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鎮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代表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及市委、縣委決策部署,錨定“工旅并茂、富強梅窖”的目標定位,團結帶領全鎮廣大黨員干部攻堅克難、務實重干,砥礪奮進、擔當作為,主動破解治理難題,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
半年來,我們全力以赴穩增長、促轉型,經濟發展在量質齊升中積蓄新動能。
重大項目精準推進。搶抓政策機遇,積極對接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305萬元,成功將梅三公路改建項目納入2025年以工代賑示范工程并提前實施,項目惠及梅窖、三僚2個行政大村、人口大村,惠及群眾1萬余人。全力推進2025年度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項目,上半年上級批復項目19個、項目資金456.11萬元,目前已全面完成立項審批、招投標等前期工作,已全面開工建設,資金績效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同時,扎實開展爭資爭項工作,上半年共爭取各類資金655萬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統籌抓好固定資產投資入庫入統,完成1個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入庫入統申報。
招工送工向好向優。發揮鎮村兩級橋梁紐帶作用,精準對接重點企業用工和居民務工需求,提供招工送工“保姆式”“一站式”服務,通過線下舉辦專項招聘會6場、發放招工宣傳物料760余份,服務群眾250余人次;高效完成8月份富聯精密專項招工任務,送工15人,上半年累計為市、縣重點企業輸送員工110余人,位列全縣前列。
消費市場活力迸發。堅持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充分挖掘豐富的堪輿文化資源,積極推動堪輿文化與餐飲業、手工業等產業融合發展,成功舉辦梅窖鎮首屆民俗文化節,通過“文化+美食+惠民”新模式,形成“人氣旺、消費熱、文化興”的生動局面。
產業發展富民增收。聚焦特色產業培育,以產業發展激活富民增收新動能。全力推進黃沙村300余畝油茶基地建設項目,目前已順利完成前期選址、項目申報等關鍵環節,正加緊推進林木采伐作業設計工作,預計今年下半年可全面完成油茶種植。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水南村因地制宜新種茯苓2萬余兜,有效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讓特色產業成為群眾穩定增收的“綠色引擎”。
半年來,我們扎實拓展鄉村振興、強基提質,鎮村面貌在統籌發展中煥發新容顏。
農業生產嚴守底線。堅決扛牢耕地保護責任,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上半年落實糧食播種面積3.1824萬畝(其中水稻2.6024萬畝、其他作物0.58萬畝),圓滿完成早稻生產任務。扎實推進農業生產“大托管”試點,落實試點面積7111畝,同時,緊盯拋荒整治,上半年完成拋荒整治232.37畝;有效解決農民“打工顧不上種地”與土地拋荒撂荒的矛盾。堅持發展和安全“兩手抓”“兩手硬”,開展農業生產領域有限空間排查,覆蓋全鎮110處畜牧養殖場、70家果園、31戶沼氣池,整改畜牧養殖場63處、果園55處,推動實現“沼改廁”10戶處,為我鎮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落實“每月監測會商、每月信息比對、每月研判處置”機制。上半年排查預警信息41條,新識別監測對象6戶32人;累計消除風險37戶176人。開展就業幫扶“春風行動”,開發公益性崗位175個,為33名崗位人員發放補貼11.55萬元。全面落實資助政策,申報產業直補606戶105.12萬元,交通補貼102.71萬元,確保幫扶政策到戶到人、應享盡享。
鄉村面貌煥發新顏。常態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每月對圩鎮、公路沿線等重點場所常態化開展環境整治,加強環境整治宣傳工作,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上戶開展“門前五包”政策宣傳,每月進行環境衛生評比,將環境衛生納入道德紅黑榜評選機制。扎實開展“廁所革命”,拉網式摸排全鎮戶廁信息,對排查發現的直排式化糞池問題納入整改,確保全覆蓋、無遺漏。
半年來,我們深化治理創新、守護平安,社會和諧在協同共治中邁出新步伐。
農村建房規范有序。常態化開展農房一體化辦證工作,不斷強化為民意識。上半年審批農民建100宗,約面積1.1萬平方米,農用地轉用52宗,面積6104平方米,其中占用林地建房提交林業局備案25宗,有效解決了農民的建房需求,進一步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應急管理守護平安。堅持安全生產“三管三必須”,扎實開展消防、森林防火、煙花爆竹、道路交通、在建工程、燃氣、非煤礦山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聯合組織巡查、檢查260余人次,排查企業,礦山、“多合一”場所、工貿企業、在建項目等重點場所100余處,持續開展“拆牌破網清通道”行動,發現并整治隱患30余個。協助縣交警中隊、縣交運局在茶山逕開展過境車輛安全教育與交通疏導,累計值班值守270余人次;統籌公安、交警、教育等多方力量,緊盯重要節假日、學生上下學等重要時間節點,安排安全值班百余人次,形成齊抓共管格局。
綜治信訪源頭化解。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制度,鎮黨政領導帶頭在綜治中心接訪,認真落實初信初訪“3721”機制,累計接訪群眾56人次。充分發揮“平安模范團”+“中間人”治理模式作用,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化解在基層,開展重點網格、重點家庭、重點區域入戶排查80余戶,全鎮排查矛盾糾紛250余起,調解成功240余起,調解成功率達96%。
半年來,我們傾力保障民生、補齊短板,百姓福祉在優質共享中取得新成效。
社會保障關切民生。全面落實教育資助政策,發放2025年春季貧困家庭學生資助778人50.25萬元,落實2025年春季“雨露計劃”180人27萬元。強化困難群體政策享受動態管理,新增低保戶新增58人,核減87人,發放農村低保金487.2萬元、臨時救助資金7.904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55.8萬元。重點關心關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全力推動“童心港灣”“童伴媽媽”“四點半學校”項目實體化運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生態環保成效顯著。始終將“兩山”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錨定生態環境保護核心目標,統籌推進污染防治、生態修復與環境監管各項工作。今年以來,緊盯企業生產、礦山開發、畜禽養殖及水污染治理等重點領域,全面排查整治各類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問題導向,狠抓問題整改,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扎實成效。
文明實踐引領新風。通過召開“三類小組長”會議和屋場懇談會、修訂村規民約等途徑,積極倡導彩禮回歸禮意本質,控制彩禮數額,簡化婚慶儀式,明確提倡婚嫁彩禮一般不超過9萬元,婚宴規模控制在15桌以內。同時,多渠道向群眾和殯葬從業人員宣傳殯葬改革政策,廣泛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并常態化開展通道沿線專項巡查整治。文明新風正在形成,鄉村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半年來,我們從嚴正風肅紀、提升效能,政府建設在務實清廉中展現新氣象。
學習教育凝心鑄魂。堅持清單化推進學習教育,制定《梅窖鎮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計劃》,確保全鎮學習教育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同時,持續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堅持“開門教育”,廣泛向基層群眾征求意見建議,截至目前,收集群眾反映意見建議共23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7件。
依法行政履職擔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升執法質量對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上半年,梅窖鎮對標對表《興國縣賦予鄉鎮執法權限目錄》13個領域73項具體內容,強化重點領域巡查檢查,嚴格規范執法,敢于較真碰硬,下達違法通知書40余份,行政處罰27起,拆除違章建筑10處。
廉潔建設正風肅紀。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樹牢“過緊日子”思想,加強預算管理,壓縮“三公”經費支出,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公車管理規定,推進節能降耗工作,建設節約型政府。堅決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聚焦村集體“三資”管理、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殯葬領域腐敗亂象等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領域,推動問題整改34個,解決民生實事17件,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與此同時,武裝、雙擁、老齡、民族、宗教、史志、檔案、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在服務大局中展現了新作為;派出所、衛生院、供電所、中小學、郵儲行、農商行等駐鎮單位在服務地區發展中作出了新的貢獻。
各位代表!半載耕耘,碩果盈枝。我們每項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縣委縣政府的掌舵領航,飽含著人大代表們的監督支持,凝結著全鎮干部群眾的心血汗水!在此,我謹代表梅窖鎮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梅窖發展的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是你們用鐵肩擔起希望,用實干點亮梅窖,讓這里的每寸土地都升騰起奮斗的熱浪、煥發出耀眼的光芒!
在盤點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挑戰:一是新形勢下基層治理能力有待加強,部分干部主動擔當作為、創造性開展工作還不夠;二是農文旅融合發展深度不夠,特色產業規模化發展和培育特色產業鏈條上仍有待增強,沒有將農產品加工、民俗文化體驗等進行深度融合,導致游客停留時間短、消費場景有限;三是鄉村區域發展還不夠協調,民生改善還有短板弱項,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民群眾期待還有差距。對此,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5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同志們,下半年任務依然艱巨,大家要始終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咬定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不動搖,搶抓機遇、乘勢而為,奮力推進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聚焦產業發展,在培育新動能上實現新突破。
一是做強特色農業。各村(社區)、各站所要謀新策、出實招,主動作為、向新而行,依托本地富硒土壤資源,重點發展富硒蔬菜、富硒水稻、富硒臍橙,推廣“合作社+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推動富硒農產品種植示范基地建設,帶動農戶參與規模化生產,同步對接農產品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已建成高標準農田的日常養護,確保糧食產量穩定。二是推動農文旅融合。依托三僚村自然資源及堪輿文化,加快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民宿經濟,培育特色民宿,打造精品旅游線路。開展“文旅宣傳推廣月”活動,通過短視頻平臺、旅游推介會等渠道不斷提升梅窖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譽度。
(二)聚焦和美鄉村,在提升鄉村面貌上展現新形象。
一是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萬戶清潔”行動,建立鄉村綜合環境整治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鄉鎮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打造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的“四融一共”和美鄉村示范點,增強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二是推動項目落地。加快推進農村道路改建和農村飲水安全補短板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加強要素保障、提升服務效能,確保項目按時序進度推進。建立健全項目推進協調機制,積極加強與縣發改、林業、自然資源等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項目建設用地指標、資金等要素支持,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三)聚焦民生保障,在增進百姓福祉上達到新水平。
一是鞏固脫貧成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下大力氣辦實事、解民憂。對低保戶、分散特困供養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實行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資金及時定額發放。全面落實穩就業政策,聯合優質企業大力舉辦招聘會,有序推進脫貧勞動力、農村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同時加大排查力度,探索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網格化管理機制,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將有返貧致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全部納入監測范圍,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二是關愛“一老一小”。提升鎮敬老院運營管理水平,完善養老基礎設施,探索建立村級戶主養老站,加強對五保供養戶的照料和護理。同時做好梅窖過境貨車交通安全教育點、梅窖中學值守安排,保障學生安全。
(四)聚焦依法行政,在建設法治政府上樹立新標桿。
一是加強法治建設。持續加強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堅持民主集中制,促進權力規范透明運行。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切實把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敢于斗爭的理念融入政府工作中,引導全鎮干部敢闖敢干。牢固樹立政府“過緊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資金用在保民生、促發展、補短板上。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嚴厲查處群眾身邊“微腐敗”問題,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二是推進政務公開。充分利用公告欄、政務(村務)公開微信群等“線上”“線下”多個渠道,及時公開財政預決算、重點項目、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及時回應群眾咨詢,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五)聚焦社會治理,在維護和諧穩定上構建新格局。
一是化解矛盾糾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鄉鎮,要統籌發展與安全,創新治理方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鄉鎮。堅持好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制度,及時處理群眾來信來訪,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加強對信訪突出問題的排查和化解,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確保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二是筑牢安全防線。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安全發展理念,以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高度警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落實群防群治、防治一體,統籌抓好自建房、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治理,消除安全隱患,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
各位代表、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鎮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鎮人民,堅定信心、真抓實干、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為圓滿收官“十四五”、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梅窖篇章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