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水利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奮力書寫興國水利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24年獲得的主要榮譽
2024年,興國縣被評為2023年度全省水利綜合考核第一等次、全市2023年度河湖長制工作考核第一等次、農村飲水安全、爭資爭項和投資落實、水土保持等3項單項考核位列前3名;爭取特別(增發)國債工作榮獲市水利局通報表揚;2024年2月,我縣在全省水利水電工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8月,我縣在贛州市全國市級水網先導區建設推進會上作交流發言;9月,水利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水利干部業務培訓班成功在我縣舉辦;12月,全市水庫移民后扶資金監督管理業務培訓班分三期在我縣舉行。
二、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
1.緊盯保供保灌,不斷夯實水利基礎設施。一是特別國債項目加速推進。江西省平江灌區工程總投資51.45億元,6月13日全面開工,目前納入2024年工程量清單的水庫、泵站、管線等工程正在全速推進。小型灌區建設項目于5月15日開工建設,完成國債投資7110萬元,完成率90%;中小河流治理興江段已完成總工程量95%。二是水源灌溉工程建設力度持續加大。崇勝水庫工程于2022年10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5%。洋池口水庫、長龍水庫應急備用水源、長岡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主體工程已完工。桐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已于2024年8月7日開工建設,總投資5085.03萬元,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三是防洪保供設施不斷完善。興國縣主要支流治理孤江良村段工程已完工;全面開工建設新建山塘9座;正在實施加固山塘36座。實施2024年度水庫移民后扶項目65個,總投資5366.64萬元,目前均已開工建設,已完工42個。30個百噸千人及以上工程農飲提檔升級總投資650萬元,已完成了項目總工程量的65%。
2.堅持生態優先,縱深推進河湖生態治理。一是扎實推進河湖長制。完成了睦埠、方太、富興、長保、均村等5個市級水生態文明村創建申報;開展了天源河、水南河、樟木山河、江背河等9條河流健康河湖評價;累計創建省級水生態文明村2個,建設幸福河湖1條,建成省級水利風景區1個。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今年以來,全縣363名河長累計巡河1.5萬次,發現河流水庫“四亂”問題984個,已整改963個問題,21個問題正在整改中。二是強化水資源管理和節水創建。嚴格控制用水總量,開展了節水進學校、企業、機關、社區及鄉村等“五進”活動,增強了社會各界的節水意識。完成了節水載體創建節水企業4個、學校7個、醫院1個、小區6個;完成了50萬方用水戶水權交易1例、合同節水改造編制2例;完成了長岡水庫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
3.加強行業監管,強化依法治水管水能力。一是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憲法宣傳周”等活動為宣傳契機,通過設立法律咨詢臺、懸掛宣傳條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民眾普及涉水法律法規知識。今年來,共發放宣傳資料4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3000余人次。二是嚴厲打擊水事違法行為。通過暢通舉報渠道,拓展線索來源,引導民眾廣泛參與打擊水事違法違規行為,及時發現并查處各類水事違法違規行為。今年以來,累計開展河道巡查330余次,出動執法人員670余人次,巡查河道長度16000余公里,作出水行政處罰案件31起,案件罰沒53.3萬元。
4.聚焦防洪保安,堅守水旱災害防御底線。一是組織開展汛前檢查。2024年3月,組織全縣各鄉鎮水利員、水庫安全員、堤防管理員等開展了業務知識培訓班。聯合縣自然資源、住建、應急等部門對全縣水庫、河堤的防汛物資儲備和設備運行情況進行了汛前安全大檢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下發了整改通知書,共發現隱患16處,整治隱患16處,完善維護了全縣水庫水情雨情監測設備,落實防汛物資和隱患整改資金87萬元。二是嚴格落實防汛責任。始終堅持24小時防汛值班制度,對全縣水庫、河堤、山塘的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安全責任人進行了核實和編錄。完善了長岡、長龍和塘澄水庫度汛方案以及編制了全縣小型水庫、河堤工程度汛方案,組織修編了各鄉鎮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完善了縣級山洪災害防御預案。三是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加強水利設施科學調度,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強降雨期間,對各類水庫、山塘、水壩等水利設施的水情雨情及時監測,下發調度令共28次,騰出防洪庫容,充分發揮了水庫及攔河壩的攔洪削峰作用。6月28日,由縣融媒體中心聯合縣水利局采寫的新聞,興國縣長岡水庫臨近汛限水位,采取開閘放水騰庫迎峰,在中央電視臺電視總臺《朝聞天下》播出。
二、存在問題
1.水利工程仍存在短板。受項目保障因素的影響,我縣骨干工程、樞紐工程、大中型水利工程規劃較少,目前入圍省級十大領域重大項目僅12個,且工程效益不夠明顯;其他符合條件的新建水庫等項目均受到用地用林、生態紅線方面的制約。目前因縣級配套資金未落實到位,前期工作經費暫無保障。
2.項目建設進度不理想。因用地用林許可程序較為復雜、審批時間較長等問題,導致平江灌區工程實物工作量低;崇勝水庫因后續資金還未落實,導致建設進度較慢;因項目重復及部分鄉、村申請設計變更,小型灌區項目還未徹底完工;部分新建山塘因涉及林地征收款項問題還未落實造成阻工現象,制約山塘建設進度緩。
3.水政執法監管壓力仍然較大。我縣河道岸線長、監管范圍廣,目前雖然采取日常巡查加舉報線索核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河道采砂、破壞水環境等水事違法行為予以查處,但受經濟利益驅使,非法采砂等現象仍然存在、長岡水庫垂釣現場、“三無”船只問題一直是難點。加上原來聯合執法大隊工作經費由縣政府撥付,自2021年6月起縣政府未撥付相關費用,目前存在經費嚴重不足、拖欠執法人員下鄉費和租車費用的情況。
4.農田水利設施管護有差距。我縣農田水利工程具有“點多、面廣、規模小”的特點,由于管養主體不明確,管理不善,工程維護不到位,農田水利設施仍處于薄弱的狀態。末級渠系工程和小型灌區由于管護不到位,存在建筑物老舊、渠道坍塌淤阻、滲漏嚴重及養護不到位等問題,同時還存在著管護經費短缺、農業用水矛盾、用水粗放等問題。
三、2025年工作謀劃
下一步,縣水利局將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總目標,統籌推進水旱災害防御、水利深化改革、農村飲水安全、水資源配置、水生態保護,為全面建設興國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1.堅持人民至上,構建系統完善的防洪減災體系。一是持續優化防汛抗旱應急響應機制,全面開展汛前隱患排查,扎實開展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治,開展各級水旱災害防御演練,加強水旱災害物資儲備和管理工作。二是扎實提升山洪災害防御能力,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強化水庫安全管理,強化工程調度運用管理,提升聯合調度水平。三是開展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提升行動,依法依規依職責開展質量安全監督,實現在建重點水利工程全覆蓋。加強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加強質量安全指導與培訓,提高質量監督能力建設,保障水利工程質量安全。
2.堅持系統觀念,打好水利項目建設攻堅戰。一是積極謀劃項目前期。立足我縣水網規劃,緊盯防洪保安和水安全保障工程,統籌存量和增量,計劃謀劃2025年及“十五五”期間農村經濟領域項目超長期國債項目共42個,總投資85.24億元。力爭2025年啟動實施興國縣中心城區一江兩岸防洪功能提升項目、興國縣濊水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平江灌區數字孿生工程、坪山水閘除險加固工程、睦埠水庫、山下面水庫、瀲水東村段和城區攔河壩段河道清淤疏浚項目、3座水庫清淤項目及小型引調水項目等水網項目。二是積極向上爭資爭項。搶抓當前國家實施“兩重”戰略和系統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的關鍵期,積極與省市廳局對接匯報,爭取中央水利發展資金、超長期國債、地方債券及煙草援建等項目資金,扎實推進平江灌區項目、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創建幸福河湖、洪患村鎮治理等項目建設和落地,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三是扎實推進重點水利項目建設。加快大型平江灌區項目、崇勝水庫、桐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等在建工程建設,積極推進移民示范村等后扶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水庫移民村基礎設施,全力打造水庫移民“示范村”。全面完成2025年86座病險山塘整治加固,發揮灌溉效益,進一步有效提升農業生產綜合能力。
3.堅持綠色發展,穩步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提升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一是加強水資源管理。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深入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實現縣域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全覆蓋。二是加強河湖管理。全面強化河湖長制,完善“河湖長+”機制,探索創新河湖管護長效機制,著力解決河湖管理保護“最后一公里”問題。繼續緊盯河湖“四亂”問題不放,持續鞏固河湖整治成果。三是加大河道采砂管理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頻次嚴厲打擊查獲的違法行為,以震懾涉砂涉水違法行為。大力推進執法科技進步,推進河道視頻監控和無人機在河道監管方面的應用。
興國縣水利局
202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