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要求,低改將重點對高鐵、鐵路、高速公路沿線兩側第一層山的低質低效林,著力改造昌吉贛、贛深高鐵,京九、贛瑞龍、贛韶鐵路沿線低質低效林,提升廈蓉、興贛等高速公路沿線低改景觀綠化水平。同時抓好贛江贛州段、章江、貢江、東江源干流贛州段岸線兩側,重點景區、鄉村、水源地周邊低改。各地要結合立地條件,科學采取更替、補植、撫育、封育等四種改造方式,創新參與模式,將低改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用好扶貧和低改項目資金,優先安排貧困村、貧困戶林地改造,積極吸納貧困戶參與低改整地、造林、撫育、護林等工作,讓貧困戶通過投工投勞增加收入。市本級財政將統籌安排1億元資金用于低改,各地要提高補助標準,按照每畝改造任務不低于200元的標準籌集縣級配套資金,并積極探索以村為單位,組建林業合作社,以股份制形式把林地集中起來,統一規劃、統一改造、統一經營。同時,加強對新造林和幼林的撫育管護工作,落實管護主體,建立管護機制,將管護責任落實到山頭地塊,確保新栽樹木成活率。
市低改辦將低改工作納入現代農業攻堅戰和科學發展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根據縣級自查驗收成果,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核查,對照年度低改考評方案進行量化考評,并根據考評結果進行總結表彰。(記者曾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