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南坑鄉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南坑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鄉干部群眾,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件接著一件干,腳踏實地、盡力而為,攻堅克難、奮勇爭先,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較好完成了上半年各項目標任務,全鄉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連續3年榮獲全縣綜合考核“二類鄉鎮”第一等次。
半年來,我們抓項目,強引擎,發展基礎堅實有力。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將服務保障內王坑鉬礦300萬噸/年采選一體化項目和古南公路改建項目兩個省重點工程作為全年的“一號工程”頂格推進,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成立6個征遷工作組,“一邊倒”沉到征遷一線,“一戶一策”解決征遷難題。完成征地3700多畝,選礦區、尾礦庫及配套工程建設用地按時交付,尾礦庫隧洞、礦石運輸隧道、選礦車間項目順利開工,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緊盯明年9月古南公路通車目標,全力攻堅,解決工程建設臨時用地征遷難度大、桿線遷移任務重等諸多困難,為項目建設掃清障礙。項目全線13.9公里全部開工,完成土石方工程18萬方、路基填筑4萬方、涵管安裝436米、橋梁基礎44米、路基護肩澆筑1.36萬方。南坑與東部片區快捷通道的打通指日可待,“半小時交通圈”正逐步成型。安居工程提質靚顏。鉬礦安置區全面開建,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實施地基加固工程,完成樁基397根,徹底解決群眾關心的房屋基礎安全問題。按照“統一規劃、統一立面、統一高度”的標準,實行統規聯建,全力打造宜居、安全、靚麗示范小區。80多戶安置對象的安居夢從藍圖逐步變成現實,興國“北大門”形象日益提升。招商安商成效顯著。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浙江、江蘇、九江等地招商4次,洽談項目11個,廣泛收集各類項目信息10多條,為后續發展儲備資源、蓄積能量。當好“店小二”,傾情做好贛州景迅服裝、瀲江礦業兩家企業幫扶服務工作,全力護航企業各項節點任務推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半年來,我們抓三農,促振興,和美鄉村鋪開畫卷。糧食安全扎實穩固。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禁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引進種糧大戶6戶,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 1.44萬畝,總產量可達 4.7萬噸。強化高標準農田管護,改造提升水圳、水陂,解決9000余畝農田灌溉之急。撂荒耕地整改成效顯著,48個圖斑244.92畝土地全部復耕復種。發揮樓溪村育秧工廠、現代化農業生產機械設備的積極效用,進一步夯實糧食生產根基。脫貧成果有效鞏固。推行“行業預警+干部摸排+自主申報”三線預警模式,線上受理預警信息37條,線下遍訪排查全覆蓋,上半年新納入監測對象6戶28人,消除返貧致貧風險25戶96人,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精準落實產業、就業、創業“三業”幫扶措施,協助430戶農戶申報并獲得產業直補資金53.539萬元,為689名外出務工人員發放交通補貼31.33萬元,為239名困難學生申報雨露計劃補助資金35.85萬元。實施南坑村蔡家塅至北坑公路硬化、富興村外爐組進龍天寨平板橋及河堤新建等8個財政銜接資金項目,總投資234.88萬元,補齊鄉村振興短板。做優南坑蜂蜜、藥材、養殖產業,成功舉辦南坑蜂蜜產業推廣及提振消費活動,拓展增值增效空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城鄉面貌蝶變升級。深化國家衛生鄉鎮創建成果,投入1800余萬元完成圩鎮臨街房屋外立面整治、沿街商業店鋪招牌統一、亮化工程、污水管網鋪設和圩鎮道路“白改黑”,實施明珠大道綠化景觀提質改造,推動圩鎮整體實現“顏值重塑與內涵升級”雙重蛻變。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扎實推進農村廁所、垃圾、污水整治“三大革命”,完成南坑村、富興村河道清理2000余米,每日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美麗鄉村煥發更高顏值。
半年來,我們抓民生,穩保障,幸福生活可感可及。社會保障持續增強。推動社保提質擴面,今年以來新增低保對象16戶25人、辦理高齡補貼26人,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28.04萬元、臨時救助資金2.87萬元。城鄉醫保繳費比例達97%,困難群眾及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堅持就業優先政策,結合鄉域產業與市場需求,協同職業培訓機構成功為20人提供技能培訓,學員考核通過率為100%;舉辦“春風送崗促就業”專場招聘會2場,提供點對點就業服務,發放宣傳冊300余份,推送用工信息20期,成功幫助56人實現就業,促進居民穩定增收。社會事業不斷發展。持續深化義務教育綜合改革,南坑中、小學在全縣率先開展農村學校“九年一貫制”試點,進一步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開展捐資助學活動,為74名優秀師生發放獎教獎學資助金7.6萬元,營造尊師重教、助學興學的良好氛圍。南坑衛生院投入45萬元,引進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一步擴充鄉級衛生院檢驗項目種類,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快速、準確、便捷的醫療服務,減少遠途求醫的勞頓。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好凈土、藍天、碧水“三大”保衛戰。持續加大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對全鄉60家養殖場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實行“紅、黃、藍”三色預警監測管理,落實技防措施,在4家重點養殖場所安裝攝像頭,實行全天候巡查、監測。加大對各村交界斷面水質數據實時監測,落實每月水樣檢測制度,嚴控農業面源污染,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確保達標排放。上半年,全鄉斷面水水質達到Ⅱ類標準。
半年來,我們抓安全,防風險,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筑牢綜治維穩防線。深化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創新 “網格排查 + 部門聯動” 機制,依托鄉綜治中心聯動信訪、司法、派出所等力量,精準摸排各類矛盾糾紛 49 起,成功化解 47 起,化解率達 96%,實現矛盾糾紛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未發生矛盾升級或越級上訪事件,切實將風險隱患化解在基層。針對鄉鎮夜間治安特點,聯合派出所民警、網格管理員及平安志愿者組建巡邏隊伍,累計開展夜間巡邏 48 次,重點巡查集市周邊、偏遠村落等關鍵區域,筑牢南坑夜間安全防線。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強化安全生產閉環管理。組織開展商貿企業、燃氣、消防、道路交通、防溺水、反電詐、校園周邊及自建房等重點領域專項檢查81次,消除各類安全隱患425處。持續推進“拆牌、破網、清通道”行動,疏通消防通道8處。全面推動“個十百千萬”工程,對楊梅坳安置區配齊滅火器、應急照明燈等設備,全面完成了消防設施提升工作。深化“安全生產月”活動,開展森林防滅火、防汛等應急演練8場次,應急響應和處突能力顯著提升,科學應對強降雨4次,轉移安置群眾6人,上半年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信訪、司法、派出所等部門聯合搭建 “一站式” 服務處置平臺,實現群眾訴求從受理、研判到化解的全鏈條閉環管理。開展政策執行、矛盾調解、應急響應等專項培訓,培育了一批業務熟、能力強的網格骨干,推進20個網格提質增效,凝聚基層治理合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61次,廣泛宣傳移風易俗,營造濃厚新風氛圍,帶動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發揮作用,構建“自治強基、法治保障、德治引領”的治理新格局,筑牢鄉風文明和長治久安的基層基礎。
半年來,我們抓作風,促效能,自身建設全面加強。勤廉建設持續深入。堅持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貫穿于政府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持續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深入開展違規吃喝專項整治行動,全力推動“一表同享”改革為基層減負賦能,干部隊伍紀律意識明顯增強,工作作風更加務實。 行政效能不斷加強。持續深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加強政務服務、政務公開、信息公開,高效辦理“問政江西”“問政贛州”“12345”市民熱線等平臺問題112個,辦結率達100%。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社會監督,妥善辦理人大代表建議。便民服務優質高效。深入開展“如我+”政務服務行動,積極落實便民服務中心延時服務,通過整合聯辦服務,持續優化窗口服務體驗。印發高頻事項辦理手冊,宣傳好群眾常辦事項辦理流程及常見問題解決辦法,讓便民服務更加貼心精準,切實做到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辦成事。
與此同時,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事務、關心下一代、統計、金融、消防、民宗、紅十字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奮斗充滿艱辛,拼搏結出碩果。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迎難而上,勇毅前行,每個人都是見證者和參與者。全鄉上下同欲、干群同心,一起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幸福南坑的新篇章,這些成果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總攬全局、堅強領導的結果,是鄉人大依法監督和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鄉人民奮勇拼搏、銳意進取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鄉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群眾,向一直以來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南坑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南坑經濟持續穩定向好的基礎還不夠牢固,產業基礎較為薄弱,城鄉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民生保障水平還有待提高;安全生產、社會穩定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還需加強;政府部門服務能力、行政效能仍需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一定正視矛盾、直面問題,全力以赴破瓶頸,千方百計解難題,扎扎實實補短板,以實干實效回報南坑人民的新期待!
二、2025年下半年重點工作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后半篇文章意義重大。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五屆八次全會、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縣委十九屆九次全會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圍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錨定市委“四個定位”、實現“六個突破”、強化“兩個保障”的發展思路,聚焦“穩”的根基,明確“進”的路徑,在加快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中譜寫“興國北大門”歷史性新篇章。
決勝2025年,我們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讓項目建設更高效,讓資金保障更實效。聚焦基礎設施補短板、民生事業提質效、產業發展增動能、圩鎮功能優升級等領域,系統建立項目全周期服務鏈,推行“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項目轉”機制,對痛點堵點實行清單管理、銷號落實,全力掃清實施障礙。以瀲江礦業鉬礦征遷為突破口,高標準推進安置區建設,加速實施 X909 古南公路改造、中葉村和鄭楓村雙車道拓寬等民生工程,持續完善圩鎮配套設施,進一步擦亮“面子”、做實“里子”。全力爭取南坑鄉2026年農村基礎設施以工代賑項目落地,計劃投入資金280萬元,帶動110余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切實改善圩鎮周邊及鉬礦安置區80余戶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提升。
讓鄉村治理更有效,讓服務群眾更有力。將2025年村“兩委”換屆工作作為全鄉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始終,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嚴格把握人選標準,嚴格規范操作流程,確保法律法規不變通、政策執行不走樣、程序環節不出錯,切實選優配強基層“領頭雁”。繼續加強法治宣傳教育,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深入開展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引導群眾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不斷增強群眾法治意識,全力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落實鄉鎮履職事項清單,持續優化鄉綜合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化運行,拓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務”范圍,推動更多高頻事項“就近辦、網上辦、一次辦”,全面提升便民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
讓民生保障更溫暖,讓就業服務更暢通。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精心筑牢民生保障網。重點關注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殘疾人、重點優撫對象等特殊群體,著力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擴大婦女“兩癌”篩查覆蓋面,通過主動發現、動態監測,實現社會救助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精準對接政策目標主體,全力擴大城鄉居民養老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依托數據篩查和上門動員,力求實現應保盡保、應繳盡繳。充分發揮零工驛站、就業驛站等平臺資源作用,積極拓展公益性崗位,深入開展技能培訓,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人員、農民工及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的就業保障工作,打通“就業路”。
讓平安根基更牢固,讓生態環境更優美。通過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與信訪法治化建設雙向發力,將反電詐、掃黑除惡、禁毒等工作融入日常,以“八五”普法涵養法治生態,讓“平安南坑”成為群眾可感可觸的生活常態。始終懷揣“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抓細抓實,對危險化學品、交通、消防等重點領域開展常態化風險“掃描”,從源頭掐滅事故苗頭,將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地質災害防治等防災減災工作織成“防護網”,用嚴實舉措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河長制”“林長制”為抓手,讓巡查監管的“眼睛”更亮、執法亮劍的“拳頭”更硬,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扎實整改上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讓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態底色更濃,精心繪就“秀美宜居、綠韻流淌”的生態南坑新畫卷。
讓政府服務更暖心,讓干部作風更清正。深化政府自身建設,推動職能轉變與數字政府建設深度融合,通過流程優化、數據賦能實現行政效能提速提質提效。完善線上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暢通信息公開渠道,以“數據跑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從嚴落實“兩個責任‘三化’”要求,鞏固學習教育成果,聚焦重點領域深化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常態化加強干部“八小時之外”監督,持續糾治“十種干部作派”“五種不良風氣”,筑牢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健全“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緊盯農村集體“三資”、鄉村振興資金監管、工程項目招投標等關鍵領域,打好集中整治“突擊戰”,用活專項監督系統管好資金出口,全面堵塞廉政風險點。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作風轉變和治理效能提升的新變化。
各位代表!重任在肩,自當奮發向前;使命光榮,更須策馬揚鞭。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鄉人大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篤行不怠、奮發有為,為把南坑建設成為“北部明珠、宜居小鎮”,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