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4年3月22日在東村鄉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東村鄉人民政府鄉長 賀松濤
各位代表、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東村鄉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寶貴意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也是充滿挑戰、極不容易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鄉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砥礪前行,主動作為,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一年來,我們堅持守底線保穩定,安全水平實現新提升。
我們始終懷著“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夯實社會穩定基礎,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上下功夫。社會治理網絡初步構建。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將全鄉劃分為35個網格,充實鄉村兩級干部到網格員隊伍中,實行日巡機制,切實開展好糧食生產、人居環境整治、耕地保護、森林防火、安全巡查檢查、矛盾糾紛調解等各項直面群眾的工作,實現了全鄉安全穩定。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壓緊壓實責任,加快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治理預防機制,持續加強“九小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扎實推進“拆牌、破網、清通道”專項行動,深化道路交通、農業農村、燃氣、自建房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落實落細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深入推進食品安全攻堅行動和藥品安全放心工程,守護好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社會治理效能穩步提升。持續加強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國家反詐中心”APP推廣、打擊電詐和治安突出問題整治,深入推進“雪亮工程”,認真受理、辦理來信來訪,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深入開展矛盾糾紛、信訪問題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排查矛盾糾紛193起,上級交辦信訪件、群眾來訪信訪件3件,均得到妥善處理,案結率100%,榮獲全縣“信訪工作進步獎”。
一年來,我們堅持提質效強載體,發展后勁實現新躍升。
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東村的首要任務,加快推動各方面工作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農業產業穩產增效。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2023年全鄉水稻種植1.4萬余畝。因地制宜發展優質農業,新增產業基地3個,臍橙種植面積7000余畝,油茶3000余畝,大棚蔬菜、茶葉各300余畝、中藥材200余畝,全鄉7個村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同比增幅25%,發展基礎更加穩固。招商引資有力推進。緊扣“工業發展提速年”安排部署,全年外出考察企業31家,各類商會組織5個,接待來興客商19批次,舉辦鄉賢懇談會2批60余人次,成功引進投資7000萬元的贛州翔慧服飾項目落地投產,成功簽約鑫銀珠寶入駐小城故事項目。項目建設穩步實施。全面深入各村了解群眾“急難愁盼”需求,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不斷夯實基礎設施。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項目17個,涉及道路、橋梁、水利設施、產業發展、防返貧補短板等方面,總資金568.3萬元,現已全部完工;投資近400萬元的鄉鎮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已完成主體建設,總投資2000余萬元的美麗鄉鎮建設項目已完成70%,發展品質更加高效。
一年來,我們堅持抓鞏固優環境,鄉村振興呈現新局面。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成果全面鞏固。新增納入監測對象13戶59人,消除風險5戶19人。新增農業產業振興信貸通貸款34戶168萬元,落實交通補貼1260人55.9萬元,申報雨露計劃312人次46.8萬元。組織大型專場招聘會3場次,為園區企業輸送員工126人;開展技能培訓6批次,參加培訓200余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10個,全鄉7個幫扶車間吸納脫貧勞動力49人。鼓勵更多幫扶對象發展產業,申報產業直補490戶獎補資金72.2萬元,培育經營主體33個、帶動幫扶對象309戶。鄉村面貌全面改善。扎實開展“兩違”整治工作,制止未批先建及違法用地4宗,拆除違章建房與搭棚2520㎡。高標準高品質抓好小洞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鞏固提升澄江村、齊心村和壩子村等原有示范點,形成“核心示范、多點帶動”的格局,逐步建成美麗鄉村。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上,已完成5個子項目建設,正在實施4個,并在全省現場推進會上作經驗介紹。生態文明全面提效。堅持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要位置,全面落實河長制、林長制機制,常態長效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牢牢守住生態環境保護底線紅線。投入2000余萬元,分別在圩鎮、小洞村新建污水處理站,實現污水日處理300噸,覆蓋近6000人;小洞村廢礦山修復市場化經驗在省級推廣運用,低質低效林改造2200畝,以生態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一年來,我們堅持暖民心惠民生,社會事業邁出新步伐。
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任務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實處。民生保障持續向深。扎實做好低保動態管理,清退低保23戶58人,新增低保27戶91人,特困供養戶66人,全年發放城鄉低保金510.8萬元、殘疾人“兩項”補貼55.3萬元,鄉級臨時救助金發放14.2萬元,發放孤兒補貼金11.41萬元。社會事業持續向實。落實落細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全面完成鄉賢館、鄉檔案室、壩子村黨群服務中心與齊心村綜治中心建設;建成中小學塑膠運動場3處,新建標準籃球場及6人制足球場各1座,擴建綜合樓1棟;成功舉辦東村鄉鄉賢聯誼會暨捐資助學促進會成立大會活動,籌集教育善款120余萬元。移風易俗持續向好。堅持宣傳移風易俗,營造“喪事簡辦、婚事新辦、小事不辦”的濃厚氛圍。不斷豐富創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容,利用紅色教育資源、文明實踐站(所)等平臺,積極開展文明集市、春耕生產、環境整治、學雷鋒、義務植樹等為主題的志愿活動累計400余次,其中齊心村被評為全省三星級、全市四星級文明實踐站,春江村被評為全市三星級文明實踐站,小洞村被評為全市示范級實踐站。
一年來,我們堅持轉作風強服務,自身建設取得新成效。
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和“提素質、改作風”專項行動,組織“四下基層”活動53次,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服務效能持續提升。牢記“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提高效能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保障,加強政務服務、政務公開、信息公開、村級“三務”公開,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依法辦事,高效辦理“問政江西”“問政贛州”、12345市民熱線等平臺群眾反映的問題,辦結率達100%,行政效能顯著提升。作風建設持續加強。深入開展“干部作風提升年”活動,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加大對政府工作審計監督力度,實現“三公”經費減少14.1%,切實將資金用在刀刃上。精準有效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狠剎“十種干部現象”和“五種不良風氣”,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開展監督檢查30余批次,下發督辦函7份、通報5期,干部作風更加風清氣正。
與此同時,檔案、文化、電力、郵政、統戰、工會、婦聯、共青團、消防、統計、武裝、退役軍人事務、民族宗教等各項工作均取得了新成效、新發展,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2023年我們所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結果,是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總攬全局、堅強領導的結果,是鄉人大和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監督支持的結果,更是全鄉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同德、拼搏進取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東村鄉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鄉各條戰線上的干部群眾,向所有關心、支持東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各位領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楚認識到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一是產業振興存在發展瓶頸,糧食種植缺乏大戶,特色產業未成規模;二是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道路交通欠賬較大,水利設施仍有差距;三是部分干部缺乏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的勇氣和韌性,遇到矛盾繞著走,碰到問題沒沖勁,執行力還要加快提升。對此,我們將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落實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和市委“三大戰略、八大行動”部署要求,以省委、市委“大抓落實年”活動為抓手,聚焦“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目標要求,堅定篤行、實干奮進,奮力推動東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以“大抓落實年”為主題,按照“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保持定力、奮勇拼搏,奮力書寫“小鄉大作為、小鄉大發展”的嶄新篇章。為此,我們將聚焦“四個重點”,書寫東村高質量發展“四張答卷”:
(一)聚焦項目建設,交出鄉域發展“高分答卷”。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我們要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項目建設,精準招商引資,優化服務保障,不斷夯實發展新動能。
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全力推進2024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項目、以工代賑示范工程民生提升項目、東坪村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項目、東村村彭祖腦山塘工程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全鄉基礎設施,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搶抓高標準農田建設契機,加快基本農田建設、地力增殖和農技推廣體系相配套,促進小田變大田、糧田變良田。深入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建設,加快采礦用地生態修復、平江清淤疏浚生態治理和圩鎮區域水環境提升等項目落地實施。全力做好美麗圩鎮項目收尾工作,圍繞功能品質雙提升,高標準規劃圩鎮空間發展,不斷完善圩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高水平抓好招商引資。圍繞“6313”行動計劃聚焦發力,緊盯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瞄準鏈主型、基地型頭部企業,大力實施產業鏈、供應鏈“靶向”招商,開展專業化、精準化招商;進一步充實招商專班力量,加大外出頻次和招引力度,充分發揮鄉賢力量,吸引在外鄉賢返鄉投資創業,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項目,力爭在重大產業項目引進上取得新成效。
高質量優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營商環境優化年”活動,鼓勵扶持圩鎮各類實體企業、商家做大做強,不斷壯大鄉域經濟。全面落實惠企紓困各項政策,扎實開展企業幫扶日活動,點對點宣傳惠企政策,協調解決好企業用工、融資貸款等難題,讓企業發展沒有后顧之憂。同時,充分挖掘好本地優質企業資源,做好入規入統企業培育指導工作。
(二)聚焦有效銜接,交出鄉村振興“亮眼答卷”。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要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創收增收,加快打造鄉村振興東村樣板。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持續強化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確保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全面落實各項政策享受,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圍繞“三業”提升,突出抓住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加大脫貧人口就業培訓、創業指導,拓寬就業渠道和增收途徑,確保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實現“兩個高于”。
持續推進農業發展。深入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力推進春耕備耕,毫不動搖抓好糧食生產,確保耕地面積、糧食產量只增不減。大力發展大棚富硒蔬菜,繼續培優做強油茶、大棚蔬菜、臍橙、茶葉、中草藥等產業,進一步強化致富帶頭人培訓,積極發揮基地帶動作用,持續壯大庭院經濟和村級集體經濟規模,推動脫貧群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
持續改善鄉村面貌。充分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按照“連點成線、拓線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要求,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體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治理“三大革命”,扎實推進農業面源污染、土壤污染防治、黑臭水體治理等工作。加強圩鎮整治管控,常態化整治占道經營、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行為,創建示范街道,打造新時代宜居宜業和美東村。
(三)聚焦民生保障,交出一心為民“暖心答卷”。
堅持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更加充實。
用心做好社會服務。織密織牢民生兜底保障網,健全完善留守兒童、婦女、老人和殘疾人等關愛保障機制,全面實施“放管服”改革、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保障、優撫安置等惠民政策,進一步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全面落實就業創業政策,扎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大招工送工力度,穩步推進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用情辦好民生實事。聚焦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緊扣改革發展重點,關注民生熱點難點,深入實施2024年各項民生工程,加快圩鎮土地開發建設,全力推進S219新興線“白改黑”項目申報實施,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縱深推進暖民心行動,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充分發揮東村鄉捐資助學促進會作用,全力組織實施好2024年第一批助學金發放工作,進一步濃厚重視教育、關愛教職工和學生的氛圍。
用力提升治理水平。始終將安全穩定作為工作的第一要務,堅持“三管三必須”的原則,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緊盯道路交通、防汛抗旱、防溺水、森林防火、食品安全、燃氣安全、果園安全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和保障機制,開展針對性演練,加強應急裝備物資儲備,堅決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堅持化解初信初訪和信訪積案“兩手抓”,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深入“四下基層”,推動信訪事件有效化解,依法依規、從嚴從重打擊非法上訪、纏訪、鬧訪等行為。
(四)聚焦主責主業,交出履職擔當“滿意答卷”。
新時代、新征程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將圍繞建設人民滿意型服務型政府目標,把執政為民落實到政府工作全領域、全過程,大抓落實、擔當實干,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堅持忠誠為政。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鞏固和拓展主題教育成果,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把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始終保持對黨絕對忠誠,貫徹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努力做到政治過硬、本領高強。
堅持依法行政。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嚴格執行重大事項決策制度,不斷加強對“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的科學化、目標化、透明化。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依法接受人大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主動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自覺接受監察和審計監督。
堅持高效施政。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把真抓實干作為鮮明底色,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強化時間節點,加強調度考核,一件一件抓推進、一項一項求突破。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的干部撐腰鼓勁,全力以赴推動各項工作提標提速、提質提效,讓群眾從一件件民生實事中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
堅持從嚴治政。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過緊日子”,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堅持把有限財力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創造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馳而不息糾正“四風”,縱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守紀律規矩,扎緊制度籠子,筑牢思想防線,從源頭上堵住管理漏洞。
各位代表,同志們!人勤春早爭朝夕,策馬揚鞭開新局。新的一年,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振奮龍馬精神,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開拓創新、拼搏奉獻,合力譜寫出現代化和美東村建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