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江西省“四個100”文化導師下鄉活動走進我鄉,市級非遺傳承人、興國客家刺繡研究員朱小華老師帶來了一場“指尖上的非遺”體驗課,基層干部和各村文明實踐員們第一次飛針引線,零距離領略了客家刺繡的技藝之美與文化之深。
活動通過“講解+體驗”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客家刺繡的歷史淵源、技藝特點等。朱小華老師借助一件件繡工精細、寓意深遠的刺繡作品,生動講述了客家刺繡的圖案象征、色彩搭配與民俗應用,讓學員不僅直觀感受到傳統手工藝的細膩精湛,更深入理解其背后所承載的客家人文精神與審美理念。
在實操環節中,為幫助學員順利入門,朱老師提前準備了“簡化版”草莓圖案教學材料包,繡棚上預繪的紋樣讓初學者也能輕松跟上。從穿針引線教起,逐步演示草莓果實繡制技巧,一邊親手操作一邊強調針法要領與手勢細節。過程中,朱老師不斷穿梭于學員之間,進行一對一指導、糾正動作、解答疑問,幫助大家逐步掌握基本技法。不少學員從最初“不敢下針”到逐漸熟練,在一針一線的往復中完成作品時成就感滿滿。現場氣氛積極熱烈,學員們專注嘗試、互相交流,在親手實踐中體驗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
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基層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審美素養與文化自信,還搭建起了非遺走進鄉村基層的橋梁,推動客家刺繡從“被看見”到“被傳承”。下一步,我鄉將繼續依托此類活動,搭建文化傳承與基層實踐之間的橋梁,讓非遺“活”起來、文化“興”起來。(通訊員:洪忪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