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回顧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上半年,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鄉人大的有力監督下,我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以省委“大抓落實年”活動為抓手,緊盯全面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目標,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壯大鄉域經濟為中心,以推進重點工作為核心,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團結帶領全鄉廣大干部群眾,真抓實干、銳意進取,統籌推進全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不斷發展。
(一)堅持打好經濟穩增長硬仗,全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是持續推進項目建設。將2024年度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433.4萬余元用于7個項目建設,涉及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完善,已完工5個項目。六科四錫地災防治工程順利完工,豪興至教富雙車道改造項目進展順利,職工保障性住房即將交付使用,十八排環形路實現安全護欄全覆蓋,里溪、教富安防工程有序實施,小型灌區項目開工建設。二是產業招商成果豐碩。赴深圳、惠州等地招商引資3次,接待客商17批,收集匯總有效項目信息3條,簽訂協議項目2個,正在跟進洽談項目1個。三是集體經濟持續向好。上半年,全鄉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超240萬元,村均經營性收入超20萬元,實現了年度過半目標。
(二)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力促進鄉村振興發展。一是防返貧監測扎實有效。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貧監測機制,通過農戶自主申報、干部走訪摸排、行業部門數據反饋三條路徑,持續盯緊易返貧農戶,扎實做好分析研判,做到應納盡納。截至目前,全鄉共有脫貧戶及監測對象1320戶5582人,其中監測對象128戶508人(脫貧不穩定戶60戶218人、邊緣易致貧戶21戶88人,突發嚴重困難戶47戶202人)。二是政策保障落到實處。積極開展就業引導、技術培訓,著力增強群眾“造血”能力,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發放兩批次到戶類產業獎補478戶次50.371萬元,發放第一批交通補貼1927人次92.23萬元,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215人次65.4萬元。落實“三重醫療保障”,完成困難勞動力培訓33人。設置公益性崗位288個,2家就業幫扶車間帶動脫貧人口11人就近就地就業。持續開展農村住房和飲水安全動態整治,持續提升農村安全飲水保障水平。三是鄉風文明向上向好。持續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的評選,弘揚社會主旋律。制定村規民約,全力開展高價彩禮整治,倡導婚事簡辦。2024年以來,共開展黨的理論政策宣講、法治宣傳、移風易俗宣傳等志愿活動近300場次,服務群眾超1萬人次。堅持“三治融合”,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道德講堂作用,抓實抓細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力爭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今年以來,全鄉匯聚“6+1+N”政法力量,共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60余起。
(三)堅持增強基層治理效能,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一是社會治理持續向好。認真落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信訪工作制度,充分發揮興法鋪子和中間人調解作用,受理辦結各類矛盾糾紛及信訪件6件,辦結滿意率100%。開展平安建設、常態化掃黑除惡、禁毒、反邪教和反詐騙等宣傳活動10余場次。二是安全生產精準有力。開展消防安全檢查86次,完成隱患整改84處。全覆蓋開展燃氣安全排查行動,完成重點場所燃氣安全隱患整改9處,整改完成率100%。在全鄉56個重點危險水域配備了“四個一”設施,并明確了看管巡護責任。三是耕地保護扎實有力。嚴守耕地紅線,積極開展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整改,整改替班30個,恢復耕地100余畝。積極試點農業大托管,8個村引進種植大戶,持續發揮農業合作社幫帶作用。大力宣傳糧食生產的獎扶政策,激發農戶種糧積極性,全面完成糧食生產任務。
(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一是義務教育優化提質。著力優化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聚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推進“一村一策”“一校一案”“一生一檔”,完成全鄉12個教學點撤并聽證會,切實傾聽群眾呼聲,及時回應學生出行、交通費用等堵點難點,穩妥推進優化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工作。二是文化底蘊持續夯實。舉辦文明實踐志愿等文藝活動3次,開展書法展等各類文化培訓等10余次,提供送戲、送電影下鄉等服務70余場次。三是社會保障筑牢底線。2024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16422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6689人,養老金發放3387人。嚴格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動態管理,全年最低生活保障新增41人,核減70人。落實特困供養130人,552名80歲以上老人享受長壽高齡補貼,救助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6人,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408人。精準實施困難群眾救助,累計發放急難型臨時救助37戶7.94萬元。
(五)堅持抓服務促效能,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一是持續加強自身建設。突出政治引領,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從嚴控制三公經費,堅持政府過“緊日子”。依法履行政府職能,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二是全面提升服務效能。強化政治建設,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主動公開政府信息近30條,受理“問政江西”“問政贛州”“贛州市12345”熱線等各類訴求50余件,辦結率、滿意率均達100%。規范辦事流程和為民服務程序,全面推進政務服務向村級延伸,鄉村政務公開規范運行。三是扎實推進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干部作風提升年”活動,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強化政務服務人員業務素質,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建立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切實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緊緊盯住“小切口”,以“嚴”字當頭、從“細”處著眼,大力整治吃喝風、賭博風、躺平風等不良風氣,從嚴整肅會風會紀,推進干部隊伍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定了《茶園鄉紀法素養提升行動方案》《茶園鄉黨紀學習教育學習計劃》,編制了“茶園鄉紀法素養提升行動課程安排”,周例會由班子成員結合實際工作講授紀法知識,經常性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紀法小課堂、《勤廉夜話》等,組織在鄉勤廉館開展黨性教育2次,組織進行紀法測試2次。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的黨紀意識,引導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們將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以赴抓好穩增長、育產業、補短板、防風險、惠民生、促穩定各項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為加快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貢獻茶園力量。
圍繞以上目標要求,要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聚力產業提質提效,以更實舉措推進經濟發展。圍繞招商抓好培育。堅持主要領導帶頭招商,提高村招商主動性和能動性,強化與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對接,廣泛收集招商線索。強化招商項目跟蹤推進,主動服務簽約項目,加快推進簽約項目開工,切實提高招商引資項目投產達產質效。圍繞農業強力推進。堅決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嚴厲打擊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行為。鞏固提升特色產業品牌打造,大力提升紅薯干、茶油等主導產業品質品牌,積極借鑒兄弟鄉鎮產業發展經驗,大力發展茶園、河背、羅坑等村“九山生姜”產業試點基地,為特色農業產業培育新賽道。圍繞林業強化治理。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鞏固林長制成效,積極開展林長巡察,做好公益林動態調整。積極探索林下經濟,以全坑、匡坊等村為試點,引進崗梅等林下作物,持續做活林業經濟,實現農林產業綠色高質高效發展。
(二)聚力成果共建共享,以更優保障加強民生事業。用普惠潤澤民心。持續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緊盯“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抓緊抓實政策落實,確保應享盡享、應補盡補。堅持“項目為王”,積極向上爭資爭項,不斷完善全鄉水利、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持續做優做強特色產業,以點帶面推動生姜、榴蓮蜜薯、林下產業發展,做好一二三產銜接,補齊產業鏈,有力有效提升農產品競爭力。用共建托舉幸福。全力提升鄉村黨群服務中心為民辦事綜合水平,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持續強化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力度,嚴厲打擊侵害學校和師生合法權益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優化助學激勵機制,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精準開展送戲、送文藝下村等文化惠民活動,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大力推進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對標對表開展健康鄉鎮、健康村創建,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使全鄉人民素養穩步提高。用制度弘揚文明。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作用,持續開展鄉風文明行動,破除農村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和不良風氣,樹立文明鄉風。
(三)聚力社會共治共管,以更高水平建設平安茶園。強化本質安全提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鞏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等成效,常態化開展危險化學品、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建筑工地、自建房、電動自行車等領域安全風險排查治理,高密度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執法檢查,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違法行為。強化提升基層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能力,統籌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質災害等防災減災工作。強化基層治理基礎。堅決做好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重要時期維穩工作。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完善社會矛盾調處體系,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認真落實定期排查、領導包案、責任追究等制度,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努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引導廣大群眾共同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提升基層自治能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強化風險防范化解。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機制,強化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地落細落實,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動態,提升網絡輿情處置能力,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禁毒、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和各類非法金融活動,防范化解欠薪風險,確保社會大局持續穩定、長期穩定。
(四)聚力政府履職履能,以更高站位踐行實干擔當。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把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不斷提升黨員干部政治“三力”。持續抓緊抓實干部作風,對違紀違法行為“零”容忍,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持續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保持健康的政治肌體,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把依法行政推向縱深。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始終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活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陣地,加強“八五”普法教育,進一步提升自治、法治、德治融合質效。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深化政務公開,主動接受人大、紀檢監察、審計及社會輿論等各方面監督,確保權力在陽光下行使,推動政府工作在法治化軌道運行。把作風革命進行到底。堅持“干”字當頭、“實”字為先,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件件抓落實,一項項求突破。嚴格落實依法行政要求,全面落實“三重一大”制度,推進政務公開、信息公開,切實讓權力在監督下運行。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推進“大抓落實年”活動,聚焦基層減負,堅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完善考核機制,以實績論“英雄”,發揮綜合考核“風向標”作用,切實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發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