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興國縣搶抓機遇,大力培育新興產業,通過實施“智改數轉”、搭建創新平臺等關鍵舉措,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昔日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山區縣,如今正煥發出蓬勃的創新活力,走出了一條具有老區特色的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在江西晶華微電子有限公司的無塵車間,半導體封裝設備正在高速運轉,依托智能化管理系統,企業從訂單接收到產品下線全流程周期縮短了約25%,生產成本降低了18%。
作為興國縣重點引進的新型顯示模組企業,晶華微電子專注智能控制與人機交互領域,目前已與25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穩定合作。
然而三年前企業初到興國時,卻充滿忐忑——內陸山區縣能否吸引并留住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數字化轉型的高成本如何跨越?人才、技術、資金,像三座大山橫亙在眼前。
除了推動數字化轉型,興國縣也意識到,創新平臺匱乏也是制約當地產業升級的另一大瓶頸。過去,由于創新平臺稀缺,企業研發力量分散,難以形成協同創新的集聚效應。
找準癥結后,興國縣加大扶持力度,積極培育建設各類高水平研發機構。2024年,全縣新增省級創新平臺4個、市級創新平臺15個,創新生態持續優化。不久前,江西海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的“贛州市煙酰胺產業鏈生物制造技術創新中心”成功獲批組建,便是其中一項成果。
從補齊“短板”到打造“跳板”,從直面“痛點”到塑造“亮點”,興國縣產業轉型成效顯著,近五年來,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長率達24.57%,創新動能持續增強。今年1至8月,興國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