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坑鄉位于興國縣境東北部邊沿山區,距縣城51公里。東鄰興江鄉及寧都縣黃陂鎮,南接古龍崗鎮,西連良村鎮,北與永豐縣君埠鄉和寧都縣大沽鄉為界。政府駐地南坑村。面積128平方千米,其中林地總面積17.52萬畝,耕地總面積10037畝,戶籍人口1.21萬人。轄南坑、樓溪、富興、富寶、鄭楓、中葉6個村委會、122個村民小組。
歷史綿長,人文積淀深厚。南坑鄉行政建置歷經變遷,蘇區時期分屬永豐、興國、龍岡等縣;1949年為永豐縣南溪鄉,后歷經區劃調整,于1984年正式建鄉。南宋時期北方難民南遷形成的客家文化,孕育了南坑淳樸好客的民風,“豐年留客足雞豚”是待客常態。三華山作為鄉內標志性山體,因元朝邱、王、郭三仙濟世救人的傳說被尊稱為“三華仙”,山頂三仙廟香火旺盛,廟內條石建筑與“知足不貪”的民間智慧流傳至今。作為紅色故土,南坑鄉為共和國捐軀的英烈達422人,涌現出開國中將吳法憲、長征干部肖華友等杰出人物,紅色印記深刻。
資源豐饒,物產獨具特色。南坑鄉林地總面積達17.57萬畝,盛產杉木、松樹、毛竹等;礦產以鐵、鉬、鎢礦為主,儲量豐富,已探明儲量占全縣鉬礦儲量80%,計劃總投資20億元的瀲江礦業鉬礦開采加工項目正在火熱進行;水資源因山勢陡峭、落差大而極具開發價值,境內5座小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040千瓦時。農業業態多元,山上以油茶、毛竹為核心,山下主打水稻蜂蜜、茶油、茶葉、筍干等特產遠近聞名,使南坑獲“蜂蜜之鄉”“油茶之鄉”“毛竹之鄉”的美譽。
產業奮進,發展后勁充足。南坑鄉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以服務內王坑鉬礦300萬噸/年采選一體化項目與古南公路改建工程兩大省重點項目為核心,全力夯實發展基礎。目前,鉬礦項目完成征地3700余畝,選礦區、尾礦庫等關鍵區域用地已交付,尾礦庫隧洞、選礦車間等工程順利推進,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古南公路全線開工建設,路基填筑、涵管安裝、橋梁基礎等工程有序推進,為構建“半小時交通圈”提供有力支撐。在推動項目建設的同時,南坑鄉積極赴浙江、江蘇等地開展招商引資,精準服務重點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鄉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積了充足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