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根據縣委有關法治政府建設領域工作部署和《興國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若干意見》,我局堅持依法行政為基本要求,不斷完善法治體系建設,強化組織保障和能力建設,豐富執法普法內容,規范執法行為,全面履行市場監管職責,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現將一年來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堅持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
緊緊圍繞市場監管重點,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穿運用于市場監管領域,著力增強市場監管隊伍的思想政治意識、法紀意識。一是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納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點,強化班子隊伍的法治思想教育,充分發揮“頭雁”效應。二是利用“三會一課”等黨內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學習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法治思想。三是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納入年終述職述法內容。
(二)實施合法性審查與集體討論決策制度,構建依法制度體系和民主決策機制。
1.強化內部法律監督。認真做好行政處罰案卷的法制審核工作,普通程序案件全部通過法制機構審核。今年共審查案件246起。嚴格執行一審一核制,落實重大案件集體討論制度。對個人罰沒超過2萬元、法人和其他組織罰沒超過5萬元、低于法律最低幅度、疑難爭議案件,全部通過案審會討論決定。開展規范性文件法制和公平競爭審查、重大事項及5000元以上支出局務會討論制度。
2.構建法律顧問參與法律事務制度。聘請專職律師一名為本局法律顧問,實施了法律顧問工作制度,建立法律顧問工作臺賬。
(三)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建設高素質市監執法隊伍。
1.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實施行政執法公示、全過程記錄、法制審核制度。對行政處罰案件全部在本系統執法辦案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系統、信用中國進行公示。對食品抽檢案件處置情況,通過興國政務網以公告形式進行公示。對行政處罰案件的辦理,通過紙質、執法記錄儀、照片等形式進行全過程記錄并保存。加大政務公開力度,依托縣政務服務網等平臺,主動公開我局政策法規、工作文件、通知公告等信息。大力推動陽光政務,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2.加強執法隊伍和裝備建設。全局取得執法證資格150人、具有法律職業資格1人。內設法制審核機構一個(法規股),并配備審核人員2人。制定了《興國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配有執法記錄儀22臺、執法車輛、特種設備執法專用車輛18臺。
3.依托“互聯網加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平臺,規范監管檢查組織實施,明確監管執法的統籌責任,防止隨意檢查,重復檢查、多頭檢查,加強市場主體監管。制定公布了涉企事項清單,分配對應到各執法機構。今年開展企業年報雙隨機及聯合雙隨機檢查21次,檢查經營戶805戶。
4.嚴格執行“安靜生產期”制度。根據《關于進一步保障企業安靜發展的若干措施》(贛市辦字〔2024〕3號)文件要求,嚴格執行企業“安靜生產期”制度。在每月1日—25日期間,除省級及以上部門部署的執法檢查、專項整治和有關工作要求,以及調查處理涉及特種設備安全、食品安全等事件外,原則上不對企業開展行政執法檢查。嚴格執行入企執法報批備案和執行掃碼制度。今年在“安靜生產期”開展了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專項整治一次,入企4家,全部實施報批。
5.依法推行柔性執法,讓市場監管執法有力度有溫度。積極落實“包容審慎”監管制度,著力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的行使,堅持為市場經營主體營造寬松和諧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在嚴格遵守《行政處罰法》《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相關規定的基礎上,按照《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領域從輕行政處罰清單、減輕行政處罰清單和少用慎用行政強制措施清單(1.0版)》和《江西省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2.0版)》,準確把握不予立案、從輕、減輕、免予處罰、不予行政強制措施的執法尺度,依照法定程序實施包容審慎執法,全力避免小過重罰,以寬嚴相濟的監管手段維護良好市場秩序,營造更加公平公正法治環境。今年,行政裁量從輕、減輕處罰109起;不予立案、免予處罰42起。
6.加強了行政執法與刑事銜接,規范案件移送行為。在案件移送、案源信息、聯合執法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協作,努力做到互通信息、資源共享,形成高效協作執法辦案機制。今年對符合條件的2起案件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7.貫徹落實法治政府示范創建工作。根據《興國縣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工作方案》及細則的要求,逐項對照創建的內容,積極開展市場監管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推動創建工作取得成效。
(四)優化營商環境,助推市場經濟。
緊扣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扎實推行簡易注銷、深入開展一網通辦業務,提升網辦率。一是加大“放”的深度。將食品經營許可及小餐飲、小食雜、食品小作坊的登記、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登記精簡審批材料、在線獲取核驗營業執照。對上述市場主體的登記,除負面清單外,經營場所證明實行自主申報、告知承諾。解決束縛企業經營活動難題,有力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二是強化“管”的力度。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并通過強化業務培訓、宣傳督導等方式,持續做好2024年度市場主體年報工作,逐步構建權責明確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三是增強“服”的廣度。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推行“不見面審批服務”,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減少群眾企業跑腿次數。
二、主要負責人履行職責情況
縣局主要負責人嚴格按照《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認真扎實開展法治建設工作,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一是組織領導班子帶頭學法、克己守法、規范用法,抓好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等主題法治學習和市場監管領域重大法律法規學習。二是開展研究局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專題工作2次以上,將法治建設貫穿市場監管各項工作的全過程,著力解決法治工作的重點、難點。三是實行重大案件集體討論制度。對個人罰沒超過2萬元、法人和其他組織罰沒超過5萬元、低于法律最低幅度、疑難爭議案件,全部通過案審會討論決定。四是研究制定出臺了《興國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辦案紀律若干規定》,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人員行政執法行為。五是推動普法宣傳融入履行職責各環節、全過程,認真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社會責任,充分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世界知識產權日等時間節點,組織法律知識進市場、進社區等活動10余次。六是推動落實行政執法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自查問題11條,整改問題11條,建章立制6個,辦理有影響力的民生實事8件。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基層法治基礎不扎實,監管隊伍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有待提升,尤其是基層監管所工作人員較少,執法力量嚴重不足,市場監管領域難以做到全覆蓋、無盲區。二是干部職工運用法治思維和手段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還不夠,需進一步加大普法宣傳教育。三是執法人員在法制知識學習方面不全面,執法隊伍建設專業技能與新形勢下市場監管工作有一定差距,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繼續加強業務培訓,努力提升執法人員政治意識和業務素質,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進公開公正文明執法。
2.進一步抓好制度工作機制的建設完善落實,確保市場監管行政執法工作在法治的軌道上進行。
3.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強化市場監管執行力,確保局屬各單位能全面、有效地履行市場監管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