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瑞(金)興(國)于(都)經濟振興
試驗區建設2016年工作要點
2016年,瑞(金)興(國)于(都)經濟振興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在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下,緊緊圍繞打好“六大攻堅戰”,以政策試驗為核心,以重大項目為抓手,著力推進試驗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一、完善試驗區規劃
(一)配合編制試驗區建設詳細規劃。在《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按照優化、提升、完善和突出操作性、協調性的要求,積極配合市級層面編制試驗區建設詳細規劃。(責任單位:縣城建局、縣發改委、縣振興辦、縣財政局)
(二)配合編制試驗區紅色旅游發展專項規劃。充分整合紅色旅游資源,結合縣“十三五”規劃和旅游發展專項規劃,配合市級層面編制試驗區紅色旅游發展專項規劃。(責任單位:縣旅游局、縣文廣新局、縣發改委、縣振興辦、縣財政局)
二、爭取一批政策及項目
(三)爭取將我縣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林業局、縣農糧局、縣水保局、縣環保局)
(四)爭取建設一批省級標準示范養殖場。(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農糧局、縣農發辦)
(五)爭取將我縣列為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改革試點縣,爭取省級層面支持我縣打造省級農業示范園。(責任單位:縣國土局、縣農糧局、縣農發辦、瀲江鎮)
(六)推進興國火車站擴能升級改造;實施長龍灌區、洋池口水庫改造工程。(責任單位:縣鐵辦、縣交運局、縣水利局)
(七)爭取試驗區產業發展基金向我縣傾斜。(責任單位:縣振興辦、縣財政局、縣城投公司)
(八)對試驗區建設涉及我縣的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爭取納入省、市有關發展規劃;對具備條件的項目,爭取加蓋“綠色通道”專用章,進入審批綠色通道,優先申報和省、市優先安排項目資金。(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交運局、縣工信局、縣水利局、縣財政局)
(九)爭取中央和省級安排的試驗區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級配套資金;爭取贛州市預算內投資項目資金向我縣傾斜。(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發改委)
三、啟動實施一批項目
(十)夯實主攻工業基礎。開工建設興國經濟技術開發區機電產業園。啟動興國氟化工基地選址工作。(責任單位:縣工信局、縣經開區、縣商務局、相關鄉鎮)
(十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瑞金云石山—于都銀坑—興國高鐵西站快速交通走廊路線選擇及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推進興泉鐵路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年內開工建設。推進昌贛客專贛州段(興國段)、興贛高速及其北延工程建設。啟動建設高興光伏50MW發電項目,大水山、蓮花山278MW風力發電項目工作。(責任單位:縣交運局、縣發改委、縣鐵辦、縣城建局、相關鄉鎮)
(十二)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啟動革命舊居舊址搶救性保護工程。啟動蘇區干部好作風紀念園(將軍園)4A級景區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和村落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配合市級層面推進金融商務核心區建設工程前期工作。啟動商貿物流園(綜合物流園)前期工作,高標準建設電商產業孵化園。(責任單位:縣文廣新局、縣旅游局、縣金融局、縣商務局、縣交運局、縣電商辦)
(十三)不斷提升城鎮承載力。啟動實施棚戶區改造及景觀提升工程。啟動實施主要中心圩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開工建設城市綜合體、城市停車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推進瀲江鎮、高興鎮全國重點鎮(江西省百強中心鎮)建設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責任單位:縣房管局、縣城建局、縣城管局、瀲江鎮、高興鎮)
(十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啟動實施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擴容、優質高中擴充、學前教育服務提升、中職教育能力建設等“四大工程”。加快推進人民醫院遷擴建工程。推進精神病院、疾控中心建設。開工建設文化藝術中心和鄉鎮(街道)全民健身活動中心。(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縣衛計委、縣文廣新局、縣體育局)
(十五)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啟動瀲江鎮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項目建設。(責任單位:縣農糧局、縣農發辦、瀲江鎮)
四、加強組織保障
(十六)強化組織領導。調整瑞興于試驗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振興辦,承擔日常統籌協調工作,并充實人員力量,落實經費保障。
(十七)加大宣傳力度。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試驗區建設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及取得的成效,在重大宣傳推介活動上予以重點宣傳,提高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知曉度。
(十八)細化工作任務。各部門、各單位要樹立大局意識,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時,要按照職責分工,主動擔責,明確工作計劃,細化工作任務,精心組織實施。
(十九)強化調度督查。建立完善我縣試驗區建設調度推進機制,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查”,確保重大項目、各項政策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