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司法局2022年工作情況總結
2022年,在縣委、縣政府和縣委政法委的堅強領導下,興國縣司法行政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服務中心大局,著力補短板、揚優勢、創亮點,努力推動各項工作新跨越。
一、全面依法治縣加快推動
積極履行全面依法治縣工作的牽頭協調作用,印發了《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2022年工作要點》,將依法治縣納入全縣高質量發展考核,開展了黨政主要負責人年度專項述法,開展領導干部任前考法工作,今年以來組織了我縣93名新提任科級領導干部參加了法律法規考試,切實增強了領導干部法治素養。
二、法治政府建設深入推進
一是實施“企業安全生產期制度”,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推動包容免罰,公開了三批次380項輕微違法免罰清單。公布行政執法監督管理舉報電話,開辦了法治政府建設專題培訓班,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二是推進行政復議規范化和行政爭議調解機制建設。著力把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成效轉化為為民服務實效,對行政復議場所和機制進行了優化、規范化,縣行政爭議多元調處中心掛牌運行,切實發揮了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2022年以來,受理行政復議案件37件,辦理縣政府行政應訴案件共6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三是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機制,進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執政能力。2022年以來,共審查189件,以縣政府名義制定的7件規范性文件已報市政府備案。
三、法治宣傳教育提質增效
一是持續推進“八五”普法,濃厚法治宣傳氛圍。在全縣范圍內廣泛開展“3.15”消費維權日、“綜治宣傳月”、“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6.26”禁毒宣傳日、“12.4”憲法日等活動,2022年共開展普法活動40余場。二是加強法治陣地建設。結合實際,按照紅色文化教育、干部黨性教育、全民法治教育統籌融合理念,嵌入式的建設了興國縣紅色法治文化園,并成功入選2022年“江西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有望沖擊全國基地。三是創新普法宣傳方式。利用興國山歌等特色文藝活動與普法深度融合,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傳播法治文化,其中普法山歌走進2022年全省法治文化建設現場會,得到點贊。
四、公共法律服務便民貼心
一是全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加快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全面推進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26個鄉鎮區工作站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實現了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二是不斷優化法律服務水平。對縣法律援助中心和公證處進行了升級改造,完善了服務流程,強化了服務意識;開展法律服務延時、線上、上門辦理等便民舉措。2022年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提供法律咨詢14889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91件,開展辦理各類公證事項827件,切實增強了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三是完善行業監管機制。常態化開展“法律服務回訪”和“群眾投訴受理”工作,2022年,累計開展回訪1267起,滿意率99.53%,對非滿意的案件全部進行回訪處理,確保群眾舉報投訴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四是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工作職能。組建專項法律服務團隊,為問題樓盤的妥善處置提供了積極探索,在省、市五型政府建設簡報上做了典型推介。
五、平安建設保障到位
一是嚴格落實黨的二十大安保要求,依法加強特殊人群監管,確保在矯對象無一脫管漏管。全面落實刑釋人員必接必送制度,今年來接收刑釋人員397人,累計發放生活補助23.69萬余元。安排監獄服刑人員家屬遠程會見400余批800余人次,為監獄服刑人員家屬節省路費40萬余元。二是持續推進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高質量完成社區矯正、安置幫教雙基地建設。三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優化升級人民調解員隊伍,建立分層次、分門類的調解專家庫,對全縣2100余名人民調解員進行了培訓,極大的提高了基層調解能力。四是深入開展 “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制定印發了《關于加強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杰村鄉含田村被評為“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進一步加強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有不少問題和不足。如司法所人員業務能力水平仍待提升、司法所基礎建設仍待完善、對外宣傳工作仍待加強,群眾滿意度仍待提高等等。
下一步,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決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力爭2023年在推進全面依法治縣上走前列、在深化法治政府建設上再提速、在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上爭一流、在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上再加力、在加快司法所規范化建設上下功夫、在抓實特殊人群管控上作示范、在強化矛盾糾紛化解上提質效,奮力推動我縣司法行政工作開啟新征程、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