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爬“山”、到菜市場喝咖啡、去古鎮數字體驗館“穿越古今”……近年來,融合文旅、科技、社交等多重元素的新型消費空間不斷涌現,成為不少消費者的新選擇。
中辦、國辦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消費場景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場所,還是集業態布局、產品內容、服務體系、環境氛圍于一體的綜合體。只有融合創新、協同發力,不斷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才能從“一時紅”邁向“一直紅”。
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離不開一個“新”字。無論是空間設計帶來的視覺沖擊,還是服務升級帶來的嶄新體驗,關鍵是讓消費者感受到“與以往不同”。新奇感,是消費者愿意停留、樂意買單的重要驅動力。
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多元”不可或缺。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求。從餐飲到文旅,從購物到娛樂,只有融合多元業態,才能為消費者提供多層次、差異化的消費體驗。
需要注意的是,簡單堆疊元素、機械拼接功能,只會造成千城一景、千店一面。真正的多元,理應各具特色。尤其對年輕群體而言,消費已不只是為了獲取商品,更是表達自我、參與社交的過程,他們期待更具辨識度的體驗空間。
從重慶磁器口歷史文化街區厚重的歷史底蘊,到云南大觀篆新農貿市場熱鬧的煙火氣,越具地方特色,越能打動人心。這給人啟示:場景打造不能脫離文化肌理和現實土壤,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從當地文化中提煉獨特氣質,以特色內容強化情感黏性,多元業態方能釋放最大價值。
消費活力,源自場景不斷迭代。激活消費,不只是“把人引進來”,還要“把心留下來”。唯有如此,才能在一輪又一輪的消費浪潮中站穩腳跟、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