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工作打算
興國縣自然資源局
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興國縣自然資源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實干篤行、奮進擔當,扎實有效推進全縣自然資源各項工作。超額完成“三項”處置任務,《“規劃+協同”讓破舊街區講好“小城故事”》入選節約集約示范縣第二批創新典型案例,扛牢了節約集約示范縣稱號。23年獲全省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考核“優秀”等次。全省地災防治研討會在興國召開,“興國防治模式”全省推廣,3起避險案例入選部、廳24年度典型案例。《國土空間規劃》獲“2024年度全市優秀規劃設計獎”。
一、2024年工作整體成效
(一)講政治,強根基,進一步夯實自然資源工作基礎。一是抓牢抓實黨建引領。始終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一議題”;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新建黨建初心館,夯實黨建陣地,不斷增強政治引領力、組織凝聚力。二是聚焦群腐集中整治。強化工作部署,黨組會專題研究17次,召開專題調度推進會11次,通過線索摸排、建章立制、追責問責等相關措施,推動辦成了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
(二)提效率,促發展,進一步提升發展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強化規劃引領。完成2021—2035年國土空間規劃總體規劃編制,推進中心城區35.89平方公里詳規編制全覆蓋;投入資金3846.8萬元編制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通則式村莊規劃。二是節約集約用地。全年批而未供處置國定、省定任務數分別為1304.65畝、1826.51畝,目前已供地3199.65畝,國定、省定任務數完成率分別為245%、175%,產生“增存掛鉤”指標1017.11畝;2024年度批而未用省定消化任務數為2641.4畝,目前已消化1890.75畝,省定任務數完成率為71.58%,待瑞興于項目完成舉證后可完成消化任務。2024年省廳下達我縣閑置土地處置任務數為0,年內新增閑置土地0.34畝,目前已開工舉證,待省廳審核銷號。三是保障土地供應。供應國有建設用地43宗、3693.96畝,出讓價款3.87億元;采礦權出讓收益7444.67萬元。四是加大征遷力度。收儲國有土地12宗、213.05畝。完成了平江灌區、南坑鉬礦等重點項目1073.68畝征收、90棟房屋拆遷,為重點項目的有序推進奠定了基礎。五是加快用地報批。完成組卷報批32批次、3569.67畝;獲批18批次、370.21畝。另外,經部批復平江灌區先行用地276.17畝,保障了全縣重點項目的落地。
(三)重實效,護資源,進一步落實資源保護主體責任。一是嚴格落實耕地保護主體責任。研究起草《興國縣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管理的實施方案》《興國縣耕地“非糧化”責任追究辦法》等文件,為耕地保護提供有力抓手。二是扎實推進監察反饋問題整改。搭建耕地保護預警平臺,通過“人防+技防”等手段,強化動態巡查、事前介入等措施。三是全力推進土地開發項目建設。2024年,實施土地開發項目27個,新增耕地521.77畝;實施旱改水項目24個,提質改造面積498.26畝,預計年底可完成市級500畝任務數。爭取增減掛鉤資金4679萬元。四是大力實施毀棄礦山修復治理。開展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完成歷史遺留廢棄礦山圖斑整改銷號67個,整改率達87%;全年計提生態修復基金1445.95萬元。
(四)優服務,惠民生,進一步提高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一是產權登記出質效。扎實開展不動產“登記難”問題集中整治,化解保交樓(房)項目2個,解決不動產“登記難”問題1538個;糾正農房一體確權登記發證錯、漏、重問題347個,新發放證書691本;頒發不動產權證書13116本、證明5961份;投入資金558.6萬元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成果清理規范及整合建庫,啟動林權數據整合。二是矛盾化解顯成效。受理群眾來信來訪件301件,做到了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落實。開展了山林權屬糾紛調處“百日攻堅”行動,成功化解糾紛35起、面積2100余畝,極大緩解了信訪壓力,降低了涉訪涉訴風險。三是地災防治見真效。舉辦了全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交流研討會,“興國防治模式”獲上級部門肯定并全省推廣;對全縣60262處切坡建房風險點落實了風險巡查員和風險防控責任人,轉移群眾189戶492人,有效地維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當前工作存在的短板問題和群眾的主要期待
(一)違法用地問題沒有根本遏制。部分鄉鎮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造成日常監管缺失、執法不力,對新增亂占耕地建房問題發現不及時,對違法用地行為聽之任之,沒有做到“動土必查、逢建必報、違建必拆”。部分業主單位資金到位后,在沒有獲得用地手續的前提下為搶工期倉促開工建設,導致違法用地問題時有發生。
(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缺口較大。今年我縣已組卷的17個城鎮國有建設用地批次總面積3692.64畝,在使用國家配套指標、自然資源部定點幫扶專項指標、增存掛鉤產生指標外,目前用地指標仍有缺口1041.85畝,用地指標緊張。
(三)持續補充優質耕地潛力有限。全縣現有耕地后備資源分布零散、偏遠,投入成本較高,管護主體責任落實難度大,難以持續開發。“大占補”政策實施后,拓寬了補充耕地來源,并以恢復優質耕地為主、新開墾耕地為輔的原則,優先將從苗圃、園地等其他農用地恢復為耕地,涉及青苗補充費用較大。
(四)耕地流出總量多整改壓力大。我縣耕地流出量大,特別是永農流出量大,耕地流出問題整改時間緊、任務重、圖斑多、地塊散、整改壓力大,且主要流向園地、林地、坑塘水面,永農保護壓力大。
(五)地質災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我縣雖開展了區域小型地質災害簡易治理,但受地形條件限制、耕地保護需要、風俗影響及地方財力有限,我縣農民切坡建房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面廣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轉變。
三、2025年工作打算
我局將緊緊圍繞“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錨定工作任務,從以下五個方面著力化解堵點、難點、痛點問題,全力推進自然資源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落地。
一是全面從嚴治黨,夯緊夯實黨風廉政建設思想根基。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組織召開每季度警示教育大會、年度全系統“廉內助”座談會等系列活動,常態化推進群腐集中整治,縱深推進征拆群眾“安置難”、不動產“登記難”等突出民生問題化解。推動興國縣自然資源系統干部作風大提升、大轉變,為建設工業強城鄉美百姓富作風好的模范興國提供堅實作風保障。
二是突出規劃引領,用心用情擘畫興國建設發展格局。強化規劃引領,嚴格落實好“三區三線”管控要求,持續推進中心城區36平方公里控規修編,23個鄉鎮國土空間規劃、82個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及222個通則式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搭建運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強化規劃實施監督,嚴格規劃許可監管。強化城鎮開發邊界、生態紅線的核查,嚴肅查處越界行為。
三是聚焦主職主業,扛牢扛實耕地保護行業主體責任。全力推進耕地保護“四級田長+網格員”管理機制,壓緊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嚴控新增建設用地不占或者盡量少占耕地,科學編制年度耕地進出平衡儲備方案,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加強執法動態巡查,在完成高空瞭望視頻監控建設的基礎上,持續推進耕地保護預警系統建設,立體化搭建自然資源監管平臺,以“零容忍”態度堅決遏制新增農村亂占耕地行為。根據縣委、縣政府《加強耕地保護工作的若干措施》要求壓緊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并堅決按照上級要求涉刑案件應移盡移。同時,全過程強化礦產資源管控,在找礦突破上精準發力,在礦產資源出讓上精準謀劃,在打擊違法采礦上從速從嚴。
四是強化要素保障,盡心盡力服務美麗興國發展大局。科學編制2025年土地供應計劃,準確把握市場走勢,合理控制供應總量、結構和節奏,確保重點項目應保盡保。推進文明大道周邊片區、贛閩陸港、興國職校征遷、瀲江礦業等20余個項目征遷工作。根據2025年重點項目清單,組建報批專班“訂單式”提供用地服務,全力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加大批而未供、批而未用及閑置土地消化處置力度,牢牢扛住全國節約集約示范縣稱號。
五是簡流程優服務,全心全意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成果清理規范及整合建庫項目實施、驗收,實現2025年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動產登記順利發證。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爭取資金支持,抽調專業人員,以點帶面推廣高興林權數據整合試點經驗。加快供銷社、學校等公辦用地用房的確權登記。
六是防風險保穩定,從嚴從細落實安全生產防范措施。緊盯自然資源執法監察、地質災害防治、土地開發、土地征收等重點環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化解。進一步加強自然資源領域兩違拆除、林權調處、土地征收、權屬糾紛等信息公開、行政復議、信訪訴訟工作,推進法治政府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