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府字〔2024〕21號
崇賢鄉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崇賢鄉2024年油菜生產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會:
經研究決定,現將《崇賢鄉2024年油菜生產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興國縣崇賢鄉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3日
崇賢鄉2024年油菜生產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擴種油菜工作部署,進一步挖掘冬閑田潛力,推動稻油輪作、稻稻油輪作等耕地輪作方式,實現油菜擴面高產提質增效,推動油菜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次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強化糧油安全意識,以農民增收為目標,聚焦重點區域,集中連片推進,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油菜生產組織方式和技術模式,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資源高效利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
通過推廣短生育期的雙高雙低(高產高油、低芥酸低硫苷)油菜品種和綠色高產高效技術,實現油菜擴面高產提質增效,力爭完成2024年全鄉油菜面積1600畝、油菜籽平均單產90公斤/畝以上、總產120噸、產油45.6噸的目標任務,實現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的深度融合。
三、工作重點
(一)強化種植面積落實。全鄉油菜種植任務1600畝(具體見附件1),把任務分解到組,落實到田到戶,逐級建立落實情況臺賬,重點238國道沿線、重要道路沿線和鄉村振興示范點,打造油菜產業帶,打造油菜種植示范村,其他鄉村干道沿線全覆蓋。應種盡種,確保種得好、管得好、收成好,拓展油用、菜用、花用、肥用等多種功能,實現“一菜多用、一種多收”,提高種植效益和收入。
(二)強化技術示范推廣。不影響次年早稻生產,全鄉采用稻稻油輪作種植模式為主,加大油菜機械化推廣力度,提高全程機械化水平,大力推廣油菜一體機精量播種和油菜免耕飛套播種植模式,示范推廣好油菜“三溝”配套、重施基肥、增施硼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控等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提升油菜種植水平。創建油菜生產示范點,大力動員有種植意愿的企業、合作社和農戶參與油菜種植。
四、扶持政策
(一)大戶規模種植獎補。對油菜種植集中連片50畝(含)以上的,2025年4月中旬前進行驗收,直播栽培每畝結莢株數達到2萬株以上、育苗移栽每畝結莢株數達到8000株以上,平均株高達140cm以上,平均畝產菜籽90公斤以上的每畝獎補300元,驗收不合格的不予獎補。
(二)鄉鎮生產經費考核獎補
以農業農村局和鄉政府最后驗收核實的數據為準,縣最終驗收面積少于指導任務數50%的,將扣除轉移支付1萬元;實際翻耕種植面積少于指導任務數的75%(含)的,再扣除轉移支付0.5萬元;實際翻耕種植面積達到任務數100%(含)以上的村,鄉獎補0.5萬元;縣驗收面積超過底線數后,按三梯段進行獎補,三梯段分別為完成任務數50%(含)-60%(不含)、60%(含)-80%(不含)、80%(含)以上的畝數,分別鄉給予每畝50元、100元、150元獎補,獎補按梯段分別享受且不重復前梯段數。村引進種植大戶且和大戶簽訂了種植合同,大戶驗收面積在50畝(含)以上的,鄉獎勵到村0.5萬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宣傳引導。各村要掌握好時間節點(具體見附件2),倒排任務工期,盡快將面積落實到戶到組,育苗移栽的在9月底育苗,總之要在10月底前完成移栽或直播。
(二)加強技術服務。鄉農技人員根據全縣稻油輪作技術指導意見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幫助農戶掌握技術要領,為稻油輪作試點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三)強化督導驗收。為提高試點實效,杜絕“重栽輕管,只栽不管”的現象,嚴把補貼資金核實驗收發放關。各駐村領導、駐村干部、業務干部要在油菜播種、越冬、開花等關鍵環節適時督導檢查,為示范驗收和年終考核提供依據。各村要據實申報油菜獎補面積,建立油菜種植工作臺賬,2025年3月中旬由鄉駐村領導、駐村干部、農技人員、村干部3-5人組成聯合驗收組,按驗收要求逐戶逐田驗收油菜實種面積,經驗收達到獎補條件的按政策兌現獎補。同時,將油菜生產納入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與縣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制度范圍。
附件:1.崇賢鄉2024年油菜生產指導任務表
2.油菜種植農事日程安排表
3.油菜品種簡介
4.油菜育苗移栽技術
5.油菜直播栽培技術
附件1
崇賢鄉2024年油菜生產指導任務表
|
|||
序號 |
村別 |
稻油輪作面積(畝) |
播種范圍 |
1 |
三角村 |
200 |
鄉村干道國道沿線沿線 |
2 |
太平村 |
350 |
鄉村干道國道沿線沿線 |
3 |
霞光村 |
350 |
鄉村干道國道沿線沿線 |
4 |
崇賢村 |
200 |
鄉村干道國道沿線沿線 |
5 |
崇義村 |
200 |
鄉村干道國道沿線沿線 |
6 |
東風村 |
300 |
鄉村干道沿國道沿線線 |
合計 |
1600 |
|
附件2
油菜種植農事日程安排表
栽插方式
管理時間 |
一、稻稻油移栽 |
二、稻稻油直播 |
三、稻油直播 |
9月20日 |
選擇185天左右油菜品種,進行播種育苗,最遲不超10.5 |
|
收割中稻,處理稻草 |
10月10日 |
油菜3葉期施用多效唑控苗 |
|
9月28日-10月10日,施足基肥(含硼肥),進行油菜聯合直播播種 |
10月20日 |
晚稻收割 |
10月18日晚稻收割 |
后期同稻稻油管理 |
10月27日-11月10日 |
大田施足底肥(含硼肥),翻耕作畦、移栽油菜,每畝栽0.6-1萬株(機栽密),栽后立即澆定根水,清溝排水 |
10月20日-25日,選擇183天品種,施足基肥(含硼肥),進行聯合油菜直播播種,嚴防積水。 |
干旱灌水,嚴格做到最多2/3溝的跑馬水,水不上畦面,水多必死苗 |
11月5日 |
查苗補苗、中耕除草,追苗肥,防治病蟲害。 |
查苗補苗、中耕除草,追苗肥,防治病蟲害。 |
|
次年2月10日 |
抽薹期追施薹肥(加硼肥),清溝排水,防治病蟲害。 |
抽薹期追施薹肥(加硼肥),清溝排水,防治病蟲害。 |
|
次年3月10日 |
追施花肥,防治菌核病 |
追施花肥,防治菌核病 |
|
次年4月20日 |
油菜收割 |
4月22日,油菜收割 |
|
附件3
油菜品種簡介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主推油菜品種,結合我縣春耕早稻生產茬口銜接問題,推廣一批優質“雙低”(低芥酸、低硫甙)、穩產、抗病的早、中熟品種,引進若干花期長、色彩多的觀花型油菜新品種。
1.稻稻油輪作可選用生育期在170天左右的早熟油菜品種:贛油雜906、贛油雜1009、利油雜168、湘油420、中油988、豐油730、陽光131、圣光127。
2.稻油輪作、旱地可選用生育期在200天左右的中熟油菜品種:贛油雜8號、贛油雜10號、慶油3號,以充分利用光熱資源,達到高產穩產。
3.景區觀花型油菜可選用不同花色的品種:江彩油1號、江彩油2號等;贛油雜8號有觀花、菜用功能。
附件4
油菜育苗移栽技術
一、選用良種
選用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早熟、中熟的優質高產雜交良種。如早熟油菜品種:陽光131、豐油730、贛油雜906、贛油雜1009、利油雜168、湘油420、中油988等;中熟油菜品種:贛油雜8號、贛油雜10號、贛豐油1號、華油雜62、中油雜19號、中油雜39等。
二、培育壯苗
1.苗床精細整土、施足底肥:選好留足苗床地,苗床面積與大田面積比例為1:6。播種前每畝施商品有機肥500斤,45%復合肥25-30kg,拌硼肥600克均勻撒入土壤中。
2.播種期:9月16日-30日播種。
3.播種量:每畝苗床播種0.5公斤左右。播完用土蓋籽,蓋土后澆透水,干旱天氣蓋稻草保濕。
4.間苗定苗:出苗后疏堆窩苗,1葉1心間擁擠苗。3葉1心至4葉期定苗,每平方米均勻留苗約130株,間去異型苗、弱小苗,留健壯苗。
5.噴施多效唑:3葉期每畝苗床用有效含量15%的多效唑50克兌水50kg(即每桶水兌多效唑20克),均勻噴撒在葉片上,培育矮壯苗,防止高腳苗、彎頸苗等。
6.防治病蟲草害: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蘇云金桿菌或短穩桿菌或核型多角體病毒或5%甲維鹽水分散防治菜青蟲。播種后蓋草前用96%異丙甲草胺畝用100毫升兌水45公斤均勻噴霧。禾本科雜草長到2-3葉一心時用蓋草能防除禾本科雜草。
三、大田管理
1.田塊選擇。油菜怕積水,選擇田塊時,宜選擇土壤商情較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田面高于水溝落差較大,開溝后雨水容易排出的田塊。忌深水田、水淹地、內澇地,特別注意不要選擇排水溝底表面高于田間“圍溝”的田塊。
2.前茬管理,切草還田。根據前茬水稻生育進程、土壤保水能力,在水稻收獲前7~10天排水曬田。水稻收獲時在聯合收割機上加裝稻草(秸稈)切段、噴撒裝置,收獲時同步將稻草切碎并噴撒均勻,留茬高度30cm左右。
3.大田耕整:中稻和晚稻田旋耕或翻耕碎土時下足基肥,開溝分廂做畦,廂寬1.5-1.8米,開好‘田’字深溝排水。也可以用油菜聯合播種一體機,一次性完成作業,再人工清溝。
4.平衡施肥。優先采用油菜專用緩釋肥(N:P2O5:K2O=25:7:8),每畝底施40~50kg;或按每畝普通復合肥(N:P2O5:K2O=15:15:15)40~50kg、尿素4~5kg、顆粒硼肥0.60~0.75kg混合后底施。苗期根據苗勢,每畝追施尿素5~7kg。薹期,底肥施用普通復合肥的田塊,需根據長勢每畝追施尿素3~6kg、鉀肥3~5kg,葉面噴施硼肥100g。
5.每畝栽8000株左右。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
6.化學調控:對于旺長苗,越冬前,每畝用15%多效唑45克兌水50公斤,均勻噴施在油菜葉片上。
7.大田管理
(1)苗期管理。栽后5-7天及時查苗補苗,及時中耕除草,注意防治病蟲,抗旱排漬。
(2)中后期管理
防止漬害:春季雨水多,要清理三溝,排水防漬。
防治菌核病:盛花始期,搶晴天噴施“夏甜”或25%咪鮮胺乳油40~50ml,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30~50g。
適時收獲:當全田80%的角果果皮呈黃綠色,主軸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種皮呈黑褐色時,為適宜收獲期,可采用分段收獲,即人工或機械割倒,5~7個晴天后(95%以上的莢果已干燥)機械撿拾脫粒;或推遲5~7d后采用聯合收割機一次性收獲。
附件5
油菜直播栽培技術
1.田塊選擇。前茬管理,切草還田,平衡施肥,開溝排水同育苗移栽大田要求。
2.適時播種。在一季晚稻或二晚收割后,三天內及時翻耕大田播種,以9月25日-11月5日播種為宜,穴播、撒播均可,也可采用油菜聯合播種機一次性完成滅茬、翻耕、作畦、施肥、播種。每畝種子用量250-300克左右,播種時間推后,用種量增加。
3.施足底肥,早追苗肥。稻田每畝施復合肥30-50公斤做底肥(肥沃的旱地可少施),拌硼肥300-500克(或硼砂1.0公斤)一起施入土壤中。
4.及時間苗。5葉期通過間苗補苗,進行定苗,每畝留苗1.2-1.5萬株,定苗后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提苗。
5.化學調控。4-5葉期每畝用15%的多效唑50克兌水50kg。12月下旬每畝用15%的多效唑50-60克兌水50公斤葉面噴施。對土壤肥力高、長勢旺盛的油菜于元月下旬再噴施一次多效唑。
6.防治病蟲和雜草。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油菜播種后出苗前,每畝用50%乙草胺乳油80~100ml進行芽前除草,苗后用蓋草能防除看麥娘等雜草。苗期主要防治蚜蟲、菜青蟲、猿葉蟲等。初花期和盛花期防治菌核病,每畝可用“夏甜”或25%咪鮮胺乳油40~50ml,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30~50g。
7.其他田間管理措施與“育苗移栽技術”相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