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把握“穩住、進好、調優”原則要求,增強風險意識,聚焦重點任務,強化監管執法,不斷提升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特種設備安全環境。
二、目標任務
全面完成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收官戰、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等各項任務,堅決根除特種設備重特大事故和有社會影響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圍繞總體要求,著重把握以下工作要點:
(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統籌謀劃工作全局
1.以黨建統領監管工作。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守牢特種設備安全底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二)聚焦重大決策部署,堅決守牢安全底線
2.深入開展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貫徹落實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部署,抓好市場監管職責范圍內城鎮燃氣相關特種設備安全排查整治。查清燃氣壓力管道底數,建立燃氣壓力管道檢驗信息管理臺賬,推動建立燃氣壓力管道使用單位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機制,持續提升燃氣壓力管道法定檢驗覆蓋率。嚴肅查處新建、改建、擴建燃氣壓力管道施工前未書面告知和未經安裝監督檢驗的行為,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3.打好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收官戰。按照上級部署,把“隱患就是事故”警訓牢固于心、外化于行,認真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鞏固提升”活動。繼續開展起重機械等專項排查治理,全力推動電站鍋爐范圍內管道專項治理,持續開展快開門壓力容器、危化品相關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單位專項治理。提高壓力管道檢驗覆蓋率,做到應檢盡檢,確保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
4.做好重點時段重大活動安全保障。認真做好黨的二十大等重點時段、重大活動、重大節日特種設備安全保障,落實落細各項措施,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確保活動期間全縣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態勢平穩可控。
5.加強應急能力建設。認真落實《興國縣特種設備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應急救援演練。積極做好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提高事故調查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監管執法力度,開展三大專項行動
6.開展超期未檢專項整治行動。全面開展篩查,嚴厲查處超期未檢、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切實提高設備定期檢驗率,確保應檢盡檢。對于達不到整改要求的特種設備,一律責令停止使用,存在重大隱患的一律依法封停。從嚴查處各類檢驗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提升技術機構的技術支撐和把關作用。
7.開展電梯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強化對維保單位監督檢查,扎實做好制動器隱患排查治理,適時推進電梯按需維保和檢驗檢測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我為群眾辦實事”民生工程。加強電梯安全知識宣傳,積極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形成電梯綜合治理機制。
8.開展“黑氣瓶”整治鞏固提升行動。在2021年整治工作基礎上,繼續以氣瓶充裝單位為檢查重點,加大力度排查清理未消除使用功能的報廢氣瓶,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充裝、檢驗“黑氣瓶”違法行為,對違法違規單位和個人實行失信聯合懲戒。
(四)持續加強隱患排查治理
9.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思想。圍繞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根據《關于建立地方特種設備重點使用單位掛點聯系制度的通知(贛市安特專委〔2021〕10號)中列明的特種設備重點使用單位,梳理風險點位,以點位推進隱患排查,根據排查結果建立整改臺賬,逐一銷號,同時縱深推進特種設備隱患排查治理,開展雙隨機抽查和日常監督檢查,消除各類事故隱患。
(五)拉升質量發展高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10.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導向,以節能減碳為契機,推動我縣鍋爐行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鍋爐能效指標,完善鍋爐安全、節能、環保三位一體的監管體系。
(六)深化監管制度改革,推動監管方式創新
11.推進智慧監管建設。持續推進電梯、氣瓶、移動式壓力容器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力爭氣瓶、移動式壓力容器附碼追溯覆蓋面90%以上。提高電梯應急處置和服務保障能力,推動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建設。
12.發揮信用監管約束作用。認真梳理特種設備獲證單位底數,做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抽查檢查結果等事項信息匯總,通過信用監管機構及時歸集至“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開展電梯維保單位信用等級評價、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監督抽查為突破口,推動建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信用評價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用好嚴重違法失信約束和聯合懲戒措施,通過信用監管手段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六)構建長效體制機制,壓緊壓實各方責任
13.構建長效機制。加快制度建設,完善責任約談、掛牌督辦、考核評價等工作機制。對存在風險隱患的企業,要及時開展約談、提醒。對重大違法案件以及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和社會影響的要及時提請掛牌督辦。
14.完善責任體制機制。充分認識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主體職責的重要性,厘清與其他行業監管部門之間的職責邊界,抓住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這個根本,建立有效的約束激勵機制,督促企業嚴格履行法定義務。統籌社會各方監管力量,積極引入保險等市場化機制,構建企業主責、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
(七)強化基層基礎建設,提升監管能力水平
15.配齊配強監管力量。強化安全監管專業屬性及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確保專業工作、專業隊伍、專業監管。加強人員保障、經費保障,保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隊伍穩定。
16.加強紀律作風建設。要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嚴格落實“兩個責任”,大力弘揚“四特”精神,按照抓業務抓隊伍“兩手抓”、管行業管行風“一崗雙責”要求,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打造一支對黨忠誠、業務過硬、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