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將圍繞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奮斗目標,逐步補齊短板、弱項,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以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在穩定糧食面積和產量的前提下,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拓寬和延伸產業鏈;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大力推進依法治農,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和諧秀美宜居鄉村。
1.全力以赴穩定糧食生產。一是持續提升農田質量。按時間節點要求,加快2021年4.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不影響春耕生產;完成2022年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冬種田間管理,推行糞肥還田運行模式,穩步提升耕地質量。二是持續抓牢水稻生產。采取強有力措施防止耕地拋荒撂荒,突出抓好早稻生產,大力發展“雙季稻”種植,加大優質品種試驗示范推廣,提升水稻品質,提升種糧效益,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83.77萬畝、產量穩定在27.2萬噸以上。三是全面落實收購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做到應收盡收,全力保障糧農利益,保護農戶種糧積極性。
2.持續發力推動產業興旺。一是全面發展現代農業。圍繞“135”現代農業產業布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突出抓好補齊冷鏈、倉儲、加工和服務體系等短板,認真謀劃部署、組織實施2022年產業發展項目,加快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二是推進產業提質增效。聚焦首位蔬菜產業,大力培育基本菜農,強化技術示范培訓,加強基地管理,著力提高蔬菜產業效益。逐鄉鎮、逐基地落實主導品種蘆筍種植計劃,力爭2023年新植蘆筍6000畝以上。提升生豬規模化、現代化養殖水平。三是加快健全產業體系。加大農業招商力度,著力引進農業加工企業,并做好對接服務,加快補齊農業加工短板。實施一批田間地頭冷庫倉儲、初加工和農業服務項目,不斷提升鄉村產業冷鏈倉儲、產地初加工和農業服務能力。四是持續開拓品牌市場。用好富硒土壤資源,加大綠色、有機、富硒農產品品牌創建力度。積極認證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加大對接力度,主動搶占粵港澳大灣區農產品直供市場份額,打通我縣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3.齊心聚力建設秀美鄉村。一是精心推進鄉村建設。深入挖掘鄉村特色,以鄉村振興村級建設為重點,圍繞4條精品干道、31個示范村點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示范村鎮。二是建好管好人居環境。以環境整治“五部曲”為工作抓手,每月印發工作要點,完善落實“網格化”管護機制,推進人居環境“建管并重”。三是持續完善督促機制。健全完善月通報、季排名和常態化現場評比、暗訪曝光等督促考核機制,強化督導考核結果運用,根據考核排名差異化撥付管護經費,全面壓實責任、推進落實,不斷提升村容村貌。
4.全面強化農業農村治理。一是創新推進農業農村改革。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督促指導,加快縣鄉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努力破解土地流轉難的問題;充分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不斷規范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運行管理,全面激發鄉村新活力。二是全力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深入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廢棄農膜回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有效減少種養環節污染。扎實做好7923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1249畝受污染耕地嚴格管控工作,確保嚴格管控區不種植食用農作物。三是全面加強行業執法監管。強化局下屬各部門股室間工作銜接,同步推進行業管理和執法監督,加大農業農村領域巡查監管力度,切實規范加強行業執法監管,確保農業農村領域治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