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鎮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全鎮青少年兒童防溺水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做好《通知》的貫徹落實工作,現就文件編制出臺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編制的背景和目的
暑期臨近,為推動各村和相關部門加強水域隱患排查治理,落實重點危險水域管理措施,加快構建鎮村為主、部門協作、社會參與、聯防聯控的防溺水工作格局,防范遏制青少年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特印發《通知》。
二、編制過程
《通知》根據興國縣安委辦《關于切實加強全縣防溺水安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興安辦〔2022〕73號)文件要求,由高興鎮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負責起草,提出了《通知》(征求意見稿),及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經班子成員研究討論,對該文件進行修改完善后,由黨政辦公室核稿并呈政府主要領導審簽,根據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確定此文件主動公開,并予以印發各村委會、鎮直(駐鎮)各單位、中心小學貫徹執行。
三、主要內容
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結合高興鎮防溺水工作實際,《通知》分為工作目標、組織領導、工作職責和工作要求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工作目標:堅決防范遏制青少年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
(二)組織領導:根據崗位分工,調整成立高興鎮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明確由鎮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負責同志為常務副組長,中小學校長以及黨政班子其他成員為副組長,各村委會主任及相關站所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鎮平安辦,辦公室主任由廖蕓茹同志兼任,負責日常工作。
(三)工作職責:要求各村委會、鎮直(駐鎮)各單位根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針對薄弱環節,逐項抓好落實,將防溺水工作職責措施落實到位,確保不留盲區。
各村:①加強本村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開放活動室、圖書室,為青少年兒童他提供活動場地;②對轄區內池塘、水庫、江河湖泊、積水坑地等危險水域進行排查,并建立臺賬;將屬于村管的水坑、水塘等水域,落實好警示標識和防護措施,安排專人值守;對不屬于村管的水域,及時報告鎮人民政府或相關部門落實設立警示標識、防護措施和專人看護措施;③逐一上戶督促監護人切實擔負起對青少年兒童的監護責任;④各村根據排查的網格內水域數量情況,根據實際設置2-5名防溺水公益專崗,成立村級防溺水巡邏隊和“村民學生安全監督理事會”,在夏季的7、8、9月每天重點時段(12點至19點)對重點水域進行不間斷無死角的值守和巡邏,并做好巡查記錄,堅決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線。⑤對本轄區內的兒童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兒童進行摸排,建立重點人員臺賬。⑥配備一批長竹竿、救生圈等救生設備。
學校(幼兒園):①對防溺水工作進行專題部署,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具體防溺水工作方案,明確全體教職員工的任務分工和崗位職責;②將《教育部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送達每名學生監護人,并統一收存回執,確保不漏一生;③開展危險水域隱患排查,摸清校園及周邊學生活動集中區域的水情,并建立好重點水域水情臺賬,要求在重點水域和危險路段等設立或更新安全警示牌;④嚴格加強放學、課間、午休等重點時段管理,嚴格上課期間學生考勤制度;⑤通過廣播網絡、校刊校報、墻報展板、標語條幅等形式加強防水宣傳,并堅持每2周開展一次防溺水主題教育;⑥組織播放防溺水警示教育片,在全校學生中組織一次防溺水“六不”知識默寫,并留存答卷;⑦規范使用《江西省中小學校學生安全提醒教育“每日一播”》校園廣播系統及配套掛圖,確保學生在校期間天天有安全提醒;⑧節假日期間,通過手機短信、微信、QQ、校訊通等渠道統一推送防溺水信息,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監管責任;在暑假放假前、通過召開家長會、發放安全告知單、電話等方式,督促家長做好暑假期間防溺水工作;⑨通過“教師訪萬家”等形式加強家校溝通聯系,督促家長落實監管責任。
鎮黨建辦:①制作預防少年兒童溺水宣傳微信公眾號,提醒家長或監護人關注孩子人身安全;②深入開展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宣傳報道工作,營造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濃厚宣傳氛圍。
鎮平安辦:①將溺水隱患排查列入治安隱患排查整治的重要內容,定期排查、重點督辦、跟蹤問效;②將整治溺水隱患成效、履行職責情況納入綜治考核重要內容,落實責任查究。
鎮派出所:①把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作為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內容,加強工作指導,提升應急處置能力;②深入開展青少年兒童溺水不穩定因素排查化解,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源頭;③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水域隱患排查,及時組織對溺水事故的救援,調查事故原因,鑒定事故性質,配合相關部門處置事故善后工作;④會同水利和自然資源等部門嚴厲打擊非法采砂、取土以及對塘壩任意改造等行為。⑤按要求將預防學生溺水納入出警范圍,核實防溺水舉報是否屬實,對私自下水的青少年兒童及其監護人進行警示訓誡。
鎮鄉村振興辦:組織鄉村振興幫扶隊員入戶進行防溺水教育宣傳,做好留守孩的關愛工作。
鎮文化站:①督促各村里每天播放“大喇叭”防溺水警示語,提醒家長或監護人關注孩子人身安全;②對景區內水上游樂場所設施和水上運動進行安全監管,在景區水域設立警示標識和安全宣傳欄,并加強巡查管理工作。
鎮衛生院:①及時組織對溺水中小學生的救援,配合學校做好預防防溺水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正確的救人自救常識;②會同鎮派出所加強對公共游泳場館的管理,定期組織安全檢查,督促各游泳館(池)落實衛生消毒、執勤巡視、緊急救護等措施,對管理松散、存在安全隱患的要限期整改,不符合開放要求的一律不得開放,切實保障參加游泳活動人員的健康和人身安全。
鎮水務站:①督促各村做好池塘、水庫、江河湖泊、積水坑地等危險水域特別是校園周邊水庫及河道安全警示及安全隱患排查、巡查;②督促做好河道采砂安全生產工作,督查采砂業主回填因采砂形成的危險水域,無法回填的應設立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③對學校周邊及學生上下學途中以及村莊周圍的河道、水庫、池塘、水坑進行全面排查,并對隱患進行整改,排查出的水域按照危險、較危險、一般水域分級建立臺賬,并針對性做好警示標示。
鎮應急管理站:①協調督促相關部門和企業完善非煤礦山及涉水危險生產區域的警示標示、防護設施;②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管理,對應急救援隊伍加強培訓,確保救援工作科學化、專業化。
鎮交通部門:①對道路、橋梁等施工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坑地、洼地等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整改,要求施工單位設立警示標牌;②定期組織安全檢查,落實防溺水措施,提高施工現場人員的防溺水意識。
鎮自然資源綜合服務中心:加強坑洼地管理,督促各村對現有的坑洼地進行回填,無法回填的應涉及警示標識和防護設施。
鎮民政所:做好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困難家庭的救助,協助相關部門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鎮婦聯:①開展形式多樣的留守兒童關愛活動;②開展留守兒童、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群體防范溺水事故安全教育。
鎮團委: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防溺水義務宣傳教育活動,利用網絡平臺優勢,發布防溺水宣傳教育知識。
鎮關工委: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等防溺水安全教育。
鎮宣傳辦: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
移動、聯通、電信等部門:利用手機短信,不定期對轄區內用戶發送預防溺水、學生安全等方面的短信,提醒家長關注學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做到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全民預防。
(四)工作要求: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堅持預防為主,狠抓工作落實;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強化督導檢查,嚴格責任追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