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供銷社2022年工作總結
及下年工作安排
202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上級社的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立足供銷社服務“三農”宗旨,聚焦鄉村振興,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一、主要工作成效
1.聚焦政治建設,提升供銷形象。縣社黨組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社主體責任,全力配合縣委巡察,著手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推進。以講政治、守紀律、負責任、有效率為目標,推進“模范機關”建設,并堅持落實黨史學習常態化目標,立足服務三農主責主業,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讓全體黨員、干部在春耕備耕、疫情防控、農資保供穩價中亮身份、作表率,提升了供銷合作社服務“三農”新形象。
2.聚焦鄉村振興,提升服務水平。
(1)扎實開展土地托管。組織合作社拓寬土地托管服務面,眾田合作社承包欣農公司農用機械,承接機耕、機割水稻集中育秧等服務。興農合作社在興江、古龍崗、梅窖三個鄉(鎮)簽訂優質稻回收托管協議,推廣優質水稻種植。潤豐合作社種植,田森金合作社種植迷迭香。目前為止領辦的各合作社實現全托管,下屬企業、基層社各環節半托管服務。
(2)多措并舉惠農服務。一是積極保供穩價。組織國儲肥貨源,發揮農資主渠道保供穩價作用。縣供銷農資公司針對農資價格節節攀升的市場環境,組織各農資連鎖店,爭取合作企業江蘇無錫太平洋肥業公司支持,春節前后國家儲備鉀生產的復合肥配送到各農資連鎖店,限價銷售,在今年動蕩的農資市場中起到了“壓艙石”作用。半年來,全系統供應化肥、種子、農膜,秧盤。二是提升服務效能。為有效解決農戶浸種催芽技術難題,各基層組織在開春伊始,以村組小農民會和微信群線上宣傳等形式,推廣早稻浸種“三浸三洗”浸種法、保溫育秧實用技術,有效規避了早稻低溫爛秧風險,確保了成活率。另外,興農、潤豐兩社及時做好烘干設備的檢修,有效解決種糧大戶收曬難的問題。三是扎實推進流通。圍繞特色農副產品推進農村電商,組織多個單位入駐扶貧832平臺,組建了電商扶貧線下館、網上商城,至9月底實現農產品平臺銷售。“互聯網+第四方物流”建設是列入省、市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工作內容,一方面對標尋烏、信豐縣供銷社,加強溝通取經,盡快實現項目的落地落實。另一方面,主動向領導匯報,尋求政策支持,同時外出對接省供銷集團和有意向合作物流企業,加快啟動建設工作進程。
3.聚焦時代要求,提升改革成效。
(1)著力夯實基層基礎。密切與鄉鎮黨委政府對接,組織上社基層社申報2022年贛州市農村現代化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開放辦社,目前由供銷社領辦創辦合作社達47個,協助合作社做好年報公示,規范合作社財務會計,加強對領辦合作社指導;對合作社運營進行了摸底,確定了蘭溪、江口等村開展“黨建帶社建,村社共建”示范創建,規范建設“3+2+N”模式的村級綜合服務社。
(2)逐步理順“三會”治理。扎實推進縣聯合社“三會”治理,對接上級社理順了聯合社職能和內設機構,8月22日召開興國縣供銷合作社代表大會。
(3)規范完善企業運營。開展社有資產清查,積極盤活社有資產,逐步推進社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試點,促成社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供銷合作社發展后勁。
4.聚焦中心大局,提升創業氛圍。
(1)調動干部積極性,全面推進幫扶措施,促進掛點村鄉村振興;積極參加社區網格環境整治,派出3名工作人員專職參與網格環境整治常態化工作,并密切配合網絡工作要求,安排工作人員參加集中整治;如期完成經開區南區拓展拆遷戶動遷服務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已對接深圳市瞬雷電子有限公司、廣東合科泰實業有限公司、廣尋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省供銷集團等公司開展招商服務工作。
(2)營造和諧創業氛圍。供銷社系統下崗職工多,維穩壓力大,系統上下始終耐心接訪處訪,全系統未發生惡性越級上訪案件;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突出老舊房屋著力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不留死角,努力細化工作措施,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全力營造和諧創業氛圍。
二、存在問題
1.人員短缺,難于適應形勢需要。基層社基本上保留一人,利用基層社原有門店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為農服務人力不足,覆蓋面不廣。同時機關人員老齡化嚴重,懂市場、善經營的人才嚴重匱乏,無法滿足供銷社綜合改革的人力支撐。
2.資金不足,基層社恢復重建差距大。基層社當年改制處置資產多用于安置職工,同時,受建筑材料上漲迅猛因素的影響,基層社建設資金緊缺,導致基層社恢復重建阻力大。
3.場地限制集配中心建設受阻?;ヂ摼W+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建設項目是列入省市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工作,根據興國綜合經濟狀況,集配中心需達到50畝以上規模,目前用地問題沒有解決,導致工作進展慢,已制約了縣、鄉、村網絡體系建設。
二、存在問題
1.人員不足。機關人員嚴重老齡化,近兩年面臨大面積退休,目前在編的14人(其中領導8人)中有4人明年前退休,人員緊缺的問題將嚴重影響供銷社綜合改革的人力支撐。各基層社人員平均年齡55歲多,新生后備力量匱乏,嚴重影響為農服務能力提升。
2.經費不足。我社機關日常支出主要來源于下屬企業煙花爆竹專營公司的股份分紅,此款項繳入縣財政國庫后返還我社使用,但近日我社接縣財政部門通知,分紅收入屬集體所有,根據政策要求縣財政國庫不再接收相關款項,同時在市場放開、禁燃禁放大背景下,此款項也在日益銳減,我社經費無法列支且嚴重不足的狀況影響著工作推進與落實。
3.保障不足。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建設項目是列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工作,根據興國綜合經濟狀況,需有50-100畝規模的物流園區才相匹配。集配中心選址用地一直沒有落實,導致工作進展慢,已制約了縣、鄉、村網絡體系建設。
三、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我社將繼續突出政治建設,持續推進黨史學習,縱深推進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進一步擴大改革戰果。
1.持續加強政治建設。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增強為農服務能力。
2.持續推進綜合改革。一是認真落實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的各項工作,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集中發力。二是抓緊弱項工作提升,加快推進縣級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中心建設,在農產品上行和農資農副、日用品下行等領域實現線上線下對接。三是扎實推進“三會”治理制度落實。四是繼續抓好基層社恢復重建,實現基層供銷社高質量發展。五是規范合作社發展。結合實際領辦、創辦和培育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產權清晰、帶動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推進中藥材、蔬菜、油茶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3.持續盯緊中心工作。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投身“六穩”“六保”、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招商引資、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各項工作,切實保障各項工作的深入推進。用好832平臺,做好宣傳推廣、貨源組織、供需對接等服務,推動我縣數字經濟發展。
四、需縣級及以上協調解決的問題
1.解決機關工作人員。到2023年底,機關工作人員只有3人,嚴重影響工作開展,請求上級解決。
2.解決經費困難。請求協調機關經費開支來源流程和基層社建設資金短缺難題,落實贛市供改辦字〔2022〕3號文件基層社建設基金。
3.解決項目用地。請求落實50畝以上規模,用于互聯網+第四方物流供銷集配建設項目。
2022年10月25日