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鄉將嚴格按照省、市、縣各級部署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三個務必”“六個必須堅持”“五個必由之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八大行動”,努力書寫好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崇賢篇章。
(一)牢記本色,全力以赴推進黨建質量真過硬。強化思想教育。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講,抓實抓細黨員干部的政治理論學習,引領全體黨員干部學理論、強思想,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壓實黨建責任。建立健全日常考勤、中心工作督查、績效考核等制度,進一步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壓實黨組織書記、黨務干部的工作責任。建立干部激勵關懷機制,對在黨建、鄉村振興、重點項目建設等工作中表現突出、政治素質好的干部,優先向組織推薦提拔使用,樹立憑實績用干部的鮮明導向。夯實黨建基礎。抓好 “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規定動作的落實,堅持每月開展黨建業務知識專題培訓,加強對村“兩委”班子的日常教育管理,不斷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同時,對照50條任務清單持續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提質增效和質量過硬。狠抓工作落實。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任務開展黨建工作,防止“兩張皮”,不斷完善和優化黨員干部“十帶頭”積分考核機制,引導全體黨員干部立足本職崗位積極發揮作用,全力以赴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以黨建為引領,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
(二)聚焦特色,不遺余力推動鄉村產業大發展。夯實農業基礎。把糧食生產擺在突出位置,加強管理技術培養,確保糧食生產工作抓的早、有重點、成效好。以崇賢鄉產業發展五年規劃為指導,結合崇賢本土產業特色,依托鄉村振興電商服務平臺,創優創特優質產業品牌,不斷推進農產品出村進城,穩步推進臍橙、葡萄、甜柿、蜜柚、獼猴桃等采摘農業發展,做優做強茶葉產業,引導經營主體創新發展模式,依托新技術、新媒體不斷拓寬銷售渠道,讓“瓜果飄香”繪就如畫“豐”景。做活鄉村旅游。積極推行“特色文旅+鄉村振興”新模式,扎實推進茶旅小鎮項目建設,鞏固提升賀堂方石嶺戰斗祝捷大會舊址周邊、老賀堂街周邊鄉村振興示范點,加速推進賀堂村方石嶺紅軍祝捷小道項目建設,加快建成集紅色教育、茶葉產業、田園觀光、民宿體驗、茶藝講堂、特色餐飲、休閑賞景為一體的特色茶旅小鎮。強化資金保障。加大農業投入,爭取各類惠民、惠農資金支持,認真落實各項涉農優惠政策,確保各項強農惠農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戶。爭資爭項扎實做好統籌資金分配,用于新開路基、道路維修硬化、水陂水圳、道路護坎、村莊環境綜合整治等,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三)打磨成色,真抓實干推動鄉村振興大跨越。鞏固脫貧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強化動態監測幫扶,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持續做好脫貧人口“三業”提升工作,做好東風移民安置點后續扶持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加快項目進度。加速推進崇賢中心敬老院、崇勝水庫、崇賢營子橋及茶旅小鎮核心區域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爭取鄉村振興示范點項目往齊分村一帶靠攏,扎實推進齊分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持續鞏固提升G238國道三角村至賀堂村最美示范路沿線環境。加大招商力度。加大對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生態康養等領域的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濃厚招商氛圍,突出產業招商、以商招商、鄉賢招商,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撬動產業發展,同時做好已引進企業對接服務工作,推動新藝智能實業公司實現增產擴面提質。
(四)扮靚景色,凝心聚力推動鄉村面貌大改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健全網格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機制,奏好村莊“拆、清、整、建、種”五部曲,整頓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現象。抓好鄉土建筑風貌特色保護與傳承,將保護和利用有機結合,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整改戶廁問題,做到邊查邊改、立行立改,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大力推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萬村碼上通”加5G+長效管護平臺,持之以恒把農村廁所革命這項民生工程抓好抓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抓好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嚴守耕地、林地生態保護紅線。繼續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攻堅整治和各類污染防治,讓藍天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五)做亮底色,強基固本推動民生福祉大提質。抓好科教文衛事業。著力發揮崇賢鄉捐資助學教育促進會作用,持續弘揚崇文尚賢的優良傳統,為崇賢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加大文化服務、健身設施投入,進一步推動文化廣場、村史館、民俗館、運動場建設。健全民生保障體系。用好各類政策,保障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基本生活。繼續完善城鄉養老服務設施,落實優撫安置政策,做好雙擁和退役軍人管理服務工作。深化殯葬改革,加快推進村級骨灰堂建設。深入推進平安建設。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廣泛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依法依規調處解決合理訴求,化解信訪積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建立落實安全防御和應急救援機制,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全方位織密織牢“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