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經濟開發區2017年工作要點
2017年是全力主攻工業、實現三年翻番”的關鍵之年,為加快推進開發區平臺提升,實現開發區跨越發展,現結合實際,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市第五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園區建設與“主攻工業、三年翻番”相適應,與產業集群、集聚發展相適應,與城市發展、功能配套相適應的原則,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解放思想、集中投入,決戰園區,大力實施經濟總量擴張,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繼續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發展品位,樹立園區良好形象,提高園區服務水平,推動開發區科學有序發展。
二、目標任務
1、經濟保持穩中有進。力爭2017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5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5億元,稅金15億元,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3家。
2、項目建設有大突破。全力推進贛閩產業園項目建設,加快南區征地拆遷力度,力爭年內“三通一平”達到5000畝。新增標準廠房30平方米,確保年內建成20萬平方米,提升園區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健全配套功能,科學布局企業落戶。
3、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大力推進貓嶺、紅門村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和自來水安裝工程,推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扎實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創新幫扶舉措,突出就業扶貧主導優勢,確保年內116名貧困戶實現如期脫貧;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工作,確保社會持續和諧穩定。
4、園區形象有新提升。組織實施辦公樓維修改造,創建整齊有序、干凈整潔的辦公環境;完善目標績效考核體系,激發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打造政令暢通、團結協作、包容共進、高效務實的機關作風。
5、黨的建設不斷加強。抓好村兩委換屆工作,強化基層基礎保障;打造非公黨建特色亮點,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示范引領作用;踐行從嚴管黨治黨各項要求,狠抓班子隊伍建設,持續強化正風肅紀,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三、主要工作
(一)抓平臺提升,全力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
1、全力推動贛閩產業園建設。以南區機電產業集群項目為依托,協調相關部門做好贛閩(興泉)產業園的選址、規劃和項目立項等工作。年內完成5000畝“三通一平”任務。(責任領導:謝邦華,責任干部:吳思偉)
2、加快推進園區基礎項目建設。對2016年開工續建項目,制定好倒排推進計劃,確保在2017年6月全部建成完工;對2017年初新開工的在建項目,制定好施工計劃,嚴格管理,確保按期完工;30萬平米的標準廠房建設,采取政府投資、企業自建相結合的模式,力爭在年內完成,其中政府投資的10萬平米標準廠房建設項目力爭6月開工,12月底完成主體建設。(責任領導:謝邦華,責任干部:吳思偉)
3、加快推進工投公司正常化運作。在縣政府批準同意組建工業投資公司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公司章程以及經營管理制度,盡早實現公司的正常化運轉,發揮公司在工業融資投資項目開發、項目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責任領導:朱良華、李強、顧盼,責任干部:曾鳴義)
(二)抓征地拆遷,全力保障園區工程項目建設。
4、集中力量抓好征地拆遷工作。加強依法依法攻堅拆除,力爭在6月底前完成園區工程建設范圍內共計72棟房屋征收工作(其中南區道路20棟、南區地塊平整工程范圍內44棟、一期圈內8棟) 。加快制定5000畝“三通一平”工程范圍內征地拆遷工作方案,確保6月前完成征地工作,8月前完成房屋征收工作。(責任領導:張功禮、尹德泉,責任干部:呂貴平)
(三)抓企業服務,全力推進園區企業加快發展。
5、健全干部聯系服務企業制度。建立園區干部聯系服務企業日工作制度,建立好評園區企業基本情況工作臺賬,全面掌握園區企業生產、用水、用地等動態情況。(責任領導:黃明德,責任干部:鐘運達)
6、強化重點企業幫扶培育。實施領導掛聯、問題臺賬和銷號管理制度,堅持按照“一企一策”方式,著力抓好企業運行保障。大力實施“眾創業、個升企、企升規、規轉股、扶上市、育龍頭、聚集群”計劃,扶持一批中小微企業加快入規,確保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以上。(責任領導:黃明德,責任干部:鐘運達)
7、抓好企業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制定好園區安全生產和環保工作方案,邀請第三機構對園區企業各類安全隱患和環保問題進行系統性排查和評估,并嚴格落實好企業安全生產和環保“自查、自報、自改”的責任要求。(責任領導:黃明德,責任干部:鐘運達、張奕民)
8、開展好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重點抓好“三深入”“四精準”,即在落實政策上抓深入,認真對照已出臺的100條政策措施,逐條梳理、動態完善、強化培訓,確保政策落地;在解決問題上抓深入,因企施策、精準幫扶,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在督查考核上抓深入,聚焦問題抓好整改。對口幫扶要更精準,切實為企業提供實用信息;金融幫扶要更精準,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突破融資障礙;專家幫扶要更精準,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產業鏈幫扶要更精準,推動產業鏈延伸、融合發展,切實指導幫助好企業結合實際用好用活用足政策,為企業排憂解難,助推園區企業發展升級。(責任領導:黃明德,責任干部:鐘運達、熊鳳嬌)
9、做好“財園信貸通”及貸后管理服務。繼續按照“財園信貸通”工作要求,做好申貸企業的推薦、審核及把關,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流動資金困難,確保完成2017年3.6億元任務,同時加強與財政、銀行、水、電等部門的信息溝通,積極防范貸后風險。(責任領導:顧盼,責任干部:黃寶英、謝柳英)
10、加快推進企業項目落地。繼續跟蹤推進創業園、金電電子、天翔機電等項目建設,力爭6月前實現投產;重點推進幸福人家智能家居、奧奇工貿、目田電子、泉誠機械、東莞易萊制衣等項目落地和建設,力爭2017年80%以上項目實現早投產;同時做好新引進項目對接工作,全力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切實提高招商成效。(責任領導:黃明德,責任干部:呂貴平、鐘運達)
11、搭建信息互通平臺。以開發區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為依托,建立開發區信息互通平臺,打破以往園內各類主體間溝通交流不順暢,為園區與企業、投資者、群眾、駐園單位溝通交流搭建便利的橋梁,提升園區管理和服務水平。(責任領導:顧盼,責任干部:熊鳳嬌)
(四)抓黨群建設,全力創黨建特色品牌亮點。
12、強化基層組織建設。重點抓好“兩學一做”、“黨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兩個全覆蓋”攻堅計劃、發展新黨員等工作落實,建設好百丈泉、金源鴻、榮興鞋業等5個非公黨建示范點,創新1項以上黨建特色工作。 (責任領導:謝邦華、黃明德,責任干部:劉健)
13、創建良好的辦公環境。盡快組織啟動管委會辦公樓維修工作,做好機關院內美化、綠化和環境整治,打造整齊有序、干凈整潔的辦公環境。(責任領導:謝邦華、李強,責任干部:吳思偉、劉立志)
14、強化干部作風建設。建立健全機關干部學習制度,提高干部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建立機關干部問責辦法,嚴明問責措施,打造政令暢通、團結協作、包容共進、高效務實的機關作風。同時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作用,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豐富文化活動,凝聚人心、提振精神。(責任領導:李強,責任干部:劉立志、陳興)
(五)抓農業農村工作,全力統籌城鄉和諧發展。
15、扎實推進精準扶貧。進一步完善紅門、貓嶺兩個村的道路、自來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幫扶措施,充分發揮園區就業主導優勢,引導貧困對象實現就近就業,確保2017年116名貧困對象實現脫貧摘帽。(責任領導:尹德泉,責任干部:徐雪梅、鐘飛)
16、統籌抓好村級建設。一方面提早謀劃好2017年村“兩委”換屆工作,扎實做好一村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的選拔培養,營造新鮮血液,增強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力;另一方面,依法依規加快貓嶺、紅門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確保年內交付使用。(責任領導:張功禮、尹德泉,責任干部:肖永榮、呂貴平)
17、全力抓好控違拆違工作。加大控違拆違日常巡查管控力度,加明確村級干部是控違工作第一責任人,重點巡查管控已征用土地上的各類非法侵占、違規建設問題,堅決遏制各類違規建設行為,確保園區規劃執行到位,營造良好的建設秩序。(責任領導:張功禮、尹德泉,責任干部:徐雪梅、鐘飛)
18、推進社會治理創新。重點抓好綜治“三項建設”、肇事肇禍精神病人有獎監護、綜治保險、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訪維穩等工作的落實。確保在信訪維穩中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園區,確保全年赴市、赴省、赴京零非訪,年度考核考評先進目標。(責任領導:張功禮、尹德泉,責任干部:肖永榮、呂貴平)
19、切實優化公共服務。以園區職工之家和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為依托,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高全民整體素質;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做好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健全輿情引導機制,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責任領導:李強、顧盼,責任干部:劉立志、熊鳳嬌)
20、大力推進市容環境整治。嚴格實行“河長制”管理制度,加大對園區重點河流日常管控;加大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日常投入,大力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整治,同時圍繞影響園區環境的市場秩序、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開展集中整治,打造“干干凈凈、漂漂亮亮、井然有序”的園區對外形象。(責任領導:張功禮、尹德泉,責任干部:肖永榮、呂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