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7月31日在埠頭鄉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賴家鈿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鄉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回顧
2023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埠頭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全面落實“三大戰略、八大行動”,圍繞“拼經濟、拼發展”的主旋律,按照“工業發展提速年、營商環境優化年、干部作風提升年”的工作部署,圍繞埠頭鄉第十九屆人大四次會議提出的任務目標,承壓奮進、銳意拼搏、攻堅克難、真抓實干,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諧穩定。榮獲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全市“八大行動”先進集體、全市數字鄉村試點鄉鎮、全市消防工作先進鄉鎮等榮譽。
半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鞏固促銜接,鄉村振興開創新局面。始終堅持將產業發展作為防止返貧、助農增收第一要務,不斷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產業效能,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鄉村振興銜接有序。聚焦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和成效鞏固等核心指標,做到問題排查全覆蓋、無遺漏和監測對象應納盡納、應幫盡幫、應消盡消。根據“三類人員”風險類別、發展需求等落實“1+N”綜合性幫扶措施,新識別納入監測對象6戶19人,消除風險監測對象4戶14人。
產業發展量質齊升。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全面落實“鄉、村、組、戶”責任網格,完成早稻生產面積1.44萬畝、糧食產量5500余噸;新建育秧工廠432平方米,單季最高可以保障3000畝水稻,提高了育秧保障水平,牢牢守住糧袋子。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治,重點開展衛片圖斑整改工作,完成圖斑整改53個,整治拋荒撂荒669畝。同時,推動油茶林新植改造320畝;完成煙葉種植630畝,產量達17萬斤,預計創稅57萬元。
人居環境日益改善。健全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通過高位推動、網格聯動、考核促動等方式,建立“網格員+鄉綜合執法大隊+第三方保潔公司”聯動和每月現場考核評比機制,發動黨員、群眾、公益性崗位保潔員和志愿者2.7萬人次,出動作業機械287臺班,清理農村生活垃圾6800余噸,整治亂堆亂放1500余處,拆除違章搭建3150平方米。
(二)抓攻堅促發展,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重點項目成果斐然。組建工作專班,堅持統籌與抓實并進,建立重點項目“1+N”專抓和重點項目“聯動+調度”兩大機制,盡銳出戰搶進度,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全力推進智能機械制造產業園、瑞興于快速交通走廊等項目建設,按照時間節點順利完成瑞興于埠頭段32棟房屋征遷任務。贛閩國際陸港、國甫智造未來建筑產業園、濱江西向南延伸、平江河古竹大橋危橋改造等4個項目測繪、設計、招投標等工作正在加速推進。
基礎建設更加夯實。今年以來,上級批復我鄉鄉村振興項目26個847萬元,目前已完工9個,正在實施建設17個。實施了旺口、西霞、埠頭等村8座山塘新建維修加固,蕉田、廖溪、玉口村3266畝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短板不斷補齊。鳳崗、蕉田通村雙車道改道和古竹大橋危橋改造等一批交通項目有序推進;圩鎮污水管網全面完工,停車場、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保障性住房等項目開工建設,圩鎮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深入推進“雙一號工程”,精誠優化營商環境升級。扎實開展遍訪工業企業行動,引導重大項目建設“五一”不停工,全心全意幫助工業企業紓困解難,精心指導企業降本、提質、增效,幫助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問題12個。充分發揮本地鄉賢作用,持續開展親情招商、以商招商,大力舉辦鄉賢懇談會,爭取更多鄉賢“回家鄉、建家鄉”,成功引進投資1.3億元的啟東嘉禾力農業發展公司食品深加工項目落地埠頭。
(三)抓普惠強保障,人民群眾增添新福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團結帶領全鄉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民生福祉不斷增進。深入推進民生保障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完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8823人,參保率為84.23%;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完成參保38568人,參保率為98%。精準救助社會困難群體,累計發放各類低保金565萬元、特困供養金80萬元,發放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金8萬元,實施臨時救助56戶5.34萬元,社會特殊人群生活得到進一步保障。
安全生產警鐘長鳴。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開展安全檢查12次,責令限期整改6批次。全面排查重點行業領域6次,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41起,上半年轄區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嚴厲打擊林業、環保、農業、自然資源等領域違法行為,查處各類案件38起,拆除違建2440平方米,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10余份,土地管理和建設秩序更加規范。
社會大局平穩有序。積極推進“1+6+N”工作機制落實,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持續推廣和用好“中間人”調解室品牌,扎實開展信訪積案化解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和養老詐騙工作,上半年全鄉電信詐騙發案率同比下降30%。強力推進“雙提升”工作,創新推行“埠頭碼上辦”小程序。
鄉風文明更加和諧。持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扎實推進移風易俗和殯葬改革,實施垓上村公墓山項目,建立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廣泛開展移風易俗志愿服務活動,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弘揚崇德向善文明新風。龍砂村獲評“第十一屆贛州市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四)抓作風強紀律,“五型政府”建設新提升
堅持民主決策,集體研究決定重要事項,重大事項堅持向鄉黨委請示報告。堅持把法治思維融入政府工作全過程,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嚴格落實“一崗雙責”、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政府自身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落實議事決策、組織人事、“三資”管理、工程和采購、救助救濟、陽光村務、公共服務7個方面32條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嚴格履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案,議案、提案辦復率達100%。
與此同時,我鄉檔案、保密、氣象、科協、通訊、衛生健康、統計調查、紅十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新貢獻,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保障事業實現新進展。
各位代表!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上半年,我們在應對復雜局面中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鄉人大和社會各界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鄉上下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鄉人民政府,向在各個崗位辛勤工作的全鄉人民,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埠頭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突出,產業融合發展成效尚未凸顯,村集體經濟增收措施創新不夠,“造血”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等等。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面對新的挑戰和難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進一步強化措施,精準發力,出實招,解難題,辦好事。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下半年工作意義重大。今年下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市委六屆六次全會和縣委十九屆五次全會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全力推進“三大戰略、八大行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堅持穩進與提質并舉,激發經濟發展新動力。
穩定農業發展基礎。一是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在1.34萬畝以上;大力推廣優質水稻品種,提高種糧效益,守住“米袋子”工程,確保全年糧食增產增收。服務好江西美園食品等大型肉制品加工企業,守好“肉籃子”工程,將我鄉農產品加工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二是聚焦產業發展主線。以市級數字鄉村示范建設為契機,助力富硒蘆筍特色龍頭產業發展成我縣智慧農業標桿,促進我鄉蘆筍全面提質增效;用好產業強鎮項目,投資入股建設農產品深加工標準廠房,全面推進我鄉農產品深加工、電商運營、質量檢測實現跨越式發展。擴大煙葉種植面積到700畝,新建烤房12座,力爭將實現年生產優質煙葉18萬斤,創稅達65萬元。
加速推進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引擎”,搶抓政策機遇,圍繞鄉村振興、基礎設施、環境治理等方面謀劃一批優質項目,千方百計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繼續開展項目大會戰,充分發揮重點項目工作專班機制作用,緊抓瑞興于快速交通走廊、贛閩國際陸港、國甫智造未來建筑產業園、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園、濱江西向南延伸、平江河古竹大橋危橋改造等重點項目,及時協調解決項目發展困難,確保項目周周有新進展、月月有新突破,早日竣工投產。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聚焦“工業強”、“作風好”,切實以營商環境之“優”,保障經濟之“穩”、發展之“進”,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推動工業發展倍增升級。完成培育聯旺商貿、谷盈貿易、敏越酒店、花海酒家等企業入規入統,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全面落實各項惠企政策措施,堅持落實企業幫扶走訪問題情況反饋月報制,實現政企交流“面對面”、服務企業“零距離”。同時,持續做實招商工作,依托我鄉農業產業基礎、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吸引撬動一批優質項目落地埠頭,讓工業產業煥發生機。
(二)堅持建設與發展并進,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緊盯“三保障”、“三業”提升,扎實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持續完善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深化定點幫扶和社會力量幫扶,精準到戶制定幫扶計劃,對存在返貧致貧隱患的農戶做到早干預早幫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不出現返貧致貧戶。因地制宜、千方百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抱團的方式,整合資源和資金,不斷增強企業自身“造血”功能和服務能力。
不斷建設宜居美麗鄉村。持續推進村莊規劃編制,高標準做好“三區三線”劃定,加快推進埠頭鄉村振興示范點、農貿市場、保障性住房等項目建設,力爭年內開工一批、竣工一批;啟動實施鳳崗雙車道改造、西霞楓樹下山塘等鄉村道路橋梁改造、山塘水庫新建維修加固;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以庭院改造、廁所革命為抓手,全面推行環境衛生“紅黑榜”制度;扎實推進鄉風文明,以各村“文明幸福卡”為載體,推廣使用“清單制+積分制”鄉村治理新模式,激活群眾主動參與網格治理的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精氣神”。
堅定不移加強生態保護。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扎實開展禁養區畜禽養殖整治,加強河流和近岸水域污染治理、違法圖斑整改。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推動環境衛生長效治理,實現圩鎮、村莊環境大提升,打造全域秀美環境;抓實秸稈禁燒網格化管理,加強污染防治處理監管,協調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讓埠頭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三)堅持保障與改善并行,增添惠民利民新福祉。
扎實開展民生工程。加強社會救助工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堅持做好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兜底保障工作。繼續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做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征繳擴面工作。加大就業創業宣傳力度,強化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幫助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實現就業。進一步落實優撫優待政策,扎實做好退役軍人服務和雙擁共建等工作。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力配合縣第十六幼兒園做好各項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全面落實“雙減”要求,常態化開展“控輟保學”工作,切實保障適齡兒童“有學上、上好學”。完善鄉村兩級衛生事業標準化建設,穩定鄉村醫生隊伍,做好婦女“兩癌”篩查、家庭醫生簽約、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等工作;重點抓好老年人、兒童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健康服務,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推進社會綜合治理。繼續深化平安建設,大力開展打擊違法犯罪工作和強化普法、反電詐宣傳,加強對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和校園及周邊環境治安整治力度,不斷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抓實抓細信訪維穩,健全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工作機制,加大積案化解、重復上訪化解力度,確保將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持續抓好安全生產,加強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質災害防治等防災減災工作,進一步筑牢食品藥品安全防護網。
各位代表!風勁潮涌,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鄉廣大干部群眾,銳意進取,擔當實干,奮力開創埠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加快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貢獻埠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