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系著萬家安康,是筑牢民生保障的 “安全網”,更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 “壓艙石”。為切實提升群眾對醫保政策的知曉率與利用率,6 月 15 日,教富村文明實踐站立足群眾需求,創新服務形式,開展了一場充滿 “煙火氣” 與 “人情味” 的醫保政策宣講活動,讓惠民政策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活動現場,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們化身 “政策宣講員”,用親切的方言為村民們解讀醫保政策。他們圍繞參保繳費流程、電子醫保卡申領使用等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以接地氣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將原本晦澀難懂的政策條款變得通俗易懂。考慮到老年群體對線上業務操作不熟悉的情況,實踐站還專門開設 “醫保微課堂”,志愿者們手把手、一對一指導老人進行線上業務辦理,從注冊登錄到業務提交,每個步驟都耐心講解、反復演示,確保老人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只有把政策講透,群眾才能真正受益。” 這是教富村文明實踐站宣講員們始終秉持的工作理念。為打通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實踐站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宣傳工作。除了現場宣講,還精心制作圖文并茂的宣傳手冊發放給村民;舉辦互動性強的專題講座,設置答疑環節,面對面解答村民的疑問;利用微信群實時答疑解惑,及時推送醫保政策解讀文章,真正將 “書面語” 轉化為百姓聽得懂、記得住的 “貼心話”,推動醫保服務從 “人找政策” 向 “政策找人” 的暖心轉變。
政策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多虧了醫保報銷,讓我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家住東坑組的李阿姨談起醫保政策帶來的實惠,難掩激動之情。去年,李阿姨被確診患有慢性病,每月高額的藥費讓她的家庭不堪重負。在醫保門診慢特病待遇政策的幫扶下,她每年藥費報銷比例高達 80%,經濟壓力得到極大緩解。像李阿姨這樣受益于醫保惠民政策的群眾還有很多,新生兒參保 “一站式” 辦理、大病保險 “二次報銷”、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一項項政策的精準落地,為無數家庭撐起了堅實的健康 “保護傘”,讓民生溫度可觸可感。
此次醫保政策宣講活動,是教富村文明實踐站踐行 “我為群眾辦實事” 的生動體現。未來,教富村文明實踐站將繼續發揮基層服務陣地作用,聚焦群眾 “急難愁盼” 問題,開展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惠民活動,以實際行動傳遞溫暖,用貼心服務凝聚民心,讓文明實踐之花在教富村絢麗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