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城市社區管委會,縣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現將《興國縣2025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興國縣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3月13日
興國縣2025年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2025年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部署要求,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動落實固本強基提升本質安全水平“1+7”政策文件體系要求,圍繞“遏較大、控一般、提本質”的目標,進一步壓實安全責任,提升監管質效,守牢安全底線,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興國篇章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一、聚焦責任落實,持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落實機制
1.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推動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縣委常委會會議、縣政府常務會議、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學習重點,列入縣委宣傳工作重點,把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列入縣委黨校課程計劃,作為縣委黨校培訓的重要內容。〈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應急管理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2.壓緊壓實全鏈條安全生產責任。制定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常態化推動縣鄉班子領導開展重點敏感時段安全防范工作督導;將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履職情況納入黨委巡視巡察、黨委政府督查重點。制定完善縣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工作規則和運行機制,進一步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落實“三管三必須”實施細則,建立縣政府常務會定期聽取行業安全委員會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匯報機制;制定興國縣安全生產通報約談和警示教育實施辦法,推動安全生產責任閉環落地。明確部門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監管職責,加強信息共享、檢查聯動和問題隱患線索移送。推進生產經營單位落實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公示以及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落實,推動全行業領域建立實施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分領域、分批次組織重點企業開展安全生產述職,落實小微企業和社會組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清單以及安全管理人員規范履職辦法,督促企業編制全員安全責任清單并嚴格考核。〈縣安防減救委組織、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3.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考核巡查機制。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安全生產考核巡查辦法》和省、市工作要求,完善安全生產考核巡查機制,打好巡查、督查、檢查“組合拳”,切實為基層和經營單位減負、賦能,將“多通報、多發督促函、多暗訪”貫穿全年安全生產督導檢查全過程,下半年啟動全縣安全生產巡查,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建立各專委會開展安全生產督查先與縣安防減救委辦溝通機制,切實為基層減輕負擔。(縣安防減救委組織)
4.嚴肅事故調查與追責問責。嚴格執行事故信息報送制度,發生亡人或重大影響的生產安全事故、典型事故和涉及遲報、瞞報、謊報的事故,一律從嚴從重查處、一律約談屬地主要領導、一律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嚴格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核實責任追究辦法,加大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問題事前問責力度,嚴格落實《贛州市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責任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指引(試行),從嚴查處生產經營性道路責任事故。認真落實《江西省安全生產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嚴格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被“一票否決”的鄉(鎮、區)和部門不得評為綜合性先進單位,班子成員不得評為先進個人;黨政主要負責人和有關人員一年內不得評先評優和提拔重用。〈縣安防減救委辦組織,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二、聚焦本質安全,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
5.抓實治本攻堅年度“兩個清單”。深入推進治本攻堅“十大行動”。制定2025年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重點任務清單,持續推動生產經營單位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清單落實。結合今冬明春安全生產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強重點行業領域“一件事、全鏈條”監管。加大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宣貫力度,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宣貫進企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掛牌督辦管理有關規定,加強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督辦力度。當年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原則上在當年底前清零。督促企業健全重大事故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公示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主動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并落實整改措施的,免于行政處罰,不查不改的,予以“一案雙罰”。推進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和設備更新改造升級,加快安全生產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深化實施工程項目治理。抓住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機遇,謀劃和推動好一批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項目;結合城市更新行動,持續做好存在安全隱患的城鎮經營性自建房動態清零,基本完成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開展農村道路、農村消防等領域安全治理。深入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快推進臨水臨崖、急彎陡坡等隱患路段和危橋改造整治,夯實道路安全基礎。認真落實《江西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定級實施辦法》,礦山、危化、煙花爆竹、工貿等行業打造一批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桿企業。〈縣安防減救委辦組織,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6.切實加強風險識別和源頭管控。建立安全生產形勢分析機制,每月開展分析研判。嚴格落實高危行業領域禁限控目錄,嚴把項目審批安全關。推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礦山”“尾礦庫”有序退出或閉庫。落實中心城區、經濟開發區每5年至少開展一次整體性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并強化防控措施。〈縣安防減救委辦組織,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7.全面深化突出隱患問題整治。進一步加強冷庫和電氣焊作業全生命周期安全監管,實現電氣焊作業“賦碼加芯”全面應用,嚴格生產性涉氨冷庫管理,常態化開展冷庫安全生產檢查。持續推動居民住宅小區用電安全整治。持續強化校外培訓機構、托管場所安全整治。緊盯外包工程、靈活用工等重點領域,試生產、檢維修、停工復產等關鍵環節,動火、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中介機構違規從業、特種作業證造假、違法轉包分包、運輸企業車輛“掛而不管”等突出問題,強化系統施策、標本兼治。常態化持續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縣安防減救委辦組織,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三、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持續加強風險防控和隱患治理
8.持續強化交通安全整治。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八大提升行動”,健全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格局,消除突出風險隱患,強化安全風險事前預防,實現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中向好。鞏固提升“三個一律”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加強校車、“定制公交”、旅行社旅游包車安全監管,督促老年旅游團、學生研學等承接主體依法選用合規客車。加強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動態研判和常態治理,依法嚴查“三超一疲勞”、酒駕醉駕等易肇事肇禍的嚴重違法行為,突出農村地區交通安全管控,堅持開展“零點夜查”等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深化國道精品路創建工作,繼續推動“降速、封口、增視距”專項行動,開展道路交通事故多發路段排查整治情況“回頭看”。加強超限超載貨物(運)源頭治理,依據新修訂《江西省公路條例》,加大對“百噸王”、單車長期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督促貨源企業健全完善內部治超管理制度。推動客運、普貨及渣土運輸等車輛安裝盲區雷達,鞏固變型拖拉機“清零”整治成效。針對性加強重點地區鐵路安全監管,突出加強鐵路沿線硬、輕飄浮物和消防、森林火災隱患排查以及危化品、上跨下穿、違法施工、采空作業、高大設施倒伏等安全環境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完善站場封閉設施、通道管理。<縣交運局、縣交管大隊、興國公路分中心、縣農業農村局、縣教體局、縣文廣旅局、興國火車站(高鐵站)、縣林業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9.持續強化消防安全整治。縱深推進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和“九小場所”兩個專項整治行動,深化家具企業消防安全治理,持續開展全縣住宅小區安全專項閉環整治,持續推動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動態安裝、應裝盡裝、人員密集場所推廣配備消防自救呼吸器等群眾身邊消防安全整治。鞏固深化“九小場所”、拆牌破網清通道、家具廠房消防安全綜合治理行動成效,建立消防監管長效機制。部署開展多業態混合生產經營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治理。聚焦火災易發多發行業領域和重點場所,組織相關部門實施分類整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風險,指導督促各地政府掛牌督辦一批重大火災隱患。全力做好重點敏感節點和重大活動、節日消防安保。<縣消防救援大隊牽頭,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0.持續強化建設領域安全整治。落實建設單位工程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施工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負總責,以深基坑、高支模、建筑起重機械、腳手架、暗挖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有限空間作業為重點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嚴格落實施工圖設計文件和專項施工方案,嚴厲打擊轉包、違法分包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推進危大工程子系統應用,加強“危大工程”辨識、方案編制、論證、實施、驗收等環節過程管控。加強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高速公路、鐵路、大壩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持續推進房屋市政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整治行動。推動存在安全隱患的城鎮經營性自建房整治銷號動態清零,做好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總結評估。<縣住建局、縣交運局、縣水利局、縣住保中心、興國公路分中心等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1.持續強化礦山安全整治。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兩辦意見》《硬措施》,持續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推動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嚴厲打擊不按設計建設、生產、坑探等違法違規行為;深入開展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超前治理,實施普查成果“一張圖”管理;深入開展螢石礦山、坑探施工、外包工程等安全專項整治,持續推進尾礦庫閉庫銷號;嚴格“五職”礦長和“五科”技術人員配備和培訓,強化安全技術管理,深入推進采場單體設計規范化、標準化;加快推進礦山自動化、智能化,打造一批標桿礦山。<縣應急管理局牽頭組織,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2.持續強化危化品安全整治。組織開展重大危險源企業“消地協作”專項檢查督導,深化氟化工藝等重點企業安全專項治理。持續深化油氣儲存企業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加強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審管銜接。落實《淘汰落后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推動有關企業按要求完成整治、改造。推進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整治提升。強化危險化學品登記和化學品鑒定分類整治。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加強協同合作,深入開展醇基燃料安全專項整治;加大“打非治違”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儲存、運輸醇基燃料的行為。<縣應急管理局牽頭組織,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3.持續強化城鎮燃氣安全整治。建立嚴進、嚴管、重罰的城鎮燃氣市場監管機制,嚴格燃氣經營許可及事中事后監管,嚴格氣瓶充裝環節監管,強制退出明令淘汰的燃氣“灶管閥”,嚴禁高層建筑內使用瓶裝液化氣。緊盯餐飲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燃氣安全風險隱患持續開展排查整治。完成老舊燃氣管道年度更新改造任務。整治第三方破壞城市燃氣管道問題。壓實燃氣經營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巡線、配送等關鍵工作人員安全培訓教育,按規定進行日常巡線和入戶安檢。加快推動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整合改造。持續推動“瓶改管”,做到“應改盡改”。開展燃氣安全入戶“敲門行動”、餐飲等公共場所“掃街行動”、燃氣企業運行安全“對標行動”。落實燃氣用具相關產品CCC認證管理,強化燃氣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加強氣瓶、燃氣具及配件市場治理整頓。<縣燃氣專班牽頭,縣燃氣專班各成員單位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4.持續強化煙花爆竹安全整治。實施煙花爆竹經營(批發)企業對標改造升級工作,2025年底前完成3家經營(批發)企業對標自查整改提升。深入開展煙花爆竹“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運輸、儲存煙花爆竹行為。強化煙花爆竹產品質量把關,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制度,督促企業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組織開展流通領域煙花爆竹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嚴防質量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規范煙花爆竹承運單位、運輸車輛及駕駛員、押運員的監管,督促企業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運輸煙花爆竹。<縣應急管理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交運局等縣直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5.持續深化工貿、民爆、商貿、旅游等行業安全整治。強化粉塵涉爆、涉氨制冷等工貿企業安全監管。加強民爆行業安全監管,嚴厲整治“四超”和“三違法”。強化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餐飲、展會等場所燃氣、火災等安全管理,嚴格落實防火、防爆、防踩踏等安全防護措施。對“問題燃氣器具”線索進行溯源核查處置。持續加強電梯、高風險大型游樂設施、高風險路段行駛的非公路用旅游觀光車等設備安全監管。持續開展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推動電梯無紙化維保。加強文化旅游和宗教場所安全管理,持續開展未經許可經營、違規租用旅游包車等違法違規行為整治。<縣應急管理局、縣科工局、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管局、縣文廣旅局、縣城管局、縣交運局、縣交管大隊、縣消防救援大隊等市直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6.持續強化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風險防控。加大生產流通環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頻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嚴格規范產品出廠和施工進場檢驗檢測,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檢驗檢測機構,嚴肅查處并曝光。按各有關單位職責,常態化開展既有高層民用建筑外墻保溫材料安全風險排查,加強日常維護管理和修繕改造的安全監管。加大室內場館建設過程安全監管力度,強化使用環節多部門協同監管。加強建筑保溫材料產品標識管理,強化溯源管理。推廣新型隔熱阻燃材料。<縣市場監管局、縣科工局、縣住建局、縣住保中心、縣城管局、縣教體局、縣文廣旅局等縣直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7.持續強化電動自行車全鏈條整治。強化銷售企業監督管理,常態化開展產品質量抽查,嚴厲打擊非法拼改裝、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推進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管理,加快超標車輛淘汰,依法查處交通違法行為。持續完善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建設,加強充電收費行為監管,督促指導居民小區開展停放充電管理,依法開展執法查處、勸阻和宣傳提示。持續推進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落實居民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執行居民合表電價政策。全面開展電動自行車火災和交通事故全鏈條溯源調查。<縣電動車整治工作專班牽頭,縣電動車整治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四、聚焦長效長治,持續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
18.大力健全應急預案與響應體系。啟動修訂縣級總體應急預案,按照“原則上每3年評估一次”的要求,組織縣級層面預案編制單位對專項預案、部門預案進行評估,對需要修訂的要及時啟動修改程序。預案編制單位將應急預案納入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并按照對口原則加強對基層預案編制評估修改工作的指導,組織開展基層應急預案抽查檢查工作。縣政府、鄉鎮政府及經濟開發區、城市社區管委會每年組織1次應急演練,一般生產經營單位和社會組織每年、高危企業每半年開展1次疏散逃生演練。加強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救援力量建設。<縣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19.不斷強化精準執法與指導服務。認真落實應急管理行政執法領域對標深圳規則規制,加強執法監督,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重大行政執法決定合法性審查。開展規范涉企安全生產執法專項行動。強化隱患排查質效,推動企業健全內部隱患自查自糾報告制度。建立重大事故隱患數據庫,持續健全完善檢查簽字背書、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審核把關銷號等機制,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改核實責任追究辦法,剛性實施事故隱患責任倒查規定。將重大隱患排查整改、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履職等情況作為執法檢查必查項。推廣應用“互聯網+執法”,強化非現場執法措施。規范行使處罰裁量權。開展粉塵涉爆、有限空間、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專家指導服務。推動建立專兼職技術檢查員隊伍。加大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力度。<縣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20.推進安全科技賦能應用。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強安全生產專家庫建設。推動高危行業企業制定實施機械化信息化改造提升計劃。推動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貿和交通、建筑、消防等監測預警系統提質擴面,2025年底前實現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全覆蓋,持續推進重點粉塵涉爆企業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部署應用。加快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推動安全生產數據跨部門匯聚共享。<縣應急管理局、縣教體局、縣科工局、縣住保中心、縣交運局、縣交管大隊、縣消防救援大隊、縣行政審批局等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
21.持續強化安全生產宣教培訓。加強普法教育,加大《安全生產法》《江西省安全生產條例》及行業安全標準規范的宣傳貫徹力度。開展“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等活動,開展安全宣傳和實踐“雙六進”活動,加強應急科普知識宣傳,扎實推動應急廣播進企業。加強公共安全宣傳陣地建設,建好用好安全文化主題場所,加強群眾用火用電用氣安全教育。強化學校安全教育,指導督促落實“1530”安全教育要求。嚴格落實企業三級安全培訓制度,實現重點行業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全覆蓋。落實高危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深化提升,嚴格“三項崗位”人員培訓考核。<縣各負有安全監管職責部門依據職責分工負責,各鄉(鎮、區)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