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坑鄉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打造興國“北部明珠、宜居小鎮”的目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計劃匯報如下: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黨建引領,筑牢發展根基
1.理論學習常態化:持續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組織中心組理論學習14次,干部學習會30次。鄉黨委書記帶頭講專題黨課,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的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抓實黨員隊伍管理,開展黨員輪訓4次、村“兩委”干部培訓4次、黨組織書記上黨課3次。
2.宣傳工作有聲有色:在縣級以上主流媒體發表稿件78篇,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融合發展。加強宗教活動場所監管和網絡輿情管控,處理網絡輿情9條,積極開展網評和轉發108條次,組織培訓12次。
3.強化黨建引領實效:一是書記領航。破題“攻薄促弱”項目,提高“三會一課”質效,推動黨員教育管理,在鉬礦征遷工作中,發揮模范先鋒帶頭作用,筑牢基層戰斗堡壘,順利完成征遷任務;解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改革”項目,建立屋場網格161名,召開屋場會90余次,有效整合綜治網格、文明實踐、民政救助等工作,拓寬民情民意獲取渠道,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率。二是建強隊伍。選樹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8人,一一建立結對幫帶措施,采取定期考核方式實行動態化調整,激活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源頭活水,建強村干部后備力量隊伍。三是夯實堡壘。對標黨建質量過硬行動工作要求,理清工作任務,明確工作方向,召開黨建質量過硬工作部署會1次,壓實工作責任,開展村級活動場所集中整治,為民服務效能大幅提升。
(二)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
1.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嚴格執行“每月監測會商、信息比對、研判處置”機制,通過“三線預警”動態監測,新增監測對象15戶,消除風險23戶,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穩固。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醫保參保率保持100%,申報產業直補726戶75.947萬元、交通補貼750人33.9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170余個。落實中小學生寄宿生補助202人次18.1475萬元,非寄宿生補助261人次9.2375萬元。
2.推動產業發展:加大對特色富民產業的扶持力度,蜂蜜養殖和油茶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積極推進農業大托管試點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安全。同時,全力推動瀲江礦業300萬噸/年鉬礦采選技改工程項目建設,助力礦業經濟發展壯大。
(三)民生改善,提升幸福指數
1.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申請防返貧補短板資金1.3萬元,改善13戶脫貧群眾住房條件。落實分散特困供養人員46人,低保對象279戶537人,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251人3.39萬元、臨時救助42人7.25萬元,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2.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已竣工,即將投入使用,能夠有效改善了干部住房條件。積極組織各類招聘會,促進就業創業,當好招工就業“宣傳員”。
3.項目建設成果顯著:爭取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項目10個311.5735萬元、結余資金項目3個71.8萬元,有效解決了交通出行、農業生產等方面的問題,群眾生產生活便利性顯著提升。
(四)生態保護,打造宜居環境
1.人居環境整治成效顯著: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因村施策制定整治方案,按季度開展積分制評分。通過“紅黑榜”和“積分制”管理,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2.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加強畜禽養殖場監管,建立“一月一巡查”制度,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引導規范農藥化肥使用。定期對污水管網清淤疏通,確保污水處理站正常運行,全域河流水質穩定在二類水以上。
3.鄉風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積極開展“五好”先進典型、“興國好人”、“贛州好人”等評選推薦評議工作,組織志愿服務活動31次,幫助解決群眾實際問題15件。開展“遏制高價彩禮,倡導文明鄉風”線下宣講活動10余次、線上宣傳20余次,推動鄉風文明持續深化。
(五)社會治理,維護和諧穩定
1.綜治維穩工作扎實有效:深入開展矛盾糾紛、信訪問題、安全隱患排查化解整治行動,常態化推進反電信詐騙、養老保險詐騙、掃黑除惡、反邪教、禁毒等工作,每周開展聯合巡邏2次,社會治安秩序穩定,公眾安全感和政法滿意度顯著提升。
2.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認真開展各行業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加強對65個地災隱患點97戶農戶的常態監管,推進“九小”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拆除防盜窗41處,全年安全生產事故零發生。
3.鄉村治理工作有序推進:大力弘揚文明殯葬新風,建立每周巡查制度,加強對地理風水先生的管理,組織簽訂文明殯葬責任書。結合應急安全、森林防滅火等工作,每周開展對“三沿六區”殯葬巡查,推動殯葬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存在問題
(一)產業發展有待突破
村集體經濟發展仍面臨瓶頸,穩定性不足,造血功能較弱,增收渠道有限。農業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程度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二)基礎設施仍有短板
部分道路交通設施老化,通行能力不足,制約了經濟發展和群眾出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影響農業生產效率和抗災能力。
(三)干部隊伍建設需加強
少數干部的素質、能力和作風與新時代基層工作要求存在差距,服務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待提高,在面對復雜問題時缺乏有效解決辦法。
三、2025年工作計劃
(一)強化黨建引領,提升組織戰斗力
1.深化理論學習:持續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2.加強干部培訓:定期組織“黨建月談”等活動,通過專題講座、交流研討等形式,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書記、村“兩委”干部和后備干部的能力水平,為鄉村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3.推進黨建創新:積極探索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徑、新模式,打造具有南坑特色的黨建品牌。
(二)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發展
1.壯大特色產業:加大對蜂蜜養殖、油茶種植等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加強技術指導和市場對接,提高產業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
2.發展礦業經濟:全力推動瀲江礦業鉬礦采選技改工程項目建設,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礦業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為鄉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3.培育新興產業:結合南坑鄉實際,積極探索發展鄉村旅游、電商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加強民生保障,增進百姓福祉
1.擴大就業創業: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扶持力度,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加強公共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2.完善社會保障:持續落實兜底保障政策,加大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宣傳力度,確保全民參保率穩定在100%。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3.推進項目建設: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加快推進X909古南公路改造升級、中葉村黨群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四)深化生態建設,守護綠水青山
1.加強環境整治: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加強生活垃圾清運、圩鎮生活污水處理和秩序整治,加大對“臟亂差”現象的治理力度,打造整潔優美的鄉村環境。
2.強化生態保護: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加強對水環境、森林資源的保護。持續抓好畜禽污染防治,加大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力度,嚴厲打擊各類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
3.推動綠色發展:積極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鼓勵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推進節能減排,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共進。
(五)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
1.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加強對道路交通、森林防火、燃氣、自建房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健全網格化應急管理體系,完善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做好防汛防溺水、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確保安全度汛。
3.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接訪包案制度,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和初信初訪。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平安南坑建設,不斷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六)加強作風建設,打造勤廉政府
1.規范決策程序: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強法律顧問和合法性審查,確保決策合法合規、科學合理。
2.強化監督制約:全面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自覺接受鄉人大及社會監督,辦好代表建議。加強對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監督制約,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行為。
3.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控“三公”經費,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加強廉政教育,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2025年,南坑鄉將繼續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推動南坑鄉高質量發展、建設“北部明珠、宜居小鎮”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