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av人在线观看,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在线观看成人黄av免费,女生无遮挡网站,成年人视频免费在线播放,欧美精品高清视频,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我在办公室跟老师做爰
關懷版 無障礙 無障礙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執行公開 > 財經信息 > 財政預決算 > 本級預決算 > 2016年及以前

興國縣2010年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和2011年財政收支預算草案的報告

訪問量:

關于興國縣2010年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和2011年財政收支預算草案的報告

——在2011217興國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縣財政局局長    黃高培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2010年全縣財政總預算執行情況和2011年財政總預算(草案),請予審議;2011年縣本級預算草案,請予審查批準。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十一五”期間財政運行情況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整個“十一五”期間,我縣同全國人民一道,克服了百年一遇的冰雪災害和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等惡劣環境以及提高個人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等政策性因素給財政收支帶來的巨大影響,在國家刺激經濟、拉動內需等強力政策的引領和加大對貧困地區轉移支付力度政策的關懷下,發奮圖強,真抓實干,實現了財政管理的高質高效運行,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1、財政收入快速高質增長

2010年,全縣共實現財政總收入59218萬元,比2005年的29001萬元增長1.04倍,財政收入五年翻了一番。財政總收入2006年上3億元臺階,達3.1億元;2008年上4億元臺階,達4.4億元;2009年上5億元臺階,達5.1億元。2010年如果不是市給我縣下達了5.92億元財政總收入控制數,則可再上6億元臺階。與此同時,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88%,比2005年的84.5%提高了3.5個百分點,比全市各縣市平均水平高1.6個百分點,財政收入質量無論是縱向對比還是橫向對比,均持續保持了很高的水平,得到了上級政府和財政部門的高度評價。

2、上級補助收入飛速增長

“十一五”期間,我縣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補助力度,國家新增財力向農村、基層、困難群眾和社會事業傾斜,拉動內需和加大關注民生支出等政策機遇,一方面認真研究、準確掌握上級政策精神,緊密協調全縣各有關部門,準確、及時地報送各種報表及數據;另一方面積極加強與上級各有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系,及時掌握政策信息,及時報送項目材料,積極爭取上級對我縣政策與資金的最大扶持,全縣的爭資爭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0年,上級補助收入達105975萬元,比2005年的35346萬元增加70629萬元,增長2倍,遠高于同期全縣財政總收入1.4倍的增長速度。20062010年是上級補助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五年。

3、財政支出規模迅速擴大

2010年,全縣一般預算支出達140134萬元,比2005年的46843萬元增加93291萬元,增長2倍,遠高于同期全縣財政總收入1.04倍的增長速度,“十一五”是財政支出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五年。在此期間,國家實行了社保、撫恤與社會福利救濟等擴面提標,支農、教育、衛生、政法、住房保障力度增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了相應的補助,促進了相關支出的大幅度增長:2010年,支農支出達26985萬元,比20054156萬元增長5.5倍;教育支出達27275萬元,比2005年的8567萬元增長2.2倍;社會保障支出(含撫恤和社會福利救濟支出)21600萬元,比2005年的4381萬元增長3.9倍;衛生支出18523萬元,比2005年的1389萬元增長12.3倍;公檢法司支出6446萬元,比2005年的2541萬元增長1.5倍。與此同時,縣本級也大幅度增加了關注民生支出,主要有:縣財政負擔的津補貼2010年每人每年達到1萬元,比2005年的2136元增加了3.7倍;新增了新農村建設支出,2010年達1900萬元;新增了85周歲以上3800人的高齡補貼支出600萬元;公用經費標準公檢法部門由2005年的人平每年不足800元分別提高至1.92.3萬元,其他部門由2005年的0800元分別提高至1000-1600元。在“十一五”期間,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財政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成效突出。

4、財政改革不斷深入

在鞏固、健全“十五”期間財政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十一五”期間,我縣實施的財政改革主要有:部門預算由2005的公檢法司4個部門試點逐年擴大至了2010年的縣直所有的150個行政事業單位,并于2009年起新上了部門預算網絡系統。通過部門預算編制改革,提高了經費保障水平,進一步規范了預算編制程序,提高了預算編制的公平、公正與公開程度,提升了預算編制水平;鄉財縣管2005年由6個鄉鎮進行試點,2006年起擴大至全縣所有25個鄉鎮。實行鄉財縣管,鄉鎮所屬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出納由財政所代理,鄉鎮支出由財政所長簽署審核意見,從而較好地規范了鄉鎮收支管理,控制了鄉鎮債務,提高了專項資金的專款專用程度,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益,提升了會計核算水平;從20064月起,對所有縣直行政事業單位實行了會計集中核算。各相關單位設立報帳員,而會計核算則交由會計集中核算中心負責。通過集中核算,進一步規范了單位收支行為,防范和控制了不合理、不合規、不合法支出,保障了資金的專款專用,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和會計核算水平;2007年實行了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通過改革,按照新的收支分類科目,轉換、銜接了大量的財政經濟數據,使得政府收支科目分類更加實用、更趨規范;2008年實行了執收執罰單位收支完全脫鉤。全縣所有35個執收執罰單位,通過收支完全脫鉤與部門預算相結合,提高了經費保障水平,較好地控制了亂收亂罰行為的發生,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

5、財稅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在“十一五”期間,財稅部門相繼建立和完善了各自的網絡信息平臺。充分運用各種網絡系統來進行稅收征管、會計核算和其他財稅管理工作,使相關的財稅工作更加規范、高效和高質;另一方面,財稅部門先后實行和完善了綜合治稅、信息共享、代扣代繳、委托代征、稅收動態管理、均衡入庫管理、重點稅收專人管理、財稅庫聯席會議制度、國庫集中支付、項目庫管理、專戶管理、按項目進度撥款、報帳制管理、精細化管理、績效評估、目標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較好地解決了財稅工作的一些難點、重點和新情況、新問題,提高了財稅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財稅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二、2010年財政總預算和縣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2010年,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關心下,我縣的財政工作,緊扣“抓項目、辦實事、看結果”的工作主線和突出“三區”建設、新農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體制機制建設四個重點,堅持科學用財、高效理財,實現了財政收入快速增長、財政支出保障有力、財政改革穩步推進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進了我縣經濟平穩快速發展,較好地完成了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查通過的財政各項工作任務。

(一)財政總預算執行情況

2010年全縣財政總收入59218萬元,完成預算的100.1%。一般預算收入31669萬元,完成預算的98.6%

主要項目執行情況是:工商各稅20576萬元,完成預算 103.2%;農業三稅2271萬元,完成預算80.2%;企業收入   1696萬元,完成預算113.2%;國有資本經營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39萬元,完成預算195%;專項收入1253萬元,完成預算119.3%;行政性收費收入、罰沒收入和其他收入5834萬元,完成預算82.3%。

 2010年,全縣一般預算支出140134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11.2%。剔除上級財政追加專款開支部分,地方財政支出65716萬元,完成預算100.8%。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4681萬元,完成預算234.6%;公共安全支出3499萬元,完成預算121.4%;教育支出19197萬元,完成預算104%;科學技術支出128萬元,完成預算83.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170萬元,完成預算216.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655萬元,完成預算106.1%;醫療衛生支出3117萬元,完成預算129.8%;環境保護支出358萬元,完成預算300.8%;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837萬元,完成預算110.3%;農林水事務支出8081萬元,完成預算134.7%;交通運輸支出955萬元,完成預算308.1%;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443萬元,完成預算的181.6%,糧油物資儲備等事務支出274萬元,完成預算的78.1%,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543萬元,完成預算的313.9%。其中:支農、教育、科技支出分別比上年支出數增長9.6%、3.9%和65.8%。

(二)財政收支平衡情況

按現行一般預算和基金預算各自收支平衡的財政預算管理制度規定,全縣財政收支平衡情況如下:全縣當年一般預算收入31669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105975萬元、地方政府債券收入1100萬元、調入資金900萬元和上年結余10657萬元,一般預算收入總計148464萬元;全縣當年一般預算支出140134萬元,加上上解支出4320萬元和增設預算周轉金239萬元,一般預算支出總計142856萬元。收支相抵,全縣一般預算滾存結余5608萬元,其中,結轉下年支出5553萬元,凈結余55萬元。2010年全縣一般預算當年收支平衡。

(三)縣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2010年,縣本級財政總收入58524萬元,完成預算99.8%。一般預算收入30975萬元,完成預算101.3%。一般預算收入中主要收入項目執行情況是:工商各稅20576萬元,完成預算108.5%;企業收入1696萬元,完成預算104.9%;國有資本經營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39萬元,完成預算32.5%;專項收入     1253萬元,完成預算119.3%;行政性收費、罰沒和其他收入 5471萬元,完成預算87.1%

2010年,縣本級一般預算支出133691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11.8%,剔除上級財政追加專款開支部分,縣本級地方財政支出59525萬元,完成預算10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1855萬元,完成預算326.3%;公共安全支出3469萬元,完成預算121.4%;教育支出19123萬元,完成預算103.9%;科學技術支出128萬元,完成預算83.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115萬元;完成預算226.2%;社會保障補助支出8449萬元,完成預算    106.7%;醫療衛生支出3007萬元,完成預算130.7%;環境保護支出358萬元,完成預算300.8%,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837萬元,完成預算110.3%;農林水事務支出6203萬元,完成預算142.7%;交通運輸支出943萬元,完成預算321.8%;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443萬元,完成預算181.6%,糧油物資儲備等事務支出274萬元,完成預算78.1%。商業服務等事務支出543萬元,完成預算的313.9%。支出超預算主要是動支預備費安排了支出,以及津補貼、獎金、增人增資、調資、進檔年初預算時統一預留在其他支出中,未列入相關大類支出中,還有就是中途追加了部分支出。

(四)基金收支平衡情況

2010年,全縣基金收入11404萬元,其中:彩票公益金收入157萬元,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收入41萬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90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9524萬元,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396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161萬元,育林基金收入778萬元,森林植被恢復費收入57萬元。上級專項補助收入2675萬元,結算補助1073萬元,上年結余6294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409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務719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1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1887萬元,城鄉社區事務10761萬元,農林水事務723萬元。上解上級支出203萬元,年終結余7152萬元。

以上全縣2010年一般預算和基金預算的收支執行情況系全年執行數,待決算匯總并報省、市財政局審核批復后,再將具體執行情況及批復情況向縣人大常委會報告。

三、2010年財政預算執行的主要措施

(一)以促增長為核心,努力增強地方財政實力

一是大力培植財源。堅持和完善財稅激勵與引導機制。將鄉鎮煙葉稅281萬元全額獎勵給各鄉鎮和煙草公司,用于扶持全縣煙葉生產;按縣招商引資政策,將工業園區企業稅收地方所得部分獎勵給引進單位,以調動全縣各單位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撥付財政貼息資金210萬元,鼓勵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發展,支持企業技改和工業園建設;致力加大財源建設投入。全年共撥付“三區”建設資金21697萬元,其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151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支出10553萬元,住房保障支出3482萬元。撥付招商引資經費173萬元。在盡量擠出財政性資金用于經濟建設的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有償資金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向聚集。全縣各融資平臺融資5.5億元,土地收儲中心融資3000萬元。全年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750萬元。用于經濟建設方向的資金巨幅增長,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增幅最高的年份。與此相對應,全縣的財源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國稅納稅企業戶數達419戶,比上年增加88戶,增長26.6%;全縣納稅總額在10002000萬元的企業達7家,比上年增4家。

二是致力加強收入征管。充分發揮財政部門在收入管理中的組織協調作用,積極加強財稅庫之間的協作與聯系,定期組織收入分析、調研活動,牢牢把握收入進度;實行財稅庫信息共享工作機制,適時掌握稅收征管、入庫中存在的問題。大力推進收入精細化管理,財稅部門創新和完善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如:通過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稅源的專人管理工作機制,及時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和稅收征管動態,妥善協調、解決遇到的各種情況和問題,保障重點稅源的及時、足額入庫。2010年,煙廠繳納國稅稅收16065萬元,比上年的13736萬元增加2329萬元,增長17%,比年初預算增幅高出7個百分點,為全縣財政收入的高速增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石吉高速公路稅收3667萬元,比上年的1800萬元增加1867萬元,增長1.04倍。財政部門通過建立和完善宗地臺帳、逐筆核實土地出讓成本,共收取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等土地收入10081萬元,比上年的1514萬元增收8567萬元,增長5.7倍。

(二)以關注民生為重點,努力增強公共財政保障能力

一是大力保障干部職工待遇。2010年津補貼發放標準達1萬元,比上年提高1000元,全縣共計增支1619萬元。在盡量擠出資金增加干部職工津補貼水平的同時,不斷擴大工資統發面,財政統發工資人數達12114人,年統發工資額2.76億元,使全縣絕大部分財政供養人員工資納入了縣財政統發范圍,保障了干部職工工資的及時、足額撥付,工資發放的長期保障機制逐步形成。

二是繼續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嚴格執行和落實各項社保政策。全年社會保障支出21600萬元,同比增支3629萬元,增長20.2%,有效改善了困難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社會和諧。落實85周歲以上3800人發放高齡補貼資金434萬元,落實遺體免費火化300萬元,落實提高城市困難群眾生活補貼標準增加200萬元,擴大了醫保范圍,將農、林、水困難職工納入醫保范圍,增加資金100萬元;重點支持了以基本藥物制度改革為重點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支付縣級配套資金220萬元;購買公益性崗位補貼增支300萬元。此外,認真做好廉租補貼發放工作,按政策為全縣511戶居民發放廉租補貼18.8萬元,撥付廉租住房建設補貼250萬元。

三是統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7153萬元,安排義務教育績效工資7608萬元;繼續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繼續加大對基本公共服務的投入。

四是貫徹落實支農惠農政策。認真做好惠農補貼“一卡通”工作,通過“一卡通”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等18大項惠農補貼共計22256萬元,惠及全縣15萬農戶確保好事做好,實事做實,使廣大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國家政策的好處。認真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財政投入補貼資金對全縣173頭能繁母豬的投保工作,積極化解農業生產風險;認真做好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確保政策執行到位,大力拉動農村消費。全縣補貼備案購買家電及汽車、摩托車農戶35919戶,備案購買各類家電31821臺,汽車、摩托車16052輛。縣本級安排新農村建設資金1900萬元,有力地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

(三)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大力促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

立足財政體制改革創新,加快財政改革步伐。一是全面推進部門預算編制改革。在上年度基礎上,將部門預算涵蓋了縣直行政事業單位150個預算單位,增強了預算的透明度和約束力;二是在鞏固上年度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試點成果的基礎上,今年重點圍繞擴大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廣度和深度的要求,擴大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單位范圍和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的資金范疇,并將改革實施到所有的二級預算單位,努力朝著“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目標進行中。三是加強了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改革。全力推進財政電子化票據改革,將全縣執收執罰單位全部實行電子化票據執收執罰,規范執收執法行為,促進文明執法、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四是在繼續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的同時,積極探討政府采購環節的制度創新,大力推進政府采購專家庫建設。全年共完成政府采購資金5299萬元,節約資金677萬元,資金節約率達11.3%

(四)以精細化管理為目標,致力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一是繼續加強了財政支出管理。嚴格控制人、車、會、話等一般性支出,全面推進部門預算管理,不斷規范資金分配和撥付程序。同時,加大了財政支出管理的調研,向政府提交各單位用款建設意見826份,為政府決策提供詳實依據。

二是嚴把項目資金管理關。一方面嚴格按照專款專用的要求,繼續實行財政扶貧等專項資金實行報帳制管理,確保資金的規范使用;另一方面,在明晰責任主體的前提下,加強了對財政性資金基建項目及縣重點工程資金的評審、審核,逐步形成了“先評審、后審批,先審核、后撥款”的工作機制。2010年,項目單位送審造價為36573萬元,財政審核后造價為35047萬元,財政預算審查核減基建款1525萬元,資金核減率4.2%

三是在細致測算公務員津補貼基礎數據的同時,出臺了2010年公務員津補貼實施辦法,建立了人事、組織、編辦、財政共同審核的公務員津補貼發放機制。

(五)以強化監管為著力點,努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強了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堅持加強財政監督與規范財政管理、推進財政改革相結合,不斷改進財政監督的方式方法, 在加強財政資金規范性、安全性監督的基礎上,突出有效性監督。通過工資統發、政府采購、基建專戶直撥、資金直補以及財政扶貧資金報帳制管理等辦法,財政直接支付資金達6.3億元,占一般預算支出的45.7%,實現了財政監督由事后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的轉變。同時,重點關注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新農村建設、林業改制等支出的監管,保證資金的專款專用,提出高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強了會計管理和監督。重點抓了會計基礎、會計隊伍、會計法制三方面的工作,規范了行業行為,提高了會計隊伍的業務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

四、2011年全縣財政總預算和縣本級預算(草案)

按照《預算法》中“各級政府預算,應當參考上一年預算執行情況和本年度收支預測編制”和“不得將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為編制預算收入的依據”的規定,根據2011年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初步計劃,2011年全縣財政總預算及縣本級預算草案安排如下:

(一)2011年全縣財政總預算草案

2011年我縣財政總收入安排72000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21.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40010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25%

一般預算收入主要收入項目預算安排情況是:

工商稅收27015萬元;

農業三稅2700萬元;

企業收入2390萬元;

罰沒收費及其他收入6347萬元;

專項收入1558萬元。

上述一般預算收入,加中央稅收返還和上級財政結算補助,減去上解上級支出,2011年全縣當年預計可用財力為81170萬元。

2011年縣本級預算草案

2011年縣本級一般預算收入39316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長26.9%。其中:工商稅收27015萬元;農業三稅2370萬元,企業收入2390萬元;罰沒收費及其他收入5983萬元;專項收入1558萬元。   

縣本級一般預算收入,加上稅收返還和上級財政結算補助,減去上解支出,2011年縣本級預算可用財力為74980萬元,2011年縣本級預算支出安排74980萬元,預算收支平衡。

主要支出項目安排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833萬元;國防支出103萬元,公共安全支出3142萬元;教育支出19192萬元;科學技術支出93萬元;文化體育傳媒支出531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302萬元;醫療衛生支出3578萬元;環境保護支出5443萬元;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610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3040萬元;交通運輸支出429萬元;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384萬元;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124萬元;金融監管等事務支出300萬元;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525萬元;糧油物資儲備管理事務支出367萬元;預備費300萬元;其他支出20879萬元。其他支出中,包括預留統一津補貼縣財政兜底4600 萬元、公共財政政策縣配套2000萬元,增人增資360萬元、進檔增資300萬元、財政應急保障經費300萬元、償還債務140萬元。

以上2011年全縣財政收支預算草案中所列財政支出預算,為預計當年財力安排的支出數,不含上年結轉和年度執行中上級補助的專項資金支出安排數。

五、銳意改革,勤勉務實,確保完成2011年財政預算任務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的財政工作,對于有效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實施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穩定至關重要。我們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十二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克難求進、乘勢而為。2011年全縣財政工作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項積極的財政政策,緊扣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各種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保增長、重民生、促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在扶持企業發展的同時,突出收入征管的薄弱環節和工作重點,保持收入增幅與經濟發展相適應;進一步調整支出結構,重點保障三農、教育、衛生、社保等民生支出,加大節能減排、環境整治和自主創新等投入力度,積極支持各類財源項目建設;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切實加強預算管理和專項資金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維護公正有序的財經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穩定。

圍繞上述財政工作的總體思路,2011年將著重落實好“四個三、一個長期堅持”的工作措施:

(一)突出三個大力支持,促進縣域經濟平穩發展

一是大力支持產業發展。綜合運用各種財政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產業發展,增強經濟和財政發展支撐力。按照比較優勢的原則,堅持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加快完善產業配套,推動產業集聚。進一步明確工業發展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科技三項費用等投入重點和投入方向。堅持用發展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繼續大力支持果業、油茶、生豬、工業原料林等四大主導產業,以及灰鵝、肉兔、制種、煙葉等四大特色產業,積極引導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把農產品基地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

二是大力支持載體建設。重點推進承接產業轉移載體建設,按照主導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三配套”思路,完善園區內基礎設施和配套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逐步由微觀投入向宏觀引導轉變,由單純扶持項目向建設平臺并重轉變,為企業搭建落地載體平臺、優質服務平臺、便捷融資平臺、先進科技平臺。同時,繼續大力支持“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方面一批重點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支持和積極推動以旅游為龍頭的三產服務快速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良好環境條件。

三是大力支持企業發展。不斷完善財政支持經濟發展的方式,充分運用財稅杠桿的導向作用,培養和壯大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更多地利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以獎代補、擔保扶持等手段,放大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

(二)強化三項工作機制,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

一是強化激勵機制。繼續完善收入目標考評和考核獎懲辦法,建立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是強化協作機制。重點完善財稅庫聯席會議、社會綜合治稅、信息共享等制度,強化稅收計劃考核,抓好稅收均衡入庫。同時,充分發揮財政部門在組織收入中的統籌協調作用,強化對收入執行進度的分析和監控,加強稅源調查和結構分析,提高組織收入的預見性和主動性,確保經濟優勢及時轉化為財政優勢。

三是強化法制機制。按照建設法制型財政要求,嚴格依法理財治稅,認真執行稅收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偷逃漏稅行為。同時,妥善處理好營造寬松財稅環境與公平稅負的關系,加強重點稽查,強化礦產品、建材、房地產、車輛等稅源征管,挖掘稅源潛力,提高稅收征管效率,促進稅收穩定增收。

(三)狠抓三個關鍵,顯著提高財政保障水平

一是抓住保障民生優先這個關鍵,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不折不扣地落實好民生工程等公共財政政策。今年,要在以前年度公共財政政策的基礎上,繼續集中財力實施新一輪的民生工程。重點圍繞省財政廳實施70項公共財政政策,以及縣委、縣政府確定事關國計民生的60件實事,按照“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統籌兼顧、可持續發展”要求,抓好落實。同時,要在鞏固以前年度民生工程政策的基礎上,從拓寬公共財政覆蓋面和提高公共財政保障水平兩個方面尋求新的突破。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民生項目資金,努力爭取各級財政加大對我縣的財力傾斜;另一方要確保新增財力的2/3投向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民生領域,通過整合資源、集中財力,著力解決好涉及農村水利、交通、電力、安全飲水、養老等突出問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同時,認真落實好擴大就業和促進就業的各項財稅政策,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公共財政的優先方向。使人民群眾在發展中得實惠,使社會在和諧中求進步。

二是抓住增收與節支并重這個關鍵,今年,財政收支緊張的矛盾加劇。直接從財政收入上看,再生資源企業退稅政策到期,增值稅留抵稅金增加等政策性減收,以及國家貨幣政策趨緊,房地產行業調控力度加大等政策影響。特別是財政支出方面,出臺了新的公共財政政策,以及落實教育經費投入“三個增長”規定,都需要大量的新增資金。為此,要堅持厲行節約,嚴格落實中央和省市有關厲行節約的各項規定,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勤儉辦一切事業。從緊編制部門預算,從嚴控制預算執行中的調整和追加,努力壓縮人、車、會、公務接待等一般性支出,實現一般性支出零增長,努力降低行政成本,進一步集中財力促發展,集中財力保民生。

三是抓管理增效益這個關鍵。要緊扣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總體要求,不斷探索和完善管理手段和方式,高效開展財政監督和財政管理,切實提高財政管理效益,用科學化的方式管理財政資金。一方面要加強預算管理,嚴格執行《預算法》,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的機制。重點加強對重點項目、重點工程的跟蹤分析,嚴格實行重點項目事前預算、事中監督、事后審計制度,充分發揮財政投資評審職能,主動前移財政投資項目評審關口,全面掌握項目投資和工程進展情況,有效控制政府重大項目支出;另一方面要大力探索推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機制。引入績效預算與績效監督相結合的機制,注重支出績效評價結果運用,逐步形成以績效評價結果為導向的財政資金使用新模式。完善績效評價體系,爭取在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報告和應用上有新突破。

(四)重點推進三項改革,不斷提高財政管理水平

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取向,積極穩妥地推進財政各項改革,不斷完善財政體制和機制的建設,不斷提高依法理財、科學理財、透明理財的水平。一是鞏固和完善國庫集中支付與會計集中核算有效結合、部門預算等預算、國庫制度改革成果。特別是部門預算工作,要抓住全省統一規范部門預算編制軟件的契機,繼續完善預算編制方法,細化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預算編制,健全機制和流程。今年,除教育收費外的預算外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二是大力推進非稅收入管理方式的改革。要深化執收執罰部門收支完全脫鉤改革,要通過規范操作程序,健全規章制度,保障收支脫鉤后執收執罰部門維持正常運轉所需資金。要不斷完善電子票據管理后相關制度建設,力求做到方便快捷、盡善盡美。

三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擴大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范圍,繼續完善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渠道,力求發放率和發放項目兩個100%

(五)長期不懈地加強隊伍建設,努力提升服務效能

建立健全運轉有序、規范高效的財政行政服務體系;圍繞激發整個干部隊伍的活力與創造力,進一步健全科學合理的財政干部考核評價體系;以建設學習型財政部門為目標,著力增強財政干部綜合能力和素質;增強大局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改進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廉政教育,強化權力制衡與監督,努力構建財政廉政建設長效機制;大力建設“效率·溫馨”的財政文化,打造嚴謹務實、勤政廉潔、團結和諧、依法理財的財政干部隊伍。

各位代表:完成2011年的財政預算任務光榮而艱巨。我們將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府的監督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克難求進,化工作壓力為趕超動力,全面落實本次大會的各項決議,為加快構建和諧興國,促進全縣經濟社會趕超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上悠亚| 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午夜一级免费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在线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av毛片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精品|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看 |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日韩在线| 狠狠色综合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1区二区| 日本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19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国产一区二|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高潮| 玖玖国产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女教师30分钟|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5| 日韩一区高清|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影视| 91精品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日韩欧美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午夜av男人的天堂| 欧美大成色www永久网站婷| 国产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女女百合互慰av|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 国产麻豆91欧美一区二区| 91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乱老一区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yy50|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剧情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久久99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国产专区| 国产一区日韩欧美| 久久两性视频|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播12软件 | 亚洲v欧美v另类v综合v日韩v| 国产91视频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四| 美日韩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少妇厨房与子伦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2019| 91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禁果|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狠狠躁日日躁狂躁夜夜躁av| 国产不卡一二三区| 久久中文一区| 国产激情二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焕| 国产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一区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91麻豆国产自产在线观看hd|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777| 国产1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国产乱了高清露脸对白|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91| 91免费视频国产| 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www.成| 日韩av在线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