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興國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各項決策部署,錨定“拼經濟、拼發展”主題,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基調,全力以赴拼經濟,全縣經濟發展平穩向好,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一、2023年經濟運行情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51.55億元,按可比價增長5.3%,增幅分別比上年、前三季度提高0.5個、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6.0:34.0:49.9調整為15.1:35.2:49.7,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農業生產總體平穩,糧食安全保障有力。全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62.25億元、增長4.5%,比前三季度高4.63個百分點。分行業看,種植業產值32.27億元、增長6.52%,林業產值6.82億元、增長8%,牧業產值13.83億元、下降1.73%,漁業產值6.24億元、增長4.79%,農林牧漁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3.09億元、增長8.96%。糧食生產保持平穩,糧食總產量27.2萬噸、增長3.68%。其中,稻谷產量24.04萬噸、增長4.29%,大豆產量0.4萬噸、增長10.33%。經濟作物實現增產,煙葉總產量1804.23噸、增長15.95%,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668.38畝、增長140.18%,水果產量10.81萬噸、增長8%,食用菌產量105噸、增長8.25%,茶葉總產量769噸、增長7.85%。
(二)工業大盤支撐穩固,增長勢頭積極向好。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5%,高于全市6.2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市首位。分門類看,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1.1%,采礦業增加值增長4.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3.9%。分行業看,全縣22個行業大類中有10個行業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為45.46%,其中6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分產品看,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32種產品中有11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產品產量增長面達34.38%,其中7種產品實現兩位數增長。
(三)服務業加快恢復,企業經營效益向好。全年全縣服務業增加值124.95億元、增長5.3%,與全縣GDP增幅持平。其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分別增長7.6%、10.6%、8.3%、5.6%、3.7%。1-11月,涉及GDP核算的規模以上服務業行業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達100.9%、21.9%、19.4%。
(四)項目入庫態勢良好,建筑業產值增長較快。全年全縣新增入庫項目119個,比上年同期增加58個,新增入庫項目和入庫數量列全市前列,獲市政府通報表揚。資質以內建筑業企業完成總產值比上年增長20.3%,高于全市9.7個百分點,比上年加快6.3個百分點。
(五)消費市場穩定恢復,各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全年全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82億元、增長6.8%,分別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2.0個、0.5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增長11.3%,分別比上半年、前三季度提高14.4個、4.2個百分點。從新消費業態看,線上消費較為活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2.8億元、增長81%。從消費形態看,餐飲收入4.15億元、增長25%,商品零售收入22.74億元、增長19%。從主要商品類別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糧油、食品類,煙酒類零售額分別增長345.2%、49.7%、87.7%。新能源汽車類零售額增長357.9%。
(六)外資外貿保持穩定,外資發展勢頭延續較好。全年全縣完成實際利用省外項目資金46.64億元、增長5.33%,實際利用外資(現匯進資)715萬美元、增長75.7%,高于全市118.9個百分點,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7.76億元,下降16.65%,其中,進口0.19億元,下降1.13%;出口總額7.57億元,下降16.97%,低于全市0.7個百分點。
(七)財政收入穩健運行,民生保障改善力度加大。全年全縣財政總收入24.86億元、增長2.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84億元、增長7.6%,列全市第一方陣。稅收收入6.97億元、增長8.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0.26億元、增長8.2%,比上年提高9.9個百分點,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出等民生類支出共計51.93億元、增長7.2%,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量的86.2%。
(八)金融存貸增勢良好,信貸有效需求回升較快。12月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770億元、增長16%。其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27億元,比年初增加48億元,增長12.7%,高于全市5.2個百分點,增幅連續2個月列全市前3位。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43億元,比年初增加58億元,增長20.2%,高于全市8.9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列全市第1位。存貸比為80.34%,比上年提高5.1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