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
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圍繞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實施“五大戰略”和市委“三大戰略、八大行動”,切實推進產業升級、增強經濟活力、改善社會預期、防范化解風險、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加快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再創新時代“第一等工作”。
我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財稅來源渠道不斷拓寬,鄉域經濟總量實現新的突破;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返貧風險全面消除;鄉村全面振興亮點紛呈,鄉村建設水平不斷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切實增強;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做到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政府建設全面加強,行政效能大幅改進,干部作風明顯好轉。
圍繞全年目標,2024年我們將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一)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繪就“五美”農村新圖景
提質提效現代農業。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扎實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加快實施麥鵝等9個村47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播種面積2.5萬畝以上、總產量0.83萬噸以上。大力發展“135”農業產業,培植好麥鵝、楊村村富硒蘆筍種植280畝,種植油菜1200畝,煙葉種植550畝。同時,加強對原有臍橙、煙葉、油茶等產業基地經營主體培訓和指導,完善發展經營模式,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確保全鄉所有產業基地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大力實施鄉村建設。推進美麗鄉鎮建設五年行動,加快實施圩鎮功能升級改造。持續推進麥鵝村大華嶺紅色景區、茶嶺“紅醫小鎮”,水頭移民新村等項目建設,擦亮紅色、綠色名片。繼續推進“廁所革命”工作,實現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99.5%以上??v深推進古順、水東宅改示范點工作,加強農村建房和建筑風貌管控。深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充分發揮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站陣地作用,大力推動移風易俗,讓農村更美、鄉風更淳。
堅決守住返貧底線。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強化動態監測幫扶,確保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擴大“頂梁柱公益保險”、防止返貧保險覆蓋面,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抓住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著力擴大產業、就業覆蓋面。加強扶貧資產和銜接資金項目管理,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成果,做好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醫保參保工作,常態化開展控輟保學,嚴防“老人住老房”現象反彈。
(二)持續厚植民生福祉,不斷滿足群眾新期盼
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持續抓好民生實事項目建設,重點推進實施好杞下、石源等2村通村公路“雙車道”改造、圩鎮提升改造、圩鎮農貿市場建設、鄉變電站和供電所、新建山塘1座等一批民生項目建設,爭取早日惠及于民。
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力爭年內新增城鎮就業300人以上。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協助重點企業做好招工進廠穩崗,全面完成就業信息登記任務。健全殘疾人、脫貧人口、農村低保收入人口就業幫扶長效機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織密社會保障網絡。擴大城鄉醫保、新農保的參保覆蓋面,提高鄉敬老院五保人員入住率。認真做好低保、五保申報審核,促進臨時救助、五保低保等各項惠民政策落地見效。扎實推進“雙減”工作,建立優秀學子、優秀教師扶持獎勵機制,不斷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持續提高鄉村醫療服務水平。提檔升級鄉村綜合便民服務站建設,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筑牢生態環保防線。全面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提升攻堅戰,加強揚塵污染防治,嚴禁焚燒秸稈,繼續打好凈空、凈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常態化做好沿河、沿湖巡查,嚴厲打擊河道采砂和非法捕撈行為,繼續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污水直排問題專項整治。持續抓好低質低效林改造工程,推進森林防火帶建設,年內力爭完成改造面積1500畝以上。全面拔除零星松材線蟲疫木,堅決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嚴控水源保護區臍橙、油茶等果業開發,在保護區外合理有序開發臍橙、油茶等產業,落實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減少水土流失及地下水污染。
(三)著力優化發展環境,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
抓嚴抓緊綜合治理。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深入開展禁毒人民戰爭,全面完成國家反詐中心APP的宣傳推廣任務,持續推進公眾安全感及政法滿意度“雙提升”工作,堅決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堅持化解初信初訪和信訪積案“兩手抓”,妥善辦結“民轉刑”矛盾糾紛,利用好鄉村調解員作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確保涉訪涉訴問題實現“減存量、遏增量、防變量”。
落實落細應急管理。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狠抓自建房、“九小場所”、城鎮燃氣、道路交通、防溺水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落實落細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全面消除風險隱患,堅決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完善應急隊伍、設備、物資等應急基礎能力建設,提高應急演練水平,確保應急救援響應迅速有力。
做好做優鄉村治理。在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矛盾糾紛調處等領域實行“積分制”管理,實現鄉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開展“最美屋場”“美麗庭院”“文明家庭”等評選創建活動,通過設立“紅黑榜”“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評比”等活動,讓鄉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積極開展厚葬薄養、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快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四)強化干部作風建設,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著力建設法治政府。牢固樹立法治思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開展“八五”普法工作,廣泛宣傳法治建設新理念、新舉措,進一步提高干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堅決執行重大決策合法合規性審查、重大決策評估制度,嚴格按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接受監督、行使職權,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風尚。
著力建設高效政府。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以立說立行的執行力、敢闖敢試的創新力、善作善成的戰斗力,銳意探索破解難題,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推動各項工作爭先創優、出新出彩。深入推進“五型”政府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接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努力爭創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