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響應縣第十九次黨代會號召,以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為目標,推動龍口鎮各項工作進位爭先,上新臺階。
(一)著力于鄉村振興,創新發展思路
持續穩定糧食生產,保障糧食供應安全。全力推進大棚蔬菜、花卉苗木、果蔬采摘、肉牛養殖、臍橙種植、油茶開發等特色優勢產業規?;a業化、品牌化發展,打牢產業興旺基礎。加快蔬菜全產業鏈發展,打造“龍口蔬菜”IP,提升龍口蔬菜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每月定期召開流動現場會,堅持“一月一調度,季度大提升”。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部曲”,深入開展清除村莊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推進“廁所革命”、拆除“空心房”、棄用附屬房,清理亂搭亂建、整治雜亂線纜、整治農戶庭院、改善路域環境、整理規劃區域、規范宣傳標語的重點整治,高標準謀劃圩鎮功能區設置,加強圩鎮農貿市場建設。重點抓好文院、睦埠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以點帶面提升鄉村振興建設能力和水平。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所有行政村經營性收入達20萬元以上。
(二)著力于鎮村建設,提升發展品位
貫徹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持續保持對違章建筑的高壓打擊態勢,開展違法用地和違章建筑清查處理專項行動。嚴格控制農村超高超大建筑,建設和諧秀美鄉村。持續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木除治,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力爭確保冬季清除到位。強力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堅持黨的領導“走出去”宣傳利好政策,“引進來”保障優質企業落地生根,現已赴廣東東莞、深圳、中山等地對接相關事宜。強化經營管理,持續開展圩鎮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專職圩鎮隊伍管理,推行圩鎮網格化管理,對集市進行規行劃市,營造整潔、清爽、美觀的營商環境。按照“綠、富、美”的總要求,以打造和諧秀美鄉村為目標,深入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扎實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和“雙百”創建活動。
(三)著力于民生福祉,共享發展成果
狠抓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種工作。壓實各村防疫責任,要求重點摸排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一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關心關愛教育事業發展。從基礎設施、教學質量、社會支持入手,集眾智、匯眾力,久久為功,努力把龍口建設成人才輩出,教育質量位居全縣前列的教育高地。目前,在龍口中學增設23盞太陽能路燈,師生夜間出行更安全。組織召開了中秋座談會,會同各村鄉賢及中小學校長共商教育事業發展,著眼教學質量提升、名校結對共建,通過獎學獎教、獎優罰劣等形式,濃厚教師、學生進位爭先的氛圍。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孝老食堂,打造農村頤養新模式。提高鎮村兩級便民服務中心服務水平,落實好各項民政優撫政策,執行好臨時救助制度、低保、特困供養和大病醫療救助政策,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扎實做好擁軍優屬和退役軍人事務工作,全面落實優撫政策。深入實施“七五”普法,深化綜治“三項建設”,加快實施“雪亮工程”,完善鎮村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健全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扎實推進源頭治理,著力化解初信初訪,進一步夯實社會安全穩定的“底座”;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加大打擊重點領域黑惡勢力和“打傘除網”力度;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突出整治重大火災隱患,強化社會火災防控,嚴查嚴管森林防火。加強食品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著力于自身建設,增強發展后勁
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持續深化“五型”政府建設。強化擔當意識、效率意識、爭先意識,嚴格執行落實中央、省市和縣委縣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始終堅持以抓落實為“天職”,強化督查督辦,大力整治不敢擔當、落實不力、推諉扯皮等行為,全面提高行政效能。樹牢品牌意識提升龍口形象。鼓勵和支持干部群眾參與“我為龍口代言”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新媒體進行多角度、立體化宣傳推介龍口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特色產業,打響龍口品牌,提高龍口的知名度、影響力,點燃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發展。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自覺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進工作,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行政決策程序。扎實做好初信初訪辦理答復,建立“駐村領導+駐村干部+村書記”現場共同辦理機制,大力扭轉龍口信訪局勢,提高群眾的認同感和滿意度。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從嚴從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行為,全力維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