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省考察時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中央財辦等部門前不久也印發通知,要求有力有序有效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全面實施多年來,浙江省內區域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不斷縮小,農村面貌實現從“臟亂差”到“強富美”的滄桑巨變,萬千美麗鄉村得以造就,成為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和美鄉村的成功典范。
當前,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是,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帶動下,浙江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鄉村實現了由表及里的全面提升。可以說,和美鄉村既展現了新發展理念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價值,也是檢驗“千萬工程”成效的最直觀標尺。因此,眼下在推廣“千萬工程”時,要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加以推進。
和美鄉村并不是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的簡單疊加,而是二者的有機融合。它既要實現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也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采取“軟件硬件同步推進”的方略。
在硬件上,要重點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一個道路不通、水網不全、物流不暢的村莊,很難讓人將其與和美鄉村聯系起來。對此,要結合各地實際,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特別是要補齊農村交通、電力、通信、水源、供水、灌溉設施、防汛抗旱及供水保障、物流骨干網絡等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有效治理,逐步推進物流、教育、文化、醫療、養老、體育等公共服務普惠均等可及。在此基礎上,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加強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建設,完善“交通+旅游”融合路段的沿線服務設施,發展“路衍經濟”。在有條件的地方,還應做優鄉村物流網絡,形成覆蓋城鄉、聯通國內外的冷鏈物流網絡。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
在軟件上,要著力培育和鞏固鄉村文明新風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一直為人們所推崇并成為價值追求。實踐證明,但凡講求人和心善、和睦安寧、融合發展的鄉村,大多是鄉風淳樸、秩序安然的美麗鄉村。這就意味著,和美鄉村建設在注重硬件建設的同時,要著力形成鄉村文明風尚,引導村民培育并傳承家和萬事興的倫理觀、天人合一的生態觀、尊老愛幼的家風家訓、團結互助的鄉風民風,不斷提升村民的精神風貌。同時,還要深入挖掘鄉村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契合時代需求的文化產業大放異彩。
還應努力推動各類資源下沉,著力加強醫療教育等薄弱環節。早前,網絡化管理的成功實踐已提供樣板,接下來可立足現有網絡,借助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把積分制、清單制等行之有效的抓手統籌起來,充分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做到在農業生產方面順應山水、和于四時,在鄉村生活中人心和善、以和為貴。
(作者陳 朋 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