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立健全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全面提高我鎮防災、減災、避災、救災應急反應能力,進步明確責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結合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穩定作為災害應急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居安思危,預防為主,防抗結合。
(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我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行政區域實行屬地管理,各村、相關單位要按照分工職責,互相配合,有效整合資源,實現信息共享,形成應對合力。
(三)強化基礎,提高能力。把應對突發事件與日常各項管理工作相結合,加強基礎工作,增強預防分析,提高防范意識,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將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切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四)依靠科技,有效應對。依靠科技進步,全面提高災害應急工作現代化水平,做到早分析、早預警,及時響應科學處置、有效應對。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防災減災工作實行黨政主要領導總負責、親自抓。鎮政府成立指揮部,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設在應急管理站)和工作組,職責如下:
(一)指揮部
總指揮:鐘太斐
副總指揮:丁煜峰
成員:楊建林、陳曉光、侯海飛、曾慶旭、吳騰飛、李林法、張繼輝、廖燕梅、吳太陽、陳煜文、張財、曾小明、鐘新平。
工作職責:指揮全鎮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下設辦公室
主任:曾慶旭(兼)
成員:鐘斌、曾戊林、曾建華、邱金龍、曾小龍、劉敏、張功海、肖瑞、鐘志強、曾啟凡、陳名鋒、廖國民、曾富明、鐘碧榮、鄒德勇,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各村應急信息員。
工作職責:
1.定期在村民中開展防災、減災、避災、救災工作宣傳,增強村民的防災意識和減災能力。
2.貫徹執行上級防災、減災、救災的工作方針、政策、指令和措施,并組織實施。
3.及時統計轄區內受災地區災情種類、時間、地點、范圍、傷亡人數、損害程度及重要設施受損情況,困難戶、低保戶、五保戶危房情況并及時上報指揮部。
4.根據災害預警和災情,組織安排人員值班;及時匯總、通報災情;申請救災資金,提出救災資金分配建議負責預防和配合事發地突發事件工作的檢查、指導、協調和調解,做到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確保人員配齊、措施到位、密切配合、聯絡暢通、各司其職。
(二)各工作組人員及職責
1.各村防災減災工作組:
組長:村支部書記
成員:村“兩委”成員及村應急信息員
工作職責:負責各村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宣傳;負責各村救災的組織、協調工作;指導群眾進行生產、生活自救保護;第一時間向指揮部報告災情。
2.搶險應急工作組:
組長:李林法、鄒德勇
成員:消防站、武裝部全體成員及民兵分隊工作職責:迅速組織干部群眾進行搶險救災,幫助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搶救群眾及物資,把損失降到最低
3.救災安置、生活保障組:
組長:吳太陽、曾小龍
成員:黨政辦、民政辦全體工作人員工作職責:負責災民的食宿及救災物資的發放工作。
4.治安保障組:
組長:李林法
成員:綜治辦全體工作人員、派出所全體干警工作職責:負責抗災搶險的治安保衛、交通保障,確保搶險通道暢通無阻。
5.衛生救護組:
組長:廖燕梅
成員:衛生院全體工作人員
工作職責:負責供應所需藥物器械,確保受災群眾及時得到醫治,組織衛生防疫,對受災區及時消毒和組織群眾搞好環境衛生。
三、災情信息管理
(一)災情信息報告內容
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已采取的救災措施和災區的需求。
1.災害損失情況包括:受災人口、因災死亡人口、因災失蹤人口、因災傷病人口、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受淹村、飲水困難人口;農作物受災面積、絕收面積、毀壞耕地面積;倒塌房屋、損壞房屋間數;直接經濟損失、農業直接經濟損失。
2.因災需救濟情況包括:需口糧救濟人口、需救濟糧數量,需衣被救濟人口、需救濟衣被數量;需救濟傷病人需恢復住房間數、需恢復住房戶數。
3.已救濟情況包括:投親靠友人口數量、借住房屋人口數量、搭建救災帳篷和簡易棚人口數量;已救濟口糧人口、已安排口糧救濟款數量、已安排救濟糧數量;已救濟衣被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濟款數量、已救濟衣被數量:已救濟傷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濟款、已安排恢復住房款、已恢復住房間數、已恢復住房戶數。
(二)災情信息報告時間
1.災情初報。對于突發的自然災害,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應在第一時間掌握災情,事發后1小時內向指揮部報告初步情況。
2.災情續報。在重大自然災害災情穩定之前,執行24小時零報告制度。每日下午5點前向指揮部報告,特大災情根據需要隨時報告。
3.災情核報。鎮政府在災情穩定后2個工作目內核實災情,向上級部門報告。
(三)災情核定
1.部門會商核定。村民委員會協調民政、農業、水利、財政、應急、統計等部門進行綜合分析、會商,核定災情。
2.專家評估。民政、農業、水管等有關部門組織專家評估小組,通過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和專項調查等形式對災情進行評估、核實。
(四)建立災情臺賬
建立因災死亡人口臺賬、倒塌房屋臺賬和需政府救濟人口臺賬。在災情核定后,建立因災死亡人口、倒塌房屋和需政府救濟人口的花名冊,為恢復重建和開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據
四、紀律要求
(一)進入防災緊急狀態后,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將通過電話、口授等形式傳達各種命令、指示,命令、指示一經發出,全體工作人員必須立即到崗到位,凡發現不到崗到位者追究責任。
(二)在抗災減災應急行動中,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落實。
(三)本預案一旦啟動,全體工作人員必須保證24小時開機,凡因個人原因造成的損失,將追究個人責任。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責任。
(四)一經發生突發事件,應實行24小時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要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內向防災減災指揮部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件的簡要過程、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采取的措施,同時,做好事件發展的續報工作。因瞞報、漏報、遲報而導致處置工作被動或造成嚴重后果的,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領導小組在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對報告事項進行核實,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時向縣相關部門匯報。
附件:梅窖鎮防災減災工作管理制度
附件
梅窖鎮防災減災工作管理制度
1、為了認真落實防災減災工作,成立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開展轄區內防災減災工作。
2、防災減災領導小組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要求,積極有效的開展工作。
3、根據我鎮的具體情況,制定各項防災減災管理制度和工作職責。
4、制定防災減災年度工作計劃,實施方案、應急預案,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做到有組織、有步驟,進行救助。
5、配備必要的減災器材和救生設備,定期向村民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并經常深入村民家中,指導村民掌握逃生知識和預防災害知識。
6、定期開展培訓工作,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災減災知識的學習,宣傳和演練。提高廣大村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7、認真做好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工作,利用廣播、電視、廣告、宣傳欄等各種宣傳工具進行宣傳,使防災減災工作達到家喻戶曉。
8、定期更換宣傳欄,豐富宣傳內容,達到宣傳的目的。由推卸責任,如有特殊情況確實不能按時到達的應向應急領導小組說明原因,違者將按規定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