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事項 | 公開內容 (要素) | 公開依據 | 條款內容 | 依據效力 位階 | 公開時限 | 公開主體 | 事項類別 (法定公開、其他) |
公開渠道和載體 | 公開對象 | 責任處室 | 對應職責 | |||
一級事項 | 二級事項 | 三級事項 | 全社會 | 特定群體 | ||||||||||
機關簡介 | 基本信息 | 興國縣民政局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方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年修訂版) | 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 |
行政法規 | 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 | ■政府網站 |
√ | 辦公室 | 對機關簡介及時的收集、梳理及更新,使信息更加公開透明,提高信息的知曉率,方便群眾的了解和監督。 | ||
機關職能及機構設置 | 機關職能 | 興國縣民政局職能 | ||||||||||||
機構設置 | 興國縣民政局內設機構設置及職能 | |||||||||||||
政策法規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文件名稱、文號、正文、發布機構、發布時間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年修訂版) | 第二十條 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主動公開本行政機關的下列政府信息:(一)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 行政法規 | 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 | ■政府網站 |
√ | 各股室 | 對文件的收集、梳理、解讀及公示,做好相關文件執行的監督和指導 | ||
行政規范性文件目錄 | 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清理結果及繼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 |||||||||||||
政策解讀 | 行政規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文件、規劃、制度等解讀文件,有關熱點問題的解讀和回應 | |||||||||||||
重大決策預公開 | 重大決策預公開 | 興國縣民政局實施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等重大決策,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意見收集和采納情況等信息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年修訂版) | 第十九條 對涉及公眾利益調整、需要公眾廣泛知曉或者需要公眾參與決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 | 行政法規 | 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 | ■政府網站 |
√ | 各股室 | 對重大決策的收集、梳理與整合,制定預公開計劃,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意見收集和采納情況等信息 | ||
財經信息 | 財政決算 | 興國縣民政局及所屬二級單位決算情況說明、表格、“三公”經費支出決算、預算績效管理情況等信息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年修訂版) | 第二十條 行政機關應當依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主動公開本行政機關的下列政府信息:(七)財政預算、決算信息; | 行政法規 | 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 | ■政府網站 |
√ | 財務股 | 按照財政局批復,制作本單位決算情況說明、表格、“三公”經費支出決算、預算績效管理情況等信息并公示。 | ||
政府信息公開 | 公開指南 |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的名稱、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方式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年修訂版) | 第六條 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 第十二條 行政機關編制、公布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應當及時更新。 |
行政法規 | 及時公開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 | ■政府網站 |
√ | 辦公室 | 對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事項內容、時限、主體等信息的編制、審核及發布。 | ||
年度報告 |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
主動公開事項目錄 | 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事項內容、時限、主體等 | |||||||||||||
重點領域信息 | 養老服務 | 養老服務相關政策實施情況 | 《江西省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發放工作管理辦法(試行)》 | (四)加大政策宣傳。各地要充分利用公共媒體、網絡平臺、公告欄等方式,廣泛開展高齡津貼政策宣傳,公示本地區高齡津貼標準、申請流程等,提高群眾知曉度,并主動接受社會各界和群眾對高齡津貼發放工作的監督。 | 民政廳高齡津貼文件 | 及時公開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事項 | ■政府網站 |
√ | 養老服務股 | 對享受高齡津貼老人發放情況進行監測和監督。 | ||
城鄉低保 | 城鄉低保相關政策實施情況 | 民政部關于印發《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試行)》、 | 第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加強本轄區內最低生活保障審核確認工作的規范管理和相關服務,促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公開、公平、公正。 | 行政法規 | 及時公開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事項 | ■政府網站 |
√ | 社會救助股 | 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救助實施情況進行監測和監督。 | |||
特困供養 |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相關政策實施情況 | 民政部關于印發《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的通知、民政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意見》的通知、 | 第二條 特困人員認定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應救盡救,應養盡養; (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 (三)嚴格規范,高效便民; (四)公開、公平、公正。 |
行政法規 | 及時公開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事項 | ■政府網站 |
√ | 社會救助股 | 對特困供養人員救助實施情況進行監 測和監督。 | |||
臨時救助 | 臨時救助相關政策實施情況 | 《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民政部 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臨時救助工作的意見》 | 二、明確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 臨時救助制度要以解決城鄉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問題為目標,通過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鼓勵社會參與,增強救助時效,補“短板”、掃“盲區”,編實織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安全網,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 臨時救助制度實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要統籌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臨時救助工作,衛生計生、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要主動配合,密切協作。 國務院民政部門統籌全國臨時救助制度建設。國務院民政、衛生計生、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臨時救助工作要堅持應救盡救,確保有困難的群眾都能求助有門,并按規定得到及時救助;堅持適度救助,著眼于解決基本生活困難、擺脫臨時困境,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堅持公開公正,做到政策公開、過程透明、結果公正;堅持制度銜接,加強各項救助、保障制度的銜接配合,形成整體合力;堅持資源統籌,政府救助、社會幫扶、家庭自救有機結合。 |
行政法規 | 及時公開 | 興國縣民政局 | 法定公開事項 | ■政府網站 |
√ | 社會救助股 | 對臨時救助實施情況進行監測和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