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堅持多維管控,織密銜接資金
使用監管“六重防線”
近年來,興國縣緊緊圍繞“強制度、嚴把關、重實效”三大核心,構建起全流程、精細化的銜接資金管理體系,規范資金使用,狠抓資金監管,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升,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筑牢了資金保障。
一是依托一體化系統,構建全流程績效管理閉環。通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對銜接資金分配、下達、支出等全過程實施監控,有效遏制截留、挪用資金等現象;定期對項目實施進度、預算執行情況、績效指標完成程度等方面進行追蹤,對執行進度慢、偏離績效目標的項目,督促相關部門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改進措施并抓好貫徹執行,確保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二是創新項目監管,精準堵塞項目管理漏洞。以信息化助推項目管理,在項目預結算評審上創新引入“圖斑”落圖評審,實現項目庫可視化管理,及時發現項目是否存在重復建設和偏離批復等情況,有效監控資金支出分布,進一步堵塞項目管理漏洞,提升資金績效。
三是深入實地督導,破解項目推進堵點難題。縣財政局與縣農業農村局組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項目資金管理聯合督導組,分片區對縣直單位及鄉鎮銜接資金項目的招投標、實施進展、資金撥付等情況開展常態化督導,推動項目加快建設,提升資金撥付進度。同時督促各項目責任單位對已完工項目及時組織驗收,做到完工一個、驗收一個、撥付一個,切實提高資金支付率,有效降低資金的結余結轉率,提高資金績效。
四是引入專業力量,提升績效評價科學化水平。按照“全覆蓋、重點評”的原則,要求項目主管單位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振興項目資金全覆蓋自評,同時聘請第三方會計事務所按比例隨機抽取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關注度較高、代表性強的項目開展重點績效評價。按照“評價有結果、結果有運用”的原則,對績效評價結果不達標的項目進行調整,資金予以收回,并在下一年度項目資金安排上予以扣減,切實做到“花錢必有效、無效必問責”。2023-2024年興國縣組織第三方開展銜接資金重點績效評價項目6 個,涉及金額9287.88萬元,為項目優化和資金分配提供了重要參考。
五是組建監管專班,實現資金使用常態化監督。組織財政資金監管組每月對項目責任單位項目資金進行常態化、全覆蓋監管,發現并督促及時整改資金使用不規范、報賬資料不齊全等問題,督促追繳違規資金,切實保障資金安全,以嚴格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取得實效。
六是強化問題整改,健全資金管理長效機制。抓好問題整改工作,對各級檢查和督導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要求各項目責任單位立行立改,并做到舉一反三,對發現的問題背后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進行深入剖析,著力完善各項制度機制,堵塞管理漏洞,進一步規范了項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