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縣政協十六屆三次會議第106號建議的答復
尊敬的魏振華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優化營商環境”協商議政,凝聚共識的幾點建議》收悉,我委高度重視,會同縣行政審批局、市監局、司法局等部門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認真研究,安排了專人落實辦理,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一、關于推進思想大解放問題。今年以來,我縣根據《深圳市與贛州市對口合作方案(2023-2027)》等文件精神,全面對標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特別是與深圳方面開展更大范圍、更多形式的對接交流,力爭把“深圳經驗”轉化為“興國實踐”。今年3月,我縣選派了19名縣直、鄉鎮主要負責同志和科級干部前往深圳市福田區委黨校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能力素質提升培訓;4月份,又選派了48名優秀年輕干部前往深圳市福田區開展為期35天的綜合知識培訓。
二、關于健全落實容錯免責機制問題。近年來,為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全縣上下持續推進干部作風隊伍建設,全力打造敢擔當、善創新、能攻堅的干部隊伍。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嚴格落實省委《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針對《實施意見》明確的六種容錯情形,進一步推動容錯糾錯機制落地見效,按照法律法規和職責權限,對有關單位和干部在履職盡責、改革創新過程中出現偏差失誤乃至錯誤,依規依紀依法從輕、減輕處理或者免予責任追究,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為優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如埠頭鄉紀委為渣江村黨支部書記王某明、鄉民政所負責人孫某召開失實檢舉控告澄清證明會議,切實保護被誣告錯告的黨員干部。
三、以優化政務服務平臺問題。為持續優化我縣營商環境,提高企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我縣持續深化“一次辦”制度,全面落實“一件事一次辦”事項,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著力推進“贛服通”興國分廳5.0建設,并啟動5.0迭代升級。2023年將上線“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等一系列政務服務平臺。其中,今年3月已打通并實現了企業準入、準營、變更、注銷等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通過業務整合、流程再造、數據共享,將職能部門辦理的“單項辦事服務”集成為企業視角的“一件事”主體,進一步優化場景集成服務,形成企業從“準入”到“注銷”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同時做到“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表申請”,實現“一網辦、一窗辦、一次辦”,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
四、關于規范和約束執法行為問題。為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我縣積極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一是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統一執法標準和尺度,打通“江西省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監督平臺”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部門協同監管平臺—江西)”的系統壁壘,在全面實施跨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時實現了兩個系統的數據對接。截至目前,我縣在“江西省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監督平臺”上已有29個部門建立了檢查對象庫,共有檢查對象數為20746戶。二是規范執法行為。印發了《興國縣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若干措施》,從減少涉企行政檢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機制、強化行政執法監督等方面要求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三是強化重點領域整治。今年以來,縣交運局、司法局、公安局等部門聚焦“扭住關鍵問題精準發力、深化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三個重點,開展了交通安全和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五、關于營造親商安商環境問題。為建立更加親商安商的惠企環境,一是全力推進工作發展提速提效,建立健全縣領導掛點幫扶、政企圓桌會議、企業特派員、企業滿意度測評等機制,開展“親清瀲江”政企餐敘、“企業幫扶日”“政務開放日”、稅務“模范”服務日等特色活動,為企業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充分利用“親清贛商”“惠企通”惠企政策兌現平臺,大力推行惠企政策兌現“線上一網、線下一窗”改革。二是梳理下發了《貫徹落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政策措施>責任分工》,推動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落實。三是總結借鑒“市場主體大走訪”的工作經驗,積極推進營商環境“網格+”行動,依托全域網格化管理構架,將營商環境納入網格化管理,實現“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
下一步,我縣將按照上級關于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決策部署,堅持市場化、便利化、法制化為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和群眾滿意度為導向,聚焦短板弱項,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嚴作風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
感謝您對我委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