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條永磁磁浮車輛“興國號”成功掛線;招商引資實現大突破;縣中醫院、婦幼保健院實現整體搬遷,棚改房屋征收攻堅即將圓滿收官;《長征先鋒》動漫片全國熱映,驛博紅興谷正式揭牌;興泉鐵路建成通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成功并網……2021年,興國縣“項目大會戰”拿出了亮麗成績單,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寫下濃墨重彩新篇章。
2021年以來,興國縣縱深推進“三大戰略、八大行動”,全力推進項目大會戰,全縣上下解放思想、勠力同心、奮勇爭先,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預計全年GDP達218.4億元,同比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3.54億元,同比增長9.6%;財政總收入23.06億元,同比增長8.4%。
棚改任務艱巨,關乎民生與民心。2021年11月16日,興國縣啟動棚戶區改造項目剩余27戶土地房屋征收攻堅行動,興國縣委書記李賤貴在調度會上發出攻堅動員令:拿出“一往無前、一戰到底、一抓到底、一片公心”的決心和恒心,破釜沉舟,全力以赴,做到決戰全勝。
奔赴攻堅一線,使命必達。該縣抽調出一批綜合素質高、責任心強、能力突出的干部,充實到棚改攻堅工作組,組建27個工作專班,成立“棚改攻堅隊”,奮力參與到一線房屋征收工作中。
▲棚戶區居民給棚改專班干部送來錦旗
“為民搬遷辦實事,情系群眾幫解憂”“服務周到真為民,幫難解困暖人心”“排憂解難似親人,為民服務暖人心”……近期,興國縣各單位棚改專班陸續收到棚改居民送來的錦旗。這一幅幅溫馨、感人的畫面映射了各單位棚改專班人員和棚戶區居民彼此的真情與和諧,也是對全體棚改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工作、貼心服務、無私奉獻的最好嘉獎與肯定。
看著一戶戶棚改居民順利搬遷,一棟棟老舊房子被成功拆除。收官在即,很多興國市民發出感慨:“棚改歷時五年之久,現在終于要完成了,縣里新一屆班子有大決心,領導干部有真行動,興國干部有這樣敢啃‘硬骨頭’的好作風,咱們城鄉美百姓富的目標一定能夠早日實現。”
▲興國縣16個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集中簽約
到一線,鍛造過硬本領。該縣堅持在推進中心工作任務中發現干部、識別干部,把“三大戰略、八大行動”等中心工作一線作為發現識別優秀干部的“主戰場”和“賽馬場”。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參與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征地拆遷、信訪維穩、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一線實踐鍛煉、增長才干,通過中心工作一線檢視作風、考驗水平、識別干部。
如今的興國,走進各領域、各行業攻堅一線,均能看到興國黨員干部奮斗的身影。
▲建設中的興國縣智能終端產業園
鑒于S452興國船溪至鵝公塘公路改建工程在興國縣重點工程領域施工進度、施工質量等方面的優異表現。近日,興國縣下發了《關于對贛州市公路發展中心興國分中心等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的通報》。
“S452興國船溪至鵝公塘段公路改建工程比原計劃提前7個月竣工。項目建成后,極大便利了永豐鎮9個村2萬多人口的出行,為縣城市中心、高鐵西站樞紐與鄉鎮緊密聯系,提供了一條快速、舒適、安全的通道。”興國縣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表彰的目的就是為了樹立標桿、激勵先進,進一步營造擔當實干、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
▲國內首個磁懸浮空軌列車“興國號”成功掛線
為牢固樹立“實干者實惠、吃苦者吃香、有為者有位”鮮明導向,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樹牢“項目為王”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興國縣制定了責任落實、經費保障、調度推進、督查問效、獎勵激勵等五項機制,出臺了“奔牛獎”“蝸牛獎”評定辦法,建立了重大項目建設百日攻堅活動“八個一批”及重點項目建設具體工作任務副縣長兜底機制。縣長劉章宏多次深入縣重點項目施工現場,進行現場辦公,協調解決相關問題,推進項目進度。實行每天一督查、三天一通報、每周一調度、每月一評比、每月開一次現場會,倒逼責任、激發干勁,營造起“比投資、比進度、比服務、比成效”的攻堅熱潮。
獎優罰劣,激勵擔當。正如縣委書記李賤貴所說:縣委、縣政府部署的每項工作,不管是小是大,有部署就一定要有落實,有落實就一定會有獎懲。2021年9月,人民軍工創建90周年江西系列活動在興國縣圓滿舉辦。為獎勵先進,該縣召開總結大會,會上共有18個先進集體和30個先進個人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
良好的機制,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也創造了一個個“興國速度”:和睦公園項目實現提前開工、11月份集中簽約16個工業項目、40天完成土地征收8800余畝及房屋拆遷8.7萬平方米……
▲瀲江鎮現代農業新畫卷
2021年以來,興國縣錨定產業發展藍圖,聚力激發工業產業新動能、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培育現代服務業發展引擎,以產業突破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走進位于興國經開區智能家電產業園的江西特瑞森智能廚電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臺臺先進的注塑機等智能設備,幾十名工人正在生產流水線緊張作業。
▲特瑞森智能家電生產車間
“這是我縣2021年新引進的智能終端產業項目,目前,該公司各條生產線的設備均已到位,已正式進入試投產階段。”
工業是興國安身立命之本、興縣強縣之要。2021年,興國舉全縣之力推動工業倍增升級,工業經濟跑出“加速度”。按照“高大上、鏈群配”思路,推動電子信息、新材料、紡織服裝“3+N”產業集群發展,全縣規上工業企業達102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實行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健全招商獎勵機制,設立大項目引進獎、外資項目引進獎,新簽約引進項目65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2個、10億元以上項目7個,“5020”項目感恩電子已實現投產。著力營造比肩大灣區的營商環境,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立園區代辦中心,“園區事園內辦結”加快實現。
▲埠頭鄉垓上村的富硒蘆筍科技示范基地
工業實現新崛起,興國的傳統農業產業也在不斷鞏固壯大。該縣把做優做特農業產業作為重要抓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建成設施蔬菜2.33萬畝,蘆筍、臍橙、油茶、灰鵝、煙葉等特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加大生豬屠宰深加工項目即將投產運營,百丈泉、紅天下公司獲得“贛鄱正品”首批認證品牌。
▲紅興谷研學基地即將投入運營
同時,興國縣現代服務業迎來蓄勢裂變。該縣深度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大型原創興國山歌劇《蘇區干部好作風》亮相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長征先鋒》動漫片成功開播,驛博紅興谷(景行研學)正式揭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興國段)有序推進。搶抓贛深高鐵開通契機,做好研學研修兩篇文章,研發《蘇區干部好作風》等18套精品紅色教育課程,推出精品旅游線路,順利承辦紀念人民軍工創建90周年系列活動,累計接待73批次3387名干部研修、210批次5.4萬名學生研學。2021年,全縣旅游人次達527.11萬人次、旅游收入達47.53億元,對比2019年分別增長45.21%、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