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窖鎮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印發《梅窖鎮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做好《通知》的貫徹落實工作,現就文件編制出臺有關情況解讀如下:
一、編制的背景和目的
暑期臨近,為推動各村和相關部門加強水域隱患排查治理,落實重點危險水域管理措施,加快構建鎮村為主、部門協作、社會參與、聯防聯控的防溺水工作格局,防范遏制青少年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特印發《通知》。
二、編制過程
《通知》根據興國縣安委辦《關于切實加強全縣防溺水安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興安辦〔2022〕73號)文件要求,由良村鎮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負責起草,經班子成員研究討論,對該文件進行修改完善后,由黨政辦公室核稿并呈政府主要領導審簽,根據信息公開屬性源頭認定機制,確定此文件主動公開,并予以印發各村委會、鎮直(駐鎮)各單位貫徹執行。
三、主要內容
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結合梅窖鎮鎮防溺水工作實際,《通知》分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職責分工、工作重點和工作要求五個方面的內容: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二)工作目標: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全面履行教育、管理、監護責任,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預防溺水事故工作體系,構筑安全防護防線,最大限度減少溺水事故發生。
(三)職責分工:要求各村委會、鎮直(駐鎮)各單位根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針對薄弱環節,逐項抓好落實,將防溺水工作職責措施落實到位,確保不留盲區。
各行政村:1.加強本村委會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開放村級文化活動室和農家書屋等,為少年兒童提供假期活動場所。2.對轄區內池塘、水庫、江河湖泊、因施工造成的各類積水坑地等危險水域進行大排查,并建立臺賬,設立或更新好警示標識和防護措施。將屬于村委會管的水坑、水塘等水域,落實好警示標識和防護措施,安排專人值守;對不屬于村委會管的水域,及時報告鎮政府落實設立警示標識、防護設施和專人看護措施,確保不漏一處。3.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在村務公開欄、宣傳欄、微信群里轉發防溺水工作相關內容。每村懸掛宣傳橫幅或張貼宣傳標語,做到家喻戶曉。4.積極和本村學校溝通,針對學生因畢業或放假脫離學校管理、留守孩遠離父母監管等薄弱環節,逐一上戶督促監護人切實擔負起對少年兒童的監護責任。5.組織幫扶干部入戶進行防溺水教育宣傳,做好留守孩的關愛工作。6.成立村級“防溺水巡邏隊”(村級救護隊)和“村民學生安全監督理事會”,本村重點水域重點時段(下午1點至六點)開展不間斷無死角巡邏。
中、小學:1.對防溺水工作進行專題部署,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具體防溺水工作方案,明確全體教職員工的任務分工和崗位職責;2.將《關于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送至每名學生監護人,并統一收存回執,確保不漏一生;3.開展危險水域隱患排查,摸清校園及周邊學生活動集中區域的水情,并建立好重點水域水情臺賬,要求在重點水域和危險路段等設立或更新安全警示牌;4.嚴格加強放學、課間、午休等重點時段管理,嚴格上課期間學生考勤制度;5.通過廣播網絡、校刊校報、墻報展板、標語條幅等形式加強防溺水宣傳,并堅持每兩周開展一次防溺水主題教育;6.組織播放防溺水警示教育片,在全校學生中組織一次防溺水“六不”知識默寫,并留存答卷;7.規范使用《江西省中小學校學生安全提醒教育“每日一播”》校園廣播系統及配套掛圖,確保學生在校期間天天有安全提醒;8.節假日期間,通過手機短信、微信、QQ、校訊通等渠道統一推送防溺水信息,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監管責任;在暑假放假前、通過召開家長會、發放安全告知單、電話等方式,督促家長做好暑假期間防溺水工作;9.通過“教師訪萬家”等形式加強家校溝通聯系,督促家長落實監管責任。
派出所:1.把預防青少年溺水作為公共安全的重要工作內容,加強工作指導,提升應急處置能力。2.深入開展青少年兒童溺水不穩定因素排查,將不穩定因素化解在源頭。3.配合鎮、村和有關部門開展水域隱患排查,及時組織對溺水事故的救援,調查事故原因,鑒定事故性質,配合相關部門處置事故善后工作。4.會同水利、自然資源管理等部門嚴厲打擊非法采砂、取土及對塘壩任意改造等行為。
衛生院:及時組織對溺水中小學生的救援,配合學校做好預防溺水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正確的救人自救知識。
(四)工作要求:1.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2.堅持預防為主,狠抓工作落實。3.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4.強化督導檢查,嚴格責任追究。
圖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