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興國縣江背鎮高寨村迎來了九江理工職業學院文化藝術與教育學院的“藝路相伴”實踐隊,他們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注入了青春活力。
當下正值席草收割季節,隊員們在村民的指導下,走進田間開啟“割席草”體驗。“草莖要貼根割,捆扎得留三分彈性!”村民現場講解并示范。隊員們手持鐮刀,動作從生疏到熟練,分工協作,田間一片熱火朝天。

之后實踐隊又來到市級非遺客家刺繡工坊,聽傳承人講述客家刺繡的起源、傳承與發展及在客家人遷徙歷程中的故事,仔細觀摩精美刺繡作品,觀看傳承人平繡、凹凸繡等精湛技藝,通過現場體驗,更加領略非遺文化的魅力。


實踐隊還十分關注村里的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在與留守兒童相處時,孩子們圍坐在一起搭積木,隊員們耐心引導,實踐站里充滿歡聲笑語。在高寨村養老協會,隊員們與孤寡老人們一起打太極,休息時陪老人嘮家常,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溫馨而寧靜。

活動最后一天晚上,在文明實踐廣場上舉行了熱鬧的文藝匯演。隊員們自編自導節目,村民們早早圍坐觀看。孩子們的合唱清澈嘹亮,老人們頻頻點頭。活動尾聲,全體隊員與村民共同唱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聲中滿是不舍與期盼。
此次“三下鄉”活動雖短暫卻充實。隊員們體驗了農耕生活、探尋了非遺魅力,用真心陪伴溫暖了鄉村。正如一位隊員所說:“我們帶來的或許有限,但收獲的感動與成長,足以照亮未來的路。”江背鎮高寨村與九江理工職業學院文化藝術與教育學院的這次相遇,將成為大家心中難忘的記憶,也為高寨村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供稿:周燕金、黃纖雯
編輯:周燕金
校對:鐘悅
審核:黃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