦、縣工信局、縣經開區〕

14.加快物流中心建設。依托興泉鐵路貨運專線,以贛閩國際陸港建設為契機,開辟興國物流產業園“牛仔專線”,加快非凡供應鏈項目建設,打通服裝集散、倉儲、運輸渠道,引進大型專業物流公司、產業供應鏈管理公司,搭建興國牛仔公共信息平臺。〔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交通運輸局、縣商務局〕

附件2

興國縣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

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競爭力和安全水平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加快興國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縣6313”行動計劃,依托現有產業基礎,以產業鏈鏈長制為抓手,聚焦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領域,大力實施產業規模壯大、區域協同發展、創新升級提升三大工程,落實“四個一批”行動(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塑造一批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專業園區),全力育龍頭、補鏈條、建平臺、保要素、強集群,推動實現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緊密融入全市新型顯示模組產業發展,積極承接長三角、粵港澳、川渝鄂等新型顯示產業集聚區產業轉移,加快補齊“缺鏈”“弱鏈”環節,提升產業全鏈配套能力,進一步推動“芯屏端網”融合發展,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體系。到2026年,全縣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鏈營收力爭突破20億元。

三、主要任務

(一)壯大產業規模

1.強化企業梯次培育,打造產業龍頭。按照“分類指導、梯次培育”的思路,建立多層次的激勵政策體系,對不同規模和發展階段的企業實施分類培育。制定龍頭骨干企業目錄,加大龍頭扶持力度,培育晶華微電子、匯晨電子等企業成為“旗艦式”龍頭骨干企業。堅持多層次、遞進式,重點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和隱形冠軍企業,統籌全縣要素資源,推進“個轉企”“小升規”“規做精”“優上市”,形成以大帶小、以小促大凝聚發展。力爭規上新型顯示模組企業突破30家,營收超5億元的企業1家、超1億元的企業突破6家。〔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科創中心、縣金融服務中心〕

2.按圖招大引強,著力延鏈補鏈。深入摸清全縣產業發展現狀,圍繞重點領域和產業配套需求,全面梳理產業鏈上中下游缺失和薄弱環節,找準我縣產業發展的瓶頸、弱項和發力點。積極對接國防科工大學、信息產業院、安邦智庫,掌握相關領域頭部企業戰略布局,切實提高延鏈補鏈的精準度。積極參加大灣區專場招商推介會、貿促會、“三請三回”等系列活動,搭建產業對接平臺,每年至少舉辦一次產業招商推介會,主動“走出去”,實施“點對點”招商,力爭簽約引進2-3家頭部企業和一批重點企業,精準打通產業發展堵點、斷點。牽頭單位:縣商務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工信局、縣經開區〕

3.強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聚焦強鏈、延鏈、補鏈,樹牢“項目為王”理念,按照“策劃一批、引進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思路,完善項目對接、協調推進機制,以重點項目為驅動,不斷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推動江西宏盛數字經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年產50000萬片觸摸屏項目、江西曉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0臺機器人裝備和8000萬只液晶顯示屏及模組項目、深圳市和誠鑫科技有限公司TFT液晶顯示模組項目、江西興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億件汽車配件智能制造加工項目、優必選高德斯精密科技興國縣積木零件生產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投產見效。〔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經開區、縣城控集團〕

(二)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1.推進縣內企業聯合發展。緊扣產業發展需要,積極出臺產業鏈供應鏈惠企獎勵政策,引導縣內電子信息企業開設專線,落實資源共享、產品直供,加快形成生產協同、互補互通的發展新局面,細化園區劃分和功能定位,用好電子科技園,光電產業園、感恩科技產業園、智能家電產業園、高興返鄉創業園、智能終端產業園等6個電子信息產業園,支持晶華微電子、恒輝新材料、優奕視界、松田利華等骨干企業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加快推進汽車、家電、手機、平板電腦、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推動關鍵顯示模組企業集聚,全力構建“一園一品一核”產業布局。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商務局、縣經開區、縣城控集團〕

2.推進市內縣外錯位協同發展。深度融入市電子信息“芯屏器核端”細分領域,主動融入參與全市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強與龍南、信豐、經開區等區域聯動,加快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深耕蓋板、緩沖、觸摸、液晶、背光五層產品領域,重點圍繞觸控模組、高清顯示上下游延伸,著力提升有機材料、工藝制造和終端應用等協同配套能力,突出建強一條較完整的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鏈條。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經開區、縣城控集團〕

3.立足優勢加快融灣發展。把握深圳市與贛州市對口合作契機,持續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配套和融合發展,順應大灣區產業轉移趨勢,依托興國區位優勢,推動建設大灣區產業轉移承接園。主動與大灣區加強溝通協作,結成友好“對子”,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顯示模組產業資源,緊盯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探索建立聯動發展模式,抓好產業實質性轉移。用好贛州市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科創“飛地”,常態化開展招才引智活動。引導企業原有產能在大灣區,新增產能在興國,營造興國與大灣區協同發展、創新發展的產業生態。〔牽頭單位:縣發改委,責任單位:縣商務局、縣工信局、縣經開區、縣委人才辦、縣科創中心〕

(三)提升創新能級

1.提升企業創新能級。推動惠企政策向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傾斜,優先支持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高、產品有市場、研發能力強的企業。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國家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省工信廳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等,鼓勵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加大研發投入,積極申報省級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研發平臺。培育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帶動一批規下企業入規。打造一批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樹立一批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應用場景及標桿工廠。〔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科創中心、縣經開區〕

2.完善創新平臺建設。深化與中國聯通(江西)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贛州市智能產業創新研究院、贛州5G產業發展研究院、南康工業(電子)設計中心等平臺合作,完善全縣5G+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顯示面板、顯示模組、顯示材料及設備等方面的研發、設計與制造,重點突破一批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及激光顯示等新一代信息融合技術應用,推出一批具有良好市場效益的特色產品。〔責任單位:縣科創中心、縣工信局、縣發改委〕

3.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強化企業研發投入統計監測,明確統計范圍、調查體系、部門分工,建立企業研發投入定期發布制度,推動企業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產業發展培育新動能。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進一步加強前沿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增強市場適應能力,適應技術更新迭代和綠色化、低碳化轉型,克服產業鏈長、技術含量高,前期投入大、試驗成本高、研發周期長、跨區域協作等難題,避開低世代產線淘汰,確保產業鏈可持續發展。到2026年,力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省級以上創新平臺載體1個以上、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牽頭單位:縣科創中心;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工信局〕

四、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縣電子信息產業鏈推進協調小組作用,完善“目標考核、動態評估”推進機制,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壓緊壓實工作責任,推動人才鏈、資金鏈、服務鏈向產業鏈匯聚,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服務支撐興國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鏈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強化政策支持。用好用足各級惠企政策,加大招商引資、企業培育、項目建設、人才引進、成果轉化、融合推進等方面的財稅金融政策兌現力度,激發社會創新創造創業活力。鼓勵企業采用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信托信貸等方式打通投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持續增強投資熱度。

(三)強化工作合力。牢固樹立“大抓產業、主攻工業”的鮮明導向,常態化開展“三比三看”,切實把戰略意圖轉化為發展動力。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堅持具體抓、抓具體、常態抓、抓常態,提高工作執行力,細化任務清單,抓好重點工作落實,全面推動全縣新型顯示模組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附件3

興國縣含氟新材料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

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競爭力和安全水平,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推動全縣含氟新材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縣6313”行動計劃,按照“資源集約化、產業鏈式化、產品終端化”發展思路,規范螢石資源開發利用,推動我縣螢石資源向國資平臺公司集中,向含氟新材料產業集中,形成平臺+產業發展模式,努力打造螢石資源、氫氟酸、電子級氟化物、含氟高分子材料、含氟精細化學品的含氟新材料產業鏈,助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進一步發展補齊含氟新材料產業鏈,實現龍頭引領效應凸顯、產業鏈式集群發展、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到2026年,全縣含氟新材料產業鏈營收力爭突破30億元。

三、主要任務

(一)大力整合資源

1.對全縣已探明及遠景礦產資源進行全方位摸底,快速精準地掌握資源情況,出臺資源整合、集散方案,加快我縣礦產資源“儲、運、轉、配”等模式的構建。〔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縣城控集團、縣應急局、縣生態環境局〕

2.深化市縣聯動,以礦產品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為發力點,用好贛州市工信局及贛州市發投的各項指導支持,推動我縣螢石資源向國資平臺公司和含氟新材料產業集中,通過參與螢石礦業權競爭性公開出讓等方式,依法依規取得新的礦業權。通過控股、參股等市場化手段,優化螢石存量資源儲備。合理有效地引導礦權業主與國資平臺公司合作。〔牽頭單位:縣城控集團,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應急局、縣生態環境局〕

(二)注重培優扶強

鼓勵含氟新材料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生產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加快實現品種多樣化、品質精細化。重點支持興氟化工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推動企業向高新化推進、產品向高附加值延伸,力爭成為新能源等領域龍頭企業的優質供應商。支持重峰集團加快礦山重組,打造綠色礦山。支持中螢發展精細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做大做強下游產業,培育企業上市。〔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科創中心、縣經開區、縣金融服務中心〕

(三)聚力招大引強

1.精準定位產業。以氟化氫、R22R23為基礎,重點發展六氟磷酸鋰、氟化鋰、氟化稀土等含氟產業鏈及試劑酸、高純酸、濕電子、電子氣等含氟半導體化學品產業鏈。積極布局鋰電及鋰電材料產業,發展鈦電池及鋰電電池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添加介質等材料產業鏈。〔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商務局〕

2.強化平臺建設。建設化工重點監測點產業基地、礦業循環經濟產業基地,為項目引進及發展提供平臺支撐。建設化工重點監測點產業基地,以興氟化工為依托,在興氟化工東側、南側外擴,形成以興氟化工為中心的重點監測點產業基地。建設礦業循環經濟產業基地,采取國企+合作模式,建設螢石精制+倉儲混配交易平臺,并在一期的基礎上向兩側延伸,形成產能1.5萬噸,產值50億元以上的新能源產業基地。〔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縣應急局、縣生態環境局、縣經開區〕

(四)推進化工重點監測點建設

依托《贛州市化工重點監測點認定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圍繞化工重點監測點制定并落實長遠發展規劃,在產業目標上圍繞產值超50億元,延伸含氟新材料、鋰電材料兩大方向,增大投資,實現“技、改、擴”。在產業布局上依托現有AHFBHFR22R23為基礎,建設電子氣、濕電子、氟化鋰、氟化稀土、氟硅酸等含氟產品及碳酸鋰、鋰電材料介質、螢石精制、研究院等新項目和AHFBHF技改擴產項目;在空間布局上按照“一個中心、三個支點”進行布局。〔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應急局、縣生態環境局、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水利局、縣市監局、縣消防大隊、縣城控集團〕

(五)探索規劃建設新材料化工園區

圍繞含氟新材料(聚焦R22產業鏈:R22-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冷凍液或氟精細化學品等)、鋰電材料(聚焦碳酸鋰產業鏈:碳酸鋰-氟化鋰-鋰電添加劑-電解液)領域,探索引進平臺投資商,采取平臺+企業+政府三方合作機制,規劃建設綜合性含氟新材料產業園區,堅定不移推動含氟新材料產業發展,打造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百億產值含氟新材料集聚區。〔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城控集團、縣自然資源局、縣經開區、縣應急管理局、縣生態環境局、縣行政審批局、縣林業局〕

(六)打造安全環保的產業生態

1.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進一步提升園區(產業基地)在規劃布局、設施配套、安全監管與應急救援等方面的綜合實力。〔責任單位:縣應急局,責任單位:縣經開區〕

2.嚴格礦產資源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準入,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原則,督促礦山企業落實礦山生態修復主體責任,建設綠色礦山,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打造螢石資源綠色開發利用的新模式。〔牽頭單位:縣自然資源局,責任單位:縣生態環境局〕

3.鼓勵企業實現節能減碳、降本增效,引導企業轉變用能方式,以綠電、天然氣替代煤,開展技術改造,減少CO2排放。加強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綠色替代品研發應用,防控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牽頭單位:縣工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生態環境局〕

四、組織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縣含氟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縣政協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委副書記及縣政府、縣政協分管工業及自然資源的領導任副組長,縣直相關單位為成員單位。負責組織、統籌、協調含氟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研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及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解決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問題及其他需要研究討論的重大事項。

(二)強化政策扶持

1.對含氟新材料企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并列入國家統計庫的技術改造項目,購買用于研發、生產、檢驗檢測等軟件、設備和土建投資額達1000萬元的,給予6%一次性資金獎補,單個企業補助總額不超過500萬元。

2.對通過國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獲得二級及以上的規模以上含氟新材料企業,經認定為市級智能制造標桿(示范)企業的,給予一次性資金獎勵。

(三)強化金融支持

用好用足各級金融惠企政策,加強政銀企對接,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大對含氟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申請財園信貸通、小微信貸通等信貸業務,幫助企業利用市含氟新材料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鼓勵企業采用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信托等方式融資并優化資本結構。

 正文下載:《興國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 6313”行動計劃(2023-2026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亚洲一区二区| 综合久久一区| 国产乱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一级特黄| 国产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99| 国产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鲁丝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上悠亚|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久久激情影院| 国产一级自拍|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88av|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6| 狠狠躁狠狠躁视频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玖玖玖国产精品| 大桥未久黑人强制中出| 91一区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在线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午夜看片网站| 欧美在线播放一区| 91偷拍网站| 久久一二区| 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 欧美一级特黄乱妇高清视频| 日本大码bbw肉感高潮| 久久综合国产精品| 午夜色影院| 亚洲精品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午夜天堂吃瓜在线| aaaaa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 中文乱码在线视频| 午夜毛片影院| 91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1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av素人在线| 午夜影院一级|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欧美视频1区|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 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亚洲国产精品日本| 亚洲三区二区一区| 国产精品19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卡一卡二| 日韩一级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鲁一鲁一鲁一鲁一鲁一av|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 少妇又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91片在线观看|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黑人| 手机看片国产一区| 国产精选一区二区| 狠狠躁夜夜av|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级久久久| 日本午夜久久| 亲子乱子伦xxxx|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videosfree性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