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后的開局之年,也是貫徹落實省市縣黨代會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縣委“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戰略部署和鄉黨委“公平正義、文明和諧、美麗生態、富裕幸福”總體思路,系統謀劃,精準施策,全力推動鼎龍高質量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和贛州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省委十五屆三次全會、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和縣委十九屆四次全會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八大行動”,為加快推進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貢獻鼎龍力量。
我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財稅來源渠道不斷拓寬,鄉域經濟總量實現新的突破;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返貧風險全面消除;鄉村全面振興亮點紛呈,鄉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切實增強;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做到經濟要快速、發展要安全;政府建設全面加強,行政效能大幅改進,干部作風明顯好轉。
圍繞全年目標,下半年我們將繼續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聚力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做大做優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重點支持聚焦“135”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繼續培植好水頭村、楊村村南美白對蝦,麥鵝村、楊村村富硒蘆筍等特色產業發展,提高農產品深加工能力,積極培育“三品一標”認證產品、專業示范社、龍頭產業、非遺產品、一村一品等,打造“地道鼎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力發展農村小微企業,整合全鄉數據線、耳機線生產企業,推進鼎龍手工業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培育農村職業經理人,打造共富工坊,拓展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全面推進村級集體資產資源租賃發包情況集中清查清理行動。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低效土地處理工作,“一地一策”制定處置措施,做好閑置低效土地“騰籠換鳳”,與新型經營主體合作,探索飛地抱團型、資源開發型等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支持鼓勵村“兩委”干部發展、領辦各類產業基地,完善經濟效益掛鉤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村集體資金進城購買商鋪、進園購買標準廠房、自建商鋪等路徑,開拓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渠道。
(二)聚力綠色發展,厚植生態底色
鞏固提升糧食安全。堅決守住耕地紅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強力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內非耕地核實整改,應改盡改。實施“兩強一增”行動,抓好高標準農田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小田變大田”。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認真落實環保督察整改任務,深入推進節能降耗,嚴守生態紅線,持續推進河、湖長制工作,加強對長岡水庫水源保護區的巡查整改,嚴厲打擊固廢非法轉移傾倒行為,扎實做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衛片問題整改。通過“主體托管經營”等多種集約形式,探索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元化利益鏈接關系,促進集體林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治。加大水源地保護。全面落實長岡水庫水源地保護工作任務,持續開展禁捕、禁游巡查工作,協調推進長岡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水庫河道治理項目,嚴厲打擊散亂污企業,加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化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確保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及以上。嚴格農民建房審批程序,開展專項集中整治,嚴厲查處打擊違法建設、違法用地、違法采砂和毀林種茶行為。堅持做好防汛抗旱、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
(三)聚力民生福祉,提高鄉村建設水平
民生保障更“用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認真落實省定民生工程,完成2023年危房改造、村級公益事業項目和革命老區項目建設,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不斷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推動老年助餐、安心托幼、快樂健身等項目提質擴量增效,把“有意義”的事做出“真效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發展,有序推動“活人墓”清理和公益性公墓建設工作。繼續做好“互聯網+政務服務”,搭建高效為民服務平臺。推動城鄉居民社保提標擴面,強化鄉村醫保體系建設。聚焦秀美圩鎮目標,加快美麗鄉鎮建設。社會事業更“暖心”。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往村覆蓋、往戶延伸。農村安全衛生飲水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大幅提升。村莊道路、照明等基礎設施齊全。加快推進杞下—石源雙車道建設。加快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深入推進衛生健康融合發展,扎實開展群眾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體檢率、慢性病管理水平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力爭2023年全國衛生鄉鎮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文明新風更“美心”。加大環衛設施投入,鞏固“三線四邊”整治成果。持續開展集鎮環境管護工作,以線帶面,加強文明創建常態化管理,提升工作落實效率,不斷優化整體環境品質。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升文明程度和文化軟實力,創新文化內容和形式,聚焦麥鵝、茶嶺鄉村特色建設品牌。鞏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果,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修改完善“村規民約”,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不斷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將文明新風帶到村里每個角落。
(四)聚力社會治理,深化平安鼎龍建設
深入推進“三大”行動。強化各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化解,完善社會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多元化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矛盾信訪村為主、鄉“四必”工作機制,加強信訪法治化建設,持續推動信訪積案化解和重復信訪治理工作。發揮網格化作用,及時反映和協調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扎實開展信訪“三無村”創建,努力做到發現在早、防范在先、處置在小。深化平安建設。全面落實“八五”普法藍圖,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積極開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創新智慧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健全網格化管理機制,從嚴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開展防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專項治理行動,保持掃黑除惡高壓態勢,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守牢安全底線。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覺,毫不動搖抓實安全生產工作,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及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深化交通、消防、學校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提高應急管理、防災減災能力,強化做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做實做細新階段疫情防控措施,把握重點時段、重點群體、重點區域、重點物資“四個重點”,確保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藥治、人人能送醫“三個人人”。全力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完成征兵任務。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保質保量完成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
各位代表,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征程已經開啟。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永不懈怠的狀態干事創業,一往無前的姿態銳意進取,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鼎龍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