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關系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是保障農村基層組織正常運轉,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地位的重要物質基礎。集體經濟是根、是本,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是引領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保障。
目前我縣村集體經濟的現狀是:村級轉移支付有限,但農村各項工作需要用錢的地方多:早稻生產、招工送工、環境整治、疫情防控物資儲備等費用,導致許多行政村開支大,資金壓力大,運行吃力。
因此,作為基層干部,必須想方設法發展村集體經濟,為助力鄉村振興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現就發展村集體經濟談幾點個人的意見建議:
一是盤活“三資”。
(一)有效盤活村集體資源。一是對村集體所有的老村部、公共設施和場地等集體資產,通過合法承包、租賃、聯營、合作等方式加以開發利用,增加集體收入。二是對村集體林場、水面、耕地和未利用地等集體資源進行認真排查,通過自主經營或者公開競標的方式轉讓、出租集體資源,充分發揮資源效益增加村集體收入。
(二)依法經營村土地資產。鼓勵村集體將合法的存量非農建設用地,以使用權入股、租賃等形式參與其它所有制經濟合作社,獲得穩定的土地收益。允許有條件的村,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集體建設用地依法征收為國有土地后公開出讓,獲取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讓凈收益。
(三)合規運營村集體資金。將村集體歷年積累的資金、土地補償費等貨幣資產,通過參股經營等方式轉為經營資本,獲取股金、利息和資產增值等資本運營收入。
二是激發“內力”。
激發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動力。發展村集體經濟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所以激發村干部自主發展集體經濟是關鍵,近年來,我縣委組織部門出臺了村集體經濟增收與村干部獎勵性工資掛鉤的考核方案,這種方式很有必要也很有效,應該繼續堅持并不斷優化,想方設法激發村干部自主發展集體經濟的動力,提升村級組織的自我“造血”功能。
三是巧借“外力”。
(一)擴大政府投資項目向集體經濟傾斜的范圍。我縣出臺了“政府投資農業產業項目每年按比例上交利潤或租金到村集體”的政策,發展了光伏發電產業增加了村集體收入,還要引導支農、鄉村振興、產業等各類項目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適度傾斜,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對村企合作開發、投資興建的項目,優先列入項目規劃。
(二)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前些年我縣爭取實施了很多這樣的項目,發揮了直接作用,許多村都爭著想要,建議要積極向上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