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興國縣印發了《興國縣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對《實施方案》的重要內容作以下解讀。
一、《實施方案》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進我縣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江西省林業局關于調整森林藥材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臺了《興國縣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二、《實施方案》中林下經濟的概念?
林下經濟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以開展復合經營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不是狹義的林下,是整個森林、林地環境的利用,包括林下產業、林中產業和林上產業。
三、《實施方案》的工作目標是什么?
1.壯大森林藥材產業。在城崗鎮、方太鄉、崇賢鄉、永豐鎮、均村鄉等地發展10個100畝以上森林藥材產業發展示范基地,聚焦茯苓、黃梔子、無患子、山蒼子、黃精等重點品種種植,在精深加工上尋求突破,增加林地附加值,推動我縣林下藥材產業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地方林下藥材產業發展,力爭2025年全縣森林藥材規模穩定在2萬畝以上。
2.發展太秋甜柿產業。依托贛州市甜柿產業協會平臺,做強做優甜柿產業文章,加強技術指導和示范項目推廣,力爭到2030年全縣種植面積達到10000畝以上,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2億元以上。
3.提升發展油茶產業。至2025年全縣完成油茶新造面積7.36萬畝,改造(更新、低改和提升)面積8.1萬畝。加快隆坪鄉萬畝油茶林改造提升步伐,創建全縣油茶100畝高產標準化示范基地5個。
4.培育森林康養和旅游產業。提升均福山中藥森林康養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森林康養和旅游產業發展。重點加大均福山省級森林公園、園嶺省級森林公園等地森林景觀利用和杰村含田林旅綜合開發基地建設,力爭在2025年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1個以上。
5.適度發展林下養殖業。采取“林禽”“林蜂”“林特”等模式,通過發展雞、鴨、蜜蜂、竹鼠、蛇類、野豬等林下養殖業,利用林地特定資源和環境進行馴養和繁殖,做好森林養殖與種植良性互動。
6.積極發展林產品采集加工業。大力發展特色林下產品加工、流通和銷售業,延長林下經濟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探索推進林下資源采集。
四、《實施方案》的支持政策有哪些?
1.完善補助政策。根據《江西省林業局關于調整森林藥材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贛林規〔2020〕6號),對種植22種木本、30種草本森林藥材的,經驗收合格后給予相應補助;在兌現上級補助的同時,加大縣財政支持力度,增加地方配套補助,對在我縣建設的龍頭企業(示范基地)型加工廠種植上述木本、草本森林藥材的,縣財政按照以下標準再行補助:木本類100元/畝,多年生草本100元/畝,一年生草本50元/畝;上級補助政策若有調整,將根據調整后的政策執行。同時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對森林藥材產業發展示范基地縣財政獎補5萬元/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縣財政獎補10萬元/個。縣級配套補助資金從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中統籌解決。
2.加強金融支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林業經濟發展,鼓勵金融機構開辦使用林權類不動產證(林權證)、林地經營權流轉證抵押貸款,切實解決林業經濟產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3.優化用林審批。支持在不破壞森林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利用生態公益林、天然林等發展林下經濟。公安機關和林業部門要主動作為,堅決依法打擊各種盜采、濫挖和損害中藥材發展的行為,有力維護林下經濟發展的良好秩序。
4.健全配套設施。對需要少量占用林地修筑為林業生產服務的設施,如修筑簡易道路、養殖設施在林地使用政策方面提供便捷審批服務;支持基地外連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納入項目保障;支持筍用林和筍竹兩用林基地灌溉設施建設,推廣使用竹林噴灌、中藥材種植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參照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將筍(竹)兩用林基地配套灌溉設施納入農田水利建設補助范圍。
解讀單位:縣林業局
聯系電話:532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