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賢鄉2024年工作計劃
當前全縣上下圍繞“拼經濟、拼發展”主題,“三個年”活動持續深入開展,面對百舸爭流的發展態勢,崇賢鄉上下將持續堅持“敢”字當頭、“拼”字為先,扎實推動各項事業追趕跨越、爭先創優。
一是推動農業集聚發展。穩定糧食面積、穩住糧食產量,壓實農田保護責任,堅決遏制“非農化”“非糧化”,提高農資供應穩定性,堅決完成糧食生產任務。遵循產業發展五年規劃,積極對接聯系省農科院專家,深挖秋冬閑田作物種植潛力,探索農業科技創新,推動更多農業產業向崇賢集聚。聚焦崇賢特色農產品,依托鄉村振興電商服務平臺,推動產業鏈條式發展,多維度、深層次提升產品附加值,創優創特優質產業品牌,推動“菜籃子”做大做強。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現代農業為導向,繼續做優做大茶葉產業,引導經營主體創新發展模式,不斷強龍頭、補鏈條、樹品牌,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二是推動項目落地見效。積極對接各行業主管部門,強化要素保障,優化協調服務,加快推進大龍山生態旅游景區、中心敬老院、崇勝水庫、長征歷史步道(崇賢段)、美麗鄉鎮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齊分村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確保完成年度任務。推動小微濕地公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水庫移民后扶項目盡快落實落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強招商隊伍,瞄準縣鄉特色優勢產業,深化“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方式,力爭今年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繼續做好安商服務,推動招引項目盡快落地,呵護企業成長。
三是推進全面鄉村振興。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嚴格落實“每月監測會商、每月信息比對、每月研判處置”工作機制,強化動態監測幫扶,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以增加脫貧群眾收入為重點,持續發揮產業基地帶動效應,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落實穩崗就業政策。支持引導鄉賢、大中專畢業生、鄉土人才等各類人才返鄉創新創業,大力培養致富帶頭人,進一步推動“三業”鞏固提升。持續提升資金績效,確保教育、健康、就業、產業、住房、飲水和兜底保障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深化“點長牽頭+移民管理服務中心”工作模式,做好東風移民安置點后續扶持工作,確保群眾“移”出新生活、“扶”起新希望。
四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堅持底線思維,關心困難群眾衣食冷暖,不斷織密基本民生保障網。推進群眾充分就業,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健全殘疾人、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幫扶長效機制。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不斷提升救助供養水平;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積極發展社會福利、公益慈善、志愿服務等事業,做好優撫優待工作,提高婦女、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水平。持續拓寬各類保險覆蓋面,加快中心敬老院項目建設,探索居家養老服務。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用好崇賢鄉捐資助學教育促進會平臺,大力推進教育強鄉建設,進一步濃厚崇德尚賢的良好氛圍。完善文化服務設施,加大文化服務投入,進一步推動村級文化廣場、村史館、民俗館建設。
五是繃緊安全發展底線。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全力打好燃氣安全攻堅戰,聚焦使用燃氣的商住混合體、餐飲場所、農貿市場夜宵攤點等重點場所,持續開展拉網式、地毯式的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切實加強全鏈條安全監管。深入推進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加強火災風險防范,堅決防止火災事故。全覆蓋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全面落實“一對一”監護管控責任,加強對河道、山塘、水庫等重點危險水域排查巡查。統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全面消除煙花爆竹、食品安全等其他行業領域風險隱患,全力防范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決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做好信訪積案、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建設和諧平安崇賢。
六是做活文旅融合文章。持續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加快《崇賢紅色故事選集》編纂進度,建立崇賢文脈寶庫,厚植歷史文化底蘊。聚焦綠色生態資源,不斷整合、強化旅游要素,發揮農業資源稟賦,支持開發鄉村游、研學游精品路線,做好農旅融合文章,盤活“田間經濟”。扎實推進茶旅小鎮和紅色生態旅游發展,積極招引優質運營企業,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打造集客家特色餐飲、戶外拓展、鄉村民宿、觀光采摘、農事體驗為主題的農業綜合體,推動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有效轉化。持續鞏固“我為家鄉捐楓樹·共繪最美回家路”活動,悉心呵護愛心樹苗茁壯成長,為美麗崇賢添色加彩。
興國縣崇賢鄉人民政府
202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