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全縣和縣本級財政決算草案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草案情況。
1.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草案情況。
2022年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242938萬元,比上年增長5.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0691萬元,比上年增長4.7%,同口徑完成年初預算的104.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6820萬元,比上年下降1.7%,完成年初預算的95.1%。
2022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0691萬元,加上上級補助收入393947萬元、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37391萬元、上年結余3357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資金34000萬元,調入其他資金26931萬元(其中:調入盤活存量資金15000萬元、調入國家煙草對口支援資金4500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6764萬元、調入國有經營收入667萬元),收入總量為596317萬元。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6820萬元,加上上解支出19113萬元、債務還本付息支出15696萬元,支出總量為591629萬元。收支扎抵,結轉下年支出4688萬元。
2.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草案情況。
2022年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0691萬元,同比增長4.7%,同口徑完成年初預算的104.8%。加上上級補助收入365152萬元、地方政府債券轉貸收入37391萬元、上年結余3357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資金34000萬元,調入其他資金26931萬元(其中:調入盤活存量資金15000萬元、調入國家煙草對口支援資金4500萬元、調入政府性基金6764萬元、調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資金667萬元),收入總量為567522萬元。
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8025萬元,同比下降3%,完成年初預算的94.2%。加上上解支出19113萬元、債務還本付息支出15696萬元,支出總量為562834萬元。收支扎抵,結轉下年支出4688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草案情況。
2022年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93491萬元,同比增長64%,為年初預算的91%(主要是2022年城區土地出讓計劃增加,相關土地收入上升),加上上級補助收入11967萬元、債券轉貸專項收入171720萬元、上年結轉收入7112萬元,收入總量為284290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234480萬元,同比增長83.2%,加上上解上級支出1319萬元,調出資金6764萬元,債務還本支出18599萬元,支出總量為261162萬元。收支扎抵,結轉下年支出23128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草案情況。
2022年全縣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完成729萬元,其中: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68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3萬元,上年結轉1萬元。2022年國有資本經營支出完成728萬元,其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及改革性成本支出59萬元,其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2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667萬元。收支扎抵,結轉下年支出1萬元。
(四)社保基金預算收支決算草案情況。
2022年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62416萬元,其中:社會保險費收入28716萬元,財政補貼收入30888萬元,其他社會保險基金收入2812萬元。2022年全縣社會保險基金支出55029萬元,2022年當年收支結余7387萬元,加上上年滾存結余56628萬元,年末滾存結余64015萬元。
(五)地方政府性債務情況。
2022年增加債務209253.12萬元,減少債務34295.4萬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興國縣政府性債務累計余額691717.62萬元,其中:政府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的債務(一類債務)679549.37萬元、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二類債務)6864.42萬元、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三類債務)5303.83萬元。
二、縣本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一)個別事項預算編制不準確。
2022年度,全縣政府性基金預算報表中補助被征地農民支出預算為5000萬元,而部門預算報表中補助被征地農民支出預算為8961.82萬元。
(二)財政非稅收入需加強統籌管理。
1.部分非稅收入應收未收。
罰沒收入未執收到位,縣水利局2021年-2022年有22個案件129.98萬元罰沒收入未執行到位。
2.減免政策執行不到位,導致部分非稅收入應免未免。
一是縣水利局2021年至2022年收取了已免收的防洪保安資金。二是2022年縣住建局對興國縣第二醫院有限公司建設的嘉和醫院一期、二期項目按所有建筑面積收取了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未按政策對醫院工作用房的面積進行減免。
3.部分收費管理混亂,范圍不清。
縣住建局對鄉鎮建設項目是否收取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不統一,范圍不清,如2021年1月對興江鄉杉村村三角組10個建設項目收取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4.47萬元,而在2021年10月份同一地址的10個建設項目免收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3.92萬元。
(三)國有資產管理有待提高。
截止至2022年底,縣財政借給興國縣鐵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3000萬元未收回。
三、部門預算執行審計情況
縣審計局結合經責審計對縣工信局、水利局、交運局等6個部門及其所屬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一)“三公”經費的管理使用仍需加強。如縣交運局近年來公務接待頻次高,而且大部分為電函。縣應急管理局“三公”經費預算數較上年增長較大,未按規定進行壓減。縣工信局存在超標準接待的情況。
(二)違規發放津補貼情況仍有發生。如自然資源局部分鄉鎮工作人員重復享受工會福利及績效獎勵。縣水利局由單位承擔了個人部分的伙食補助,部分人員在領取防汛值班補助的同時報銷了外縣差旅費。縣應急管理局部分人員多報銷交通補助和差旅費。
(三)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范。一是資金支付不規范,縣工信局將企業統計人員補助30.72萬元轉入職工個人賬戶支付。二是收入未及時上繳,縣交運局有10.19萬元租金收入未上繳縣財政。三是專項資金管理不到位,縣水利局2019-2021年間有1316.67萬元專項資金未及時發揮效益被收回縣財政。
(四)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存在不足。一是資產采購不合規,如原縣體育局2020年-2021年期間采購體育器材109.49萬元未按規定政府采購。二是機構改革后資產未及時調整入賬,如縣工信局下屬單位信息中心賬面有289.22萬元固定資產,機構改革合并至新單位后未及時辦理移交。三是資產費用化,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如縣水利局購置監控設備等108萬元作費用支出,未納入固定資產管理。四是資產處置未經批準,如縣交運局報廢固定資產未報縣國資辦審批。
四、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情況
(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專項審計調查情況。
主要對2019年度統籌整合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工程項目前期規劃設計不科學,導致各項目出現大量設計變更問題。二是部分項目施工未達設計要求、裂縫破損、規格不達標等。三是部分項目進展緩慢,未在約定時間完工。四是未按設計圖紙施工,工程驗收把關不嚴等。五是監理單位履職不到位,同意驗收了不按施工圖施工的項目。
(二)骨灰堂建設項目專項審計調查情況。
主要對2022年度全縣骨灰堂獎補資金管理使用及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在資金管理使用方面:一是獎補資金沒有起到獎補作用,導致獎補資金變成了建設資金。二是骨灰堂項目前期調研決策失誤,導致建設完成后使用率低。三是骨灰堂項目對不符合條件的項目進行獎補。
在項目建設管理方面:一是項目未按圖紙施工,導致骨灰堂項目沒有統一建設標準。二是項目用地審批手續缺失,導致項目存在非法占地。三是無建筑資質承包項目,無法保證工程的質量質保。四是項目建成后質量較差,導致群眾對骨灰堂建設存異議。五是多支付工程款,導致相應資金流失。
在項目后續管護管理方面:一是骨灰存放亂收費問題,未統一收費標準。二是項目建設資金滯留,導致項目建成未及時交付使用。
(三)殯葬改革政策實施、服務保障審計情況。
2022年,縣審計局依法對殯葬改革政策實施、服務保障等情況開展了審計調查。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有:
1.減輕群眾負擔、實現基本服務均等化政策落實不到位。一是未減免敬老院集中供養人員火化殯葬五項基本服務項目費用8.34萬元;二是未減免未滿12周歲(含)兒童火化殯葬三項基本服務項目費用8.16萬元。三是存在超政府指導價收費、重復收費等違規收費情況,多收取服務費用6.36萬元。四是殯儀館通過重復申報,虛構提供服務項目的方式多獲得政府補助資金37.81萬元。五是殯儀館未經批準提高收費標準。
2.縣民政局未積極履行監督檢查責任。一是未對殯儀館的經營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導致1156名已火化人員的信息未及時錄入火化系統。二是未對殯儀館的財務狀況進行檢查,三是合同履行不到位,導致未及時收取應按經營收入核算的事業發展基金186.68萬元。
(四)縣體育公園運營管理審計情況。
2022年,為保障興國縣文體產業及相關服務業的健康發展,縣審計局對興國縣體育公園的運營管理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發現的問題主要有:一是運營方未定期向體育主管部門報告場管設施總體使用情況、項目調整情況、免費或收費場所的開放情況等各項運營情況。二是場館內的各項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未經價格主管部門批準。三是存在廣告張貼混亂無序,隨意對相關場館冠名,廣告內容與場所不匹配、影響體育公園形象的問題。四是運營方對引入的經營機構把關不嚴,存在無證照經營的情況。
(五)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情況。
對興蓮鄉黨委書記、鄉長任職期間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履行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在生態保護和修復方面存在未經審批砍伐林木資源、水土保護不到位的情況;二是在資金管理使用和項目建設方面存在違規收取土地費用、污水處理工程未及時辦理竣工決算的情況。三是在污染防治方面存在養豬場污水直排、農村污水未有效處理、對村級河長工作巡視督導不到位的情況。
五、審計建議
(一)財政部門應當加強非稅收入執收管理和監督。一是加強日常監督稽查力度,及時掌握各執收單位的應征數,入庫數,欠繳數等基本信息,督促非稅收入及時入庫;二是規范非稅專戶管理,真實、完整的反映非稅收入,應繳國庫的資金及時繳入國庫。
(二)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嚴肅財經紀律。一是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過緊日子要求。從嚴控制機關一般性支出,強化三公經費管理。二是要加強專項資金和項目管理,堅決糾正擠占挪用、損失浪費等行為;三是嚴格執行國家津補貼發放相關規定,杜絕違規發放津補貼的行為。
(三)保障糧食安全,提升高標準農田的建設管理水平。一是要統籌規劃,提升建設水平。結合各地區不同的地理條件,探索建立高標準農田生態系統,種養結合,形成功能更加復合,綜合效益更加顯著的高效發展模式;二是要健全管護機制,發揮長期效益。對建成的項目要建立動態巡查機制,定期清理撂荒、非農化、非糧化等情況,確保良田糧用,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本報告反映的是本年度我縣預算執行和部分單位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對這些問題,縣審計局依法征求了被審計單位意見,出具了審計報告、下達了審計決定;對違紀違法問題線索,依紀依法移交有關部門進一步查處。有關鄉鎮、部門和單位正在積極整改。縣審計局將跟蹤督促并報告全面整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