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埠頭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緊緊圍繞縣委“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決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堅持黨建引領,筑牢根基,政治建設走深走實。
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貫徹始終。抓實理論學習。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依托鄉黨委黨校開展多形式教學活動,持續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常態長效。打造本土特色黨建“微課程”,我鄉榮獲“全縣干部教育好課程’教學大賽優秀組織獎”。建強戰斗堡壘。加快龍砂、西霞、風崗村黨群服務中心陣地改造提升,依托駐外商會、在外鄉賢等資源,在廣州、深圳市建立2個流動黨員黨支部,支部對黨員的引領力持續增強,龍砂村獲評為“省級鄉村振興模范黨組織”。強化示范引領。聚焦重點難點,精準領題推動全鄉16個“書記領航”項目取得實效;深入開展黨員創績提升行動,玉口村駐村第一書記選樹為“2024年度省級鄉村振興優秀駐村干部”。深化作風建設。全面落實“兩個責任‘三化’”,聚焦重點領域,開展督查檢查9次,通報批評21人次,“第一種形態”處理6人次,立案處理11人,在干部例會開展警示教育,形成強大威懾力。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排查整改141個具體問題,辦好民生實事22件,以實實在在的整治成果回應群眾關心關切。
(二)堅持攻堅克難,大抓項目,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發展理念,統籌抓好招商引資、項目攻堅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緊扣“6313”行動計劃,用好商會、鄉賢內引外聯的資源優勢,組織開展親情招商、鄉賢懇談會,精準對接招商線索10余條。統籌考慮我鄉產業和資源優勢,主動謀劃儲備項目,積極對接年產1000萬臺智能可穿戴項目、高端撓性覆銅板FCCL基材年產500萬平方米生產項目洽談簽約。服務重點項目。堅持統籌與抓實并進,深入推進“1+N”專抓和“聯動+調度”兩大機制,強化要素保障,有序推進瑞興于快速交通走廊、贛閩國際陸港、興國縣留置分中心二期、興國三一智能建造旗艦產業園等9個重點工程項目。優化營商環境。扎實開展遍訪工業企業行動,幫助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問題12個,完善“5+2”就業之家功能,推進企業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直補快辦”,本地營商環境滿意度達到97%。
(三)堅持城鄉融合,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引領。
牢牢守住“兩條底線”,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脫貧成果持續鞏固。落實“1+N”綜合性幫扶措施,全面壓實各幫扶主體責任,新識別納入監測對象2戶7人,消除風險監測對象2戶6人,有序實施銜接資金項目44個1364.8萬元。常態化開展脫貧勞動力就業務工信息監測,全鄉脫貧戶和監測戶就業率達92.15%,脫貧群眾生產生活質量更加穩固。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落實農業生產“大托管”試點面積11616畝,完成水稻種植3.38萬畝,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實施15個土地整治項目,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圍繞縣“135+N”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持續打響富硒蘆筍首位產業,埠頭國康農業(富硒蘆筍)獲評全市唯一省級科技小院。采取“折股量化、資產租賃”的方式,大力推進蘆筍深加工標準廠房建設。積極盤活土地資源,5個收入相對靠后村聯村發展建設倉儲廠棚,推動村集體經濟整體提升,預計今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村均可達50萬元。人居環境持續發力。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543”工作法,構建“網格員+鄉綜合執法隊+第三方保潔公司”聯動模式,累計發動黨員、群眾、公益性崗位保潔員和志愿者15276人次,出動作業機械135臺班,清運農村生活垃圾11048噸,整治亂堆亂放783處,拆除亂搭亂建759平米,鄉村環境由“一時美”邁向“持久美”。加快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項目,美麗圩鎮品質持續提升,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四)堅持固本強基,探索創新,鄉村治理提質增效。
聚焦破解鄉村治理短板弱項,持續健全完善黨建引領的鄉村治理體系,切實提升基層治理精準化、精細化水平。社會治理展現新成效。探索推行黨建引領鄉村治理“163”埠頭模式(編織一張網格,開展六項行動,健全三項機制),通過“組織重構、資源重建”,劃出網格單元227個,明確六項服務內容,治理效果逐步顯現。持續發揮“中間人”特色調解品牌優勢,初信初訪件同比下降50%。推進執源治理專項攻堅,完成終本出清任務24件,到位金額132萬元。治理成效更加顯著。民生事業彰顯新擔當。全面規范各類保障救助,著力解決群眾基本生活困難;聚焦“一老一小”生活保障,建成“一老一小幸福院”2所,成功打造黨建引領、專業照護、老齡互助、鄰里互助等農村養老服務模式,相關做法在民政部官網刊發。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建成抗日英烈鐘效培生平事跡展館、長征文化主題長廊、儒林廣場和2個村史館、1個鄉史館;深入實施文明實踐“1357”工作法(一個目標、三大工程、五項活動、七有標準),舉辦第九屆“書香埠頭”活動,表彰獎勵192名優秀學子,鄉文明實踐所、垓上村、程水村文明實踐站獲評“市級達標所(站)”。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工作取得了進展和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問題需解決,瓶頸問題需突破:一是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夠強勁,受土地、資金要素制約,項目支撐力仍需加強;二是城鄉品質的優化勢頭不夠迅猛,全域發展不夠充分均衡,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還有提升空間,片區統籌亟需加壓推進,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和基礎配套設施仍需提檔升級。
三、2025年工作計劃
一是堅定不移抓工業。堅持項目為王,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招商引資,在謀發展、壯產業上求突破。圍繞縣委、縣政府“6313”目標計劃,通過異地招商,暢通政企互動溝通渠道,建立招引項目承接落地服務機制,力爭簽約1個進資達標1500萬元產業項目。著力破解糾紛、土地等瓶頸問題,加快推進濱江西南延、贛閩國際陸港、縣十六幼兒園、中心城區等重點項目建設,細化對企服務支撐,為全縣項目建設當好服務員。始終堅持以項目為支撐,全面激活埠頭的經濟發展新引擎。
二是凝心聚力促融合。堅持美麗埠頭擴容量,推進基礎設施向村組延伸、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向村組覆蓋。按照“串珠成鏈、彰顯特色”的原則,線上以國省主干道為串聯,突出其對沿線區域經濟、產業的帶動,鞏固提升埠頭、垓上、龍砂、玉口等鄉村振興示范點,積極爭取實施一批新農村點建設項目,高標準打造2條精品示范帶,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加快推進“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全力保障濱江西向南延伸項目建設,積極融入城鄉發展大格局。
三是矢志不渝保民生。做實做優民生實事工程,穩步提升社會事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大力實施一批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實事項目。推進銜接美麗圩鎮改造提升,加快農貿市場交付使用,不斷提升圩鎮公共服務承載能力。加快推進埠頭中心小學新教學樓建設工作,積極做好旺口小學、龍砂小學等5所義務教育資源撤點并校園工作。持續深化黨建引領鄉村網格化治理,推進自治、法治、德治優勢互補,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四是持之以恒強黨建。強化思想政治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多形式開展黨員全覆蓋培訓,扎實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強化干部隊伍建設。持續加大村書記后備力量培養儲備力度,實施年輕干部培養“淬煉工程”“七個一”工作機制,通過“幫帶”“調研”“考評”等,不斷提升年輕干部綜合素質和能力。強化黨風廉政建設。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三化’”建設,進一步深化黨員干部、公職人員“吃喝風”“賭博風”問題專項整治,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九大工程”,常態化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為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提供堅強作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