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將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弱項,緊緊圍繞“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錨定全年工作任務,以服務“保資源、保發展、優服務”三條主線,從以下十個方面全力以赴推進自然資源重點工作落實落地,著力化解痛點、堵點、難點問題。
一是嚴格執法保資源。嚴把用地選址預審關,科學編制年度耕地進出平衡方案,實行“先補后占”,先行落實異地恢復補充耕地,并納入日常變更。研究制定《興國縣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實施方案》,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嚴控新增建設用地不占或者盡量少占耕地,特別是水田。同時,采取“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執法動態巡查,在完成高空瞭望視頻監控建設的基礎上,與陜西測繪局合作建立耕地保護預警系統,立體化搭建自然資源監管平臺,堅持露頭就打,以“零容忍”態度堅決遏制一切亂占耕地行為。根據縣《加強耕地保護工作的若干措施》要求壓緊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并堅決按上級要求涉刑案件應移盡移。
二是盡心竭力保發展。科學編制2024年土地供應計劃,準確把握市場走勢,合理控制供應總量、結構和節奏。加大批而未供、未用土地消化及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牢牢扛住全國節約集約示范縣稱號,并做好全省節約集約工作現場會的準備工作。加強土地儲備保障,根據2024年重點項目清單,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組織報批專班“訂單式”提供用地服務。
三是全力攻堅產指標。積極快速推進土地整治項目,實現土地開發目標。同時,通過“增存掛鉤”消化存量產生更多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并積極爭取省市統籌指標,著力解決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不足的問題。
四是突出規劃強引領。完成中心城區控規修編,啟動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實現年底全覆蓋,力爭鄉村振興示范村傳承風貌考核工作在全市靠前。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允許工業、倉儲、研發、辦公、商業、租賃住房等用途混合利用,鼓勵民營企業依法依規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對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項目涉及的多宗土地實行整體供應。
五是打造全省示范點。根據全省流動現場會精神,按照生態環境治理、農用地整理、生態產業發展三大任務要求,統籌縣土地開發、鄉村振興示范等政策資金,推動打造全省、全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示范點。
六是實現找礦新突破。全面加強與自然資源部相關部門對接,爭取政策資金支持,根據我縣的成礦地質條件和成礦有利遠景區,結合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成果及老礦山有利找礦部位,協調對接南京地調局、省地質局第七大隊和工程大隊針對我縣螢石、鉬礦、礦泉水等優勢礦產及鋰礦等新能源礦產開展找礦新突破,為我縣礦業經濟發展打下堅實資源基礎。
七是推廣治理新模式。積極爭取全域地災綜合治理二期項目資金,做好項目治理經驗、群眾參與經驗、切坡建房源頭管控經驗、地災隱患點退庫等經驗總結,做好2024年全省地質災害交流研討會在興國縣召開準備工作,力爭興國模式在全省推廣。
八是登記工作爭先鋒。逐步擴展“跨域通辦”“跨省通辦”,搭建信息平臺,實行“異地申請、屬地審核、協同聯動”不動產登記新模式。全力推進“登記財產”指標對標提升,力爭實現在全省“登記財產”指標考核排名前15、全市排名前3的目標。
九是整合數據保資源。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協同農業農村局和林業局全力推動農經權及林權數據整合,科學合理劃定林地管理邊界,爭取耕地后備資源最大化,保障接續發展空間。
十是狠抓作風促發展。按照省委大抓落實年及省廳、市局“清風正紀”工作部署,結合我縣“工業發展提速年、營商環境優化年、干部作風提升年”活動成果,以嚴的基調,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全力推進興國縣自然資源系統干部作風大提升、大轉變,為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提供堅實作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