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作安排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圍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和市委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努力書寫好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崇賢新篇章。
圍繞實現各項目標任務,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腳踏實地抓產業發展。心懷“國之大者”,嚴守耕地紅線不動搖,持續深入實施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推進良種推廣和大戶培育協同發力,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全方位抓實全年糧食生產各個環節,全力保障糧食產量穩定。借助省農科院科研力量,強化專業技術支撐,提升陽光玫瑰、紅小玉西瓜、太秋甜柿、早熟梨、蜜柚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盤活大棚蔬菜基地,培育蔬菜種植大戶,優化蔬菜品種結構,加強質量管控,實現蔬菜產業提質增效。依托鄉村振興電商服務平臺,拓展銷售渠道,探索“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產業鏈延伸路徑,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助力農業產業升級。利用博士工作站人才與技術優勢,引導農業經營主體創新發展模式,培育農業經濟新增長點。
(二)凝心聚力抓項目建設。堅定不移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搶抓“一攬子”增量政策機遇,積極謀劃促進產業升級、改善民生福祉的項目,爭取更多項目進入上級支持“籠子”。強化要素保障,積極協調各方資源,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土地、資金、人才等關鍵問題。舉全鄉之力投身項目建設主戰場,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快推進“賀堂-齊分-均福山”示范帶、大龍山生態旅游景區、中心敬老院、崇勝水庫、長征歷史步道等重點項目,確保項目按時序高質量完成。積極探索招商引資新路徑、新模式,深挖本土鄉賢資源,發揮鄉賢在資金、技術、人脈等方面的優勢,精心辦好“三請三回”活動,大力實施資源招商、資本招商、產業鏈招商、鄉賢招商等多元化招商策略,優化招商服務環境,服務縣域經濟發展。
(三)久久為功抓鄉村振興。堅定不移落實“四個不摘”政策要求,聚焦因病、因災等突發困難人群,建立健全快速響應與精準幫扶機制,筑牢兜底保障防線。強化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保障,建立常態化問題排查與整改機制,確保各類問題動態清零。充分發揮產業基地示范引領與輻射帶動效應,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加大公益性崗位供給,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支持引導鄉賢、高校畢業生、鄉土人才等各類人才返鄉創新創業,注重挖掘培育本土致富帶頭人,壯大農村人才隊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加強扶貧資產后續管理,建立健全資產管理臺賬與監督機制,探索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新路徑,增強村集體自身造血功能與發展活力。深化“點長牽頭+移民管理服務中心”模式,在產業扶持、就業幫扶、社區融入等方面探索創新,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四)矢志不渝抓民生改善。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就業政策宣傳,積極招工、送工,促進重點群體充分就業、穩定就業。落實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加大臨時救助力度與廣度,確保凡困必幫、有難必救。扎實做好優撫優待工作,提高退役軍人及軍屬榮譽感與獲得感。加大婦女、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等群體關愛服務資源投入,提升關愛服務水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繼續落實全縣優化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要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持續發揮崇賢鄉捐資助學教育促進會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教育事業發展,推進教育強鄉建設進程。組織專業力量,修改完善《崇賢紅色故事選集》,力爭拿出精品、做出樣板。
(五)全力以赴抓風險防范。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扎實推進“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作,全面加強交通、建筑、燃氣、礦山、?;?、煙花爆竹等重點領域監管,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加強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專業素質與執法能力。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工作要求,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抓實防汛抗旱工作,完善應急預案與物資儲備體系,加強雨情、水情、旱情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提高災害應急響應與處置能力。統籌抓好防溺水宣傳教育工作,增強群眾安全意識。持續完善訴源治理等矛盾糾紛排查疏導化解機制,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保持對黑惡勢力嚴打高壓態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決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六)持之以恒抓文旅融合。強化精品意識,推進大龍山生態旅游景區與“賀堂-齊分-均福山”示范帶建設,加強區域旅游資源整合,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加快完善景區與示范帶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提升交通、餐飲、住宿、旅游服務功能。深挖紅色文化、客家文化豐富內涵,提升旅游產品文化品質與精神價值。積極招引優質旅游運營主體,引入先進管理經驗與市場運營機制,深化“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與利益共享。培育周末經濟、假日經濟等新興旅游消費業態,挖掘旅游消費新潛力,激活鄉村旅游經濟增長新引擎。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加強鄉村環境綜合治理,提抓好農民建房管理,規范建房審批流程,確保鄉村建筑風貌與自然環境相協調。
各位代表,發展的重任、競爭的態勢、人民的期盼,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以更高的標準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持續鞏固主題教育成果,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全力打造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以“公心”強引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政治標準、增強政治原則、強化政治擔當、落實政治責任,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政府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縣委有決策、鄉黨委有安排、鄉政府見行動。
以“正心”立法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樹立依法行政意識,維護法治權威,行使法定權力,依法接受鄉黨委的領導和鄉人大的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決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健全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以“真心”盡職責。始終把踐行宗旨、施政為民根植于心,把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抓牢在手,用心用力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堅持實事求是,聚焦全鄉發展中心和工作重點,腳踏實地、真抓實干,面對矛盾不回避,解決問題不推脫,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節奏抓工作落實,以更有力度的工作實績書寫更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以“明心”正清風。嚴格落實黨風廉政“一崗雙責”,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市縣有關要求,堅持不懈糾治“四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打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把更多的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