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4日江西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1997年6月20日江西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第一次修正;2002年6月1日江西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第二次修正;2010年9月17日江西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第三次修正,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第四次修正。)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廣播電臺和電視臺
第三章 廣播電視工程與設施管理
第四章 廣播電視節目管理
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廣播電視的管理,繁榮與發展廣播電視事業,發揮廣播電視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廣播電視機構的設立,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的建設,以及廣播電視節目的采編、制作、播放、接收、傳輸等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廣播電視事業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廣播電視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以下統稱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廣播電視管理工作,并接受上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的業務領導。
鄉鎮廣播電視站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委托,負責本鄉鎮的廣播電視管理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的主要職責為:
(一)根據全省統一規劃,制訂本行政區域內的廣播電視發展規劃;
(二)負責組織有關廣播電視法律、法規的實施;
(三)實施廣播電視行業管理,對各類廣播電視機構進行業務指導和行業監管;
(四)管理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授權管理的有關事項。
第六條 廣播電視行政執法工作實行稽查制度。負責行政執法監督的部門負責核發廣播電視行政執法人員的行政執法證。
第七條 工業和信息化、財政、教育、住房和城鄉建設、新聞出版、公安、國家安全、市場監督管理、稅務、海關等部門或者機關,應當互相配合,按各自職責協助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做好廣播電視管理工作。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廣播電視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逐步增加建設投資。
廣播電視系統可依法籌集資金,用于發展廣播電視事業。
第九條 廣播電視工作者依法從事廣播電視活動受法律保護。
第二章 廣播電臺和電視臺
第十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的設立實行許可證制度。許可證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審批、核發。
法律、法規規定設立廣播電臺、電視臺需辦理其他審批手續的,必須依法辦理。
禁止任何單位出租、出借或者轉讓許可證。
第十一條 設立廣播電臺、電視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國家的廣播電視建設規劃和技術發展規劃;
(二)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廣播電視專業人員;
(三)有符合國家規定的廣播電視技術設備;
(四)有必要的基本建設資金和穩定的資金保障;
(五)有必要的場所;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二條 經批準設立的廣播電臺、電視臺試播前必須到原審批機關辦理試播手續,試播三個月后,經驗收合格方可正式播出。
第十三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經批準設立后,其名稱、呼號、頻率(頻道)、天線高度、發射功率和地址不得擅自變更。
第十四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撤銷須經原審批機關批準,其許可證由原審批機關收回。
廣播電臺、電視臺確需暫時停止播出的,應當經省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同意;未經批準,連續停止播出超過三十日的,視為自行終止,并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五條 禁止任何單位與境外機構或者個人合資、合股設立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站,禁止個人設立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站。
禁止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站向任何單位、境外機構或者個人出租、轉讓頻道或者播出時段。
第十六條 使用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分配給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的專用頻段和頻率,必須經省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指配,報省人民政府無線電管理機構備案。
第十七條 有線廣播電視網絡經營管理單位可向用戶收取有線電視建設費、收視維護費,用于其事業發展。具體收費標準,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十八條 鄉、鎮設立廣播電視站的,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審核,并按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審批。
機關、部隊、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設立有線廣播電視站的,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審批。
第三章 廣播電視工程與設施管理
第十九條 位于城市規劃區的廣播電視設施的建設布局和選址應當符合城市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廣播電視設施的維護管理,應當執行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
第二十條 各級廣播電視監測臺(站)負責監測廣播電視的技術質量,檢查廣播電視頻率規劃的實施和使用情況。
第二十一條 單位設置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境內電視節目的,應當向當地縣(市、區)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批,憑批準文件或者審批機關開具的證明,購買衛星地面接收設施。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完畢,由審批機關發給《接收衛星傳送的境內電視節目許可證》,并報省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備案。
單位設置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境外電視節目的,應當按照國務院《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和《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接收外國衛星傳送電視節目管理辦法》辦理審批手續。
個人不得安裝和使用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如有特殊情況,個人確實需要安裝和使用并依法符合許可條件的,應當按照國務院《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二條 廣播電視工程的設計、安裝,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
廣播電視工程安裝完畢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應當按規定組織驗收。工程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三條 建設單位因工程建設需要搬遷、拆除廣播電視設施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征求當地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意見。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公安機關應當采取措施,加強對廣播電視設施的保護。廣播電視設施保護范圍依照國務院《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的規定執行。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占、哄搶、私分、截留、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干擾、影響廣播電視信號的發射、傳送。
第四章 廣播電視節目管理
第二十五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應當按國家規定的節目設置范圍開辦節目。
第二十六條 禁止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有下列內容的節目:
(一)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
(三)煽動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的;
(四)泄露國家秘密的;
(五)宣揚淫穢、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
(六)誹謗、侮辱他人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禁止播放的其他節目。
第二十七條 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監督管理、審查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
廣播電臺、電視臺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內容,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進行播前審查,重播重審。
省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根據形勢需要可指定廣播電視臺播出節目,或者責令廣播電視臺停止播出、更換某些節目。
第二十八條 廣播電視節目和電視劇的制作實行許可證制度。許可證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審批、核發。
第二十九條 用于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的境外電影、電視劇,必須經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審查批準。用于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的境外其他廣播電視節目,必須經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或者其授權的機構審查批準。
向境外提供的廣播電視節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廣播電視站必須按規定轉播中央和省廣播電臺、電視臺的節目。
鄉、鎮設立的廣播電視站不得自辦電視節目。
第三十一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應當加強播放技術管理,提高播放質量。
廣播電臺、電視臺應當使用普通話播音和規范化文字。
第三十二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新聞報道必須尊重事實,不得弄虛作假。
禁止廣播電臺、電視臺采播有償新聞。
第三十三條 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指導、監管廣播電視廣告播放。
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廣告應當遵守廣告法律、法規,并按照規定的時間長度比例在廣播電視節目前后播放。
廣播電臺、電視臺應當播放公益性廣告。
第三十四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與境外廣播電視等機構互轉、互換、聯辦、聯合制作和進出口廣播電視節目,必須由省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按權限審定。
第五章 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廣播電視行政部門,對執行本條例成績顯著的單位、個人給予表彰或者獎勵。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三款規定,出租、出借或者轉讓許可證的,由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沒收其設備、違法所得,并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許可證。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沒收其違法所得,并對該單位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八條、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和《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或者監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予以處分:
(一)未按國家規定的節目設置范圍開辦節目的;
(二)播放含有禁止內容的節目的;
(三)未經批準,擅自播放境外影視節目的;
(四)轉播的廣播電視節目違反規定的;
(五)播放嚴重失實的新聞報道的。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條 依法設置的教育電視臺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播放教育、教學節目,不得播放與教學內容無關的電影、電視劇和其他娛樂節目。
第四十一條 制作和使用廣播電視節目涉及著作權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十二條 本條例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