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鎮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計劃
一、2022年工作總結
(一)主要工作成效
1.嚴防死守,全力阻止疫情發生。充分發揮鎮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作用,建立了鎮村組三級疫情網格化管理機制,統籌安排鎮村干部三班制值守興國西高速出口及老營盤卡口,嚴防疫情輸入。傳統與現代手段相結合開展立體式轟炸式宣傳,營造了人人參與、配合疫情防控的濃厚氛圍。落實全民接種、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部署,全程疫苗接種完成率達98.61%,常態化核酸采樣人數穩定在32000人左右。
2.狠抓落實,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黨中央5年過渡期和“四個不摘”要求,嚴格落實動態監測,通過“3+X”(3即為農戶自主申報、村組干部排查、行業部門信息比對,X即為低保申請、來信來訪、信訪件、開會討論等)途徑,做到排查全覆蓋、無遺漏,年度新增監測對象36戶164人。項目建設有序推進,2022年上級批復項目24個1442.63萬元,截至目前19個項目已完工,資金撥付率75%。完成農村飲水改造工程4個,改善飲水121戶636人。爭取資金2681.7萬元實施了圩鎮污水管網改造升級以及長逕、文溪、高興、四中生活污水處理新建項目。以示范鎮建設為抓手,科學規劃、完善設施、推進環境整治,榮獲“2022年度江西省生態園林城鎮”稱號。完成老圩、文溪、蒙山三個省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老圩村、文溪村等2個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進入收尾階段。抓實“三業”鞏固提升,申報“鄉村振興信貸通”貸款175戶農戶802.1萬元,培育創業致富帶頭人52人,培育本土龍頭企業2個,帶動600余本地勞動力就業。
3.多措并舉,齊心協力促生產。鎮級強化措施配套縣級扶持政策,統一采購早稻種子提供各村集中育秧點,積極扶持培育發展大戶種植,安排9名農技員掛村指導,完成500畝以上示范點15個、100畝示范點以上21個,打造了文溪村水稻生產千畝示范基地,2022年早中晚稻分別完成2.13、0.47、2.91萬畝種植。面對持續高溫干旱不利天氣,高效合理調度水庫實施輪灌,安裝抗旱電表實施電費補助等,有效緩解了旱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實現全面增產增收。大力實施稻油輪作,完成油菜種植3150畝。
4.以人民為中心,筑牢發展安全屏障。建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的安全建設管理機制,組建了5支共393人的各類應急救災隊伍,常態化開展拉練培訓,設立了鎮防災減災物資、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和專職消防站等三個倉庫,同時與供應商簽訂了物資保障協議,完善各類應急儲備。大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堅持矛盾糾紛三級排查化解機制,實行清單制、臺賬化管理,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992條,化解信訪積案5件辦理信訪案件33起、12345熱線交辦工單213起。通過入戶走訪、屋場會、微信群、張貼宣傳橫幅公告等多種方式進行全覆蓋、無死角深入廣泛開展反電詐宣傳。深入實施“雪亮工程”,全鎮共建設313個監控點,實現每個行政村至少建設5個監控點、自然村主要路口建設2個監控點。深化村(社區)警務戰略,實現“一村一警”100%全覆蓋。
5.精細服務,用活資源招大引強。發揚“鐵腳板”精神,深入一線開展市場主體大走訪活動,全面摸排生產經營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積極宣傳推介我縣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政策。搭建平臺,積極組織用工企業在圩鎮開展定點招聘會4場次。組織集中送工20余次。今年累計向園區重點企業送工700余人。大力開展“一把手”招商、鄉賢招商、以商招商,在蒙山村建立全縣首個村級鄉賢館,打造鄉賢人才溝通服務橋梁。共接觸鄉賢企業家30余位,接待意向客商8次,9月,引進總投資8000萬元的廣州元誼服飾入駐縣經開區,目前正在辦理生產入駐手續。
6.突出黨建引領,加強自身建設。扎實黨建質量過硬行動,強化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2022年5月蒙山村黨總支榮獲“全省2021年度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稱號,文溪村黨支部書記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探索推進“1+N+1”模式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即1個集體經濟強村結對幫帶2個弱村、示范帶動1個中等村。截至10月底全鎮各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29.39萬元,實現100%的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15萬元,70%的村超20萬元,15%的村超50萬元。用好《不勝任、不稱職村干部退出機制》及《高興鎮不勝任、不稱職村干部處分條例》對7名村干部進行處置,村干部隊伍及作用得到加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今年以來在日常監督中處理干部22人次,發現收到問題線索9條,立案8件8人并全部辦結。大力推進村級紀檢組織規范化建設,打造村紀檢委員工作室,切實發揮好村紀檢委員在村級監督的作用。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是產業帶動能力不強。高興豐厚的發展潛力挖掘得不深。如返鄉創業園帶動就業不足;水果產業發展還未形成品牌效益,缺乏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農業龍頭企業;二是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還存在不足,如圩鎮市場、返鄉創業園、鎮內著名旅游景點的食宿產業配套、娛樂休閑設施等制約了鎮域經濟發展。三是鄉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力量薄弱。執法僅7人,且身兼數責同時承擔著圩鎮管理、控違拆違、防火防汛、疫情防控等工作,執法力量捉襟見肘。
二、2023年工作計劃
一是發展特色農業。圍繞“135”現代農業產業布局,高標準謀劃富硒蘆筍基地,明確好各村的主導產業。重點打造好“一帶四基地”,全力扶持現有臍橙、油茶、煙葉、蔬菜、花卉等特色農業產業做大做強。
二是培育工業產業。加大三大主導產業的招商力度,吸引周邊企業向園區聚集,大力引導客商鄉賢返鄉建廠創業,將高興返鄉創業園擴面成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工業首位產業以及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聚區。
三是繁榮紅色旅游。深入發掘紅色資源,接續打造老圩紅色名村、高多歷史古村、“長征路·興國魂”文化園(興國縣烈士陵園)等精品旅游線路。推進生態休閑旅游繁榮,發揮老營盤歸元生態園4A級鄉村旅游點和高興通天巖、天鵝湖景區龍頭作用,融合瓜果采摘、花卉展覽、民宿體驗等,精心打造旅游產品,完善旅游設施和服務,使“高興旅游”成為興國的一張響亮名片。
四是全力推進鄉村振興。高標準抓好老圩村、文溪村、蒙山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高質量完工一批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工程項目,高標準抓好2023年度鄉村振興項目建設。
五是慎始如終打好疫情防控戰。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要求,嚴格落實疫情監測報告制度,對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進行全方位排查和管控,常態化落實重點行業、重點場所疫情管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